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特别敏感”的特质,具体表现为怕黑”怕水”,甚至害怕小朋友的触碰,这是小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的症状。
对于某种或者某几种相似属性的材质产生了害怕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没有由来的。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对于一种大家都不怕的东西产生了惧怕感,就会呵斥孩子,觉得孩子太过敏感,太让人操心了。
这种做法是不好的,感统失调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家长要做的是引导,是治愈,不能将孩子的恐惧当做一种缺陷。
既然是感官出了问题,我们就要从感官上解决问题。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感官尚未完全发育,家长们就更加不能着急了,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
同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感官上的游戏,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恐惧感,开发孩子的触觉感官。
感官箱”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发触觉的游戏。什么是感官箱呢?就是将玩具与可塑性材料放在一个箱子里,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玩具箱。
可塑性材料可以是沙子,可以是粘土,也可以是橡皮泥。我建议家长们选用粘土,粘土的触感更加细腻不容易让孩子产生排斥感,而且色彩鲜艳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
感官箱适用于任何一个孩子感官箱的材质选择不拘于沙子、粘土等,也可以是大米、面粉,甚至是油画颜料。如果是一岁以下的儿童,就不适用于感官箱了,一岁以下的儿童还在用嘴巴探索世界,如果让他们玩感官箱,很可能会误食材料。
但也并非不能做触觉早教,家长们可以将可塑性材质装在一个密封的袋子里,让宝宝触摸。这样可以让宝宝克服触觉敏感,如果是没有出现敏感症状的宝宝,也可以预防将来出现此类症状。
有些宝宝会对光滑的材质产生惧怕或者是十分不舒服的感觉,有些宝宝则对颗粒感的材质非常抗拒,针对不同的宝宝,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感官箱材质,让宝宝克服对特定触觉的不适感。
不要觉得宝宝还小,以后再做早教也来得及,家长们更早的做了丰富的感官箱,孩子的触觉就能更快地得到开发,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是有好处的。
怎么让孩子对感官箱产生兴趣?下面我以粘土为例子,给大家说说如何让孩子对感官箱产生兴趣。
我们先把粘土放在一个小箱子或者小盒子里,告诉宝宝我们来玩粘土吧”,如果宝宝并不愿意接触粘土,我们可以身先士卒,给自己也准备一个小箱子,放入粘土,自己一边玩一边和孩子讲解怎么玩。
首先把巴掌大的粘土放在小箱子里,然后将粘土塑造成你想要的形状,如果宝宝不会玩,可以用话语引导宝宝玩。
宝宝,你看,这像一个披萨吗?这个披萨摸起来滑滑的呢?”我觉得滑滑的比较像面条,我们来做面条吧。”
这样,宝宝就会对玩粘土产生兴趣,对滑滑的东西也就没有了抵触感。
年龄比较小的宝宝如果听不懂规则,或者总把材料往嘴里放,那就等孩子再长大一点,进行感官游戏。可以用感官袋替代感官箱,让孩子可以初步地进行触觉的体验,也避免孩子误食的危险。
也可以将孩子喜欢的玩具,小车、弹珠等埋在粘土中,让孩子进行寻找宝藏的游戏,引导孩子去接触粘土,习惯粘土的触感。
而且将寻宝游戏与感官游戏结合,对孩子有着更大的刺激,孩子会主动自发地玩起来。
在游戏开始时,我们要时刻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如果孩子表现出不适应或不高兴的情绪,那就说明孩子对粘土滑滑的、有点湿润的感觉是有抗拒的,那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感觉。
换个玩法多试几次,引导孩子将粘土多做几个形状,或者将积木,玩偶也放入粘土箱中,让孩子可以有更多创意玩法。
对于有着比较强抗拒感的孩子,我们要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
首先我们把粘土放在手中,仔细地讲解粘土的触感,观察孩子听到后的反应。
这个是粘土,我们有红色的粘土、粉色的粘土、和绿色的粘土。(和宝宝讲解外观,引起宝宝观看的兴趣)
粘土摸起来有一点粘,有一点湿,滑滑软软的感觉。(和宝宝讲解具体的触感,让宝宝减少抗拒心)
可以随意地揉捏成各种形状,我觉得好好玩呢。(宝宝处于模仿阶段,家长表现出好玩的样子,宝宝会主动模仿)
我们需要引入更多的感官箱游戏,才能让孩子在触觉探索的过程中乐此不疲。
一、用粘土做手和脚的模型
虽然做模型也可以用模具,但是低龄的孩子更加喜欢用手和脚来做,每当粘土上出现一个小手印或者小脚印,孩子就开心得不行,然后抹掉,再做一个。
这和大人在沙滩上喜欢挖坑把自己埋起来是同一种心理。
二、寻宝和埋宝游戏
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就和孩子进行寻宝游戏,将孩子喜欢的积木、塑料小人等埋在粘土里只露出一个小角落,孩子发现线索之后,就会主动寻起宝了。
如果家中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可以让孩子互相竞赛,两个人都把玩具埋在粘土中,看谁找得又快又多,为了不让对方比自己找得快,孩子们通常会把玩具埋得很深。
这对孩子们的触觉是更大的刺激,甚至会让孩子喜欢上这种触觉,以后对类似的材质完全不会反感了。
三、场景想象
将赛车与粘土箱结合起来,孩子们会把粘土箱当成赛车场,挖出一条条赛道。将玩具小兵和粘土箱结合起来,孩子们会把粘土箱想象成战场,做出一道道战壕。
女孩们也可能会将粘土箱当成芭比娃娃的后花园,捏出桌子、椅子,娃娃们一起在这里喝茶。场景想象让感官箱有了更多的吸引力,孩子们只会更加喜欢触碰粘土。
四、设计迷宫
粘土很容易被塑造成各种样子,用手指挖出一道道规则的沟壑,做成迷宫的样子,邀请孩子和自己一起用手指走迷宫,当孩子用手指接触粘土的时候,对于粘土的质感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种方式非常巧妙,能够让孩子在抗拒心态中一点点地消除对触摸粘土的不适感,也能增加亲子感情。
经过家长的引导后孩子已经学会了粘土的玩法了,也对玩粘土这件事情感到有意思,我们就可以让孩子独立玩耍,自己进行探索。
这一阶段,家长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做个旁观者,过多的引导反而会让孩子失去热情,孩子自己会开发出新的玩法的。
需要说明的是触觉游戏越早进行越好,一般来说,接触触觉游戏更早的孩子在其他的更复杂的感官游戏中表现的要更好一些。
比如手指画、游泳、各种户外游戏,越早进行触觉开发的孩子在这些活动中会表现得更加活跃,也更少出现对于某种材质惧怕,过度敏感的现象。
孩子们参与的每一项游戏和活动对于孩子的发展都有些不同程度的益处,如果孩子因为触觉敏感而放弃参加多种游戏和活动,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相比于其他的孩子,可能发育得更慢,更依赖大人。所以家长要尽快地对孩子进行触觉开发。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