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理降温哦
展开全部
物理降温是通过物理吸热、或散热的方法,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具体的应用:人体发烧,通过用冰敷(吸热)、酒精涂(蒸发散热),快速使人体降温,保护大脑和
小孩如何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方法:
1.退热贴:建议家里常备一些退热贴,退热贴使用方便,贴到宝宝额头上就可以快速散热降温,方便好用。
小提示:退热贴为医药品,必须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严格审核、注册。购买品质有保证的退热贴时,一定要认清是否有注册文号:如:国药管械XXXX号。质量不合格的退热贴,贴2/3个小时没效果了,贴了又撕,撕了又贴,会将宝宝的额头弄得都变红。)
2、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3、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4、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5.喝水:发烧的时候,多喝水、排尿、出汗,也都是物理降温的好方法。
怎样更快的物理降温
如果为高烧的病人降温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用药棉蘸酒精擦拭其前胸后背、手心脚心、腿弯臂弯、腋窝等处,随着酒精的蒸发,带走体温,会达到降温的目的。2、把冰袋敷在病人的头部也可降温。如果是给环境降温,可在地面洒些水,在水蒸发的过程中,室温就会降下一些;不过,电扇、空调在降温方面来得更快。
冬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有很多,1、用冷水浸湿,把毛巾当中的水拧干,然后折好置于宝宝的前额,每5分钟更换一次。2、头部枕冷水袋。用水袋装满冷水,并且置于宝宝的头部下方以降温。3、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腋下、四肢、颈部等皮肤以达到降温的效果。4、用酒精擦拭四肢和背部等部位。5、去药店或者网上买一些比较好的退热贴,比如兵兵退热贴给孩子贴上,这个方法比前面几种方法要简单有效些
婴儿低烧怎么物理降温?
你可以用一些热开水,用毛巾浸湿后,等毛巾变得暖和时, 在孩子的手脚关节处进行刷试,直到发红, 这样孩子就会慢慢退烧的, 同时也尽量让宝宝多喂点水.
常用的物理降温法有哪些
常用的物理降温法有哪些
物理降温法,如额,颈部放置冰块,湿毛巾冷敷,30%--35%酒精(或白酒加水冲淡一倍)擦颈部及两侧腋窝等方法
物理降温都是怎么操作的?
是呀,天地人我行,老兄说得很正确。宝宝可以使用酒精来擦一下的,注意要轻一点,宝宝的身体皮肤很嫩的,也不要擦多了,主要是脊背上,脊柱是中心,围着脊柱,转着圈涂抹,很管用的。我的孩子用过很多次了。有几次连药都没吃呢,这样既不伤宝宝的免疫系统,又解决了宝宝的疾病,何乐而不为呢?祝你宝宝健康。
什么样的物理降温方法最好
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与方法,选择一种即可:
(1)温水擦浴:一般水温为32~36℃,以擦浴为主,通过温水擦浴,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达到传导散热之目的.
(2)温湿敷:用毛巾浸于35℃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份,每10~15分钟换敷一次胸腹部.但要注意,如患儿不适应,出现发抖,面色发灰,肢端冷,应立即停敷.
(3)酒精擦浴:用纱布沾取30~50%的温水酒精,反复擦洗腋窝,腹股沟区,肘部,颈胸,后背及手足心等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蒸发降温.擦浴巾避开小儿心前区,观察面色变化,30分钟测一次体温,以防着凉和降温过度.
(4)冰敷:以冰块或冰水作成冰帽,冰袋,冰枕等冷敷头部及腋下腹股沟等处.重点降低颅脑部温度,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5)冷盐水灌汤:持续高热或体温达40℃左右的清醒患儿,可用4℃等渗盐水300~500毫升灌肠.对菌痢引起的高热更适宜,既可降温又有治疗作用.
物理降温简单易行,家庭或医院均可广泛应用,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如下情况:
(1)高热伴有畏寒的患儿;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白血病及其它血液病等禁用擦浴.
(2)降温要掌握适度,一般降至38℃左右即可,并注意密切观察病人,以防降温过快,过低引起虚脱.
(3)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满意,可适当配合药物降温.
(4)降温过程中,掌握好液体出入量,维持好水,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