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刚出生婴儿护理常识 新生儿的家庭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怎样护理新生儿?

你好,首先新生儿要注意保暖,过冷或过热都不利孩子的健康,测量方法主要是摸孩子手,凭手的温度来测定孩子穿着状况,这就要求妈妈要熟悉孩子的体温。 其次,孩子的喂养,分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 如果是母乳喂养就不需要定时定量,只要孩子需要,就随时喂;奶粉喂养,要定时定量,同时要注意奶粉和水的配比,过浓或过清都对孩子不利,过浓,孩子吸收不了;过清,则没有营养, 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注意孩子在到点儿吃东西时,还在睡觉,不要特意叫醒孩子吃东西,让他睡够,睡醒再吃。 每天必须要做的几件事情,是必须的,一定要做的。 一、摸体温,只要用手就可以,正常的体温你摸上去很舒服,没一点“热”的感觉。每天可以多摸几次。 二、听呼吸,孩子正常呼吸很均匀,很平静。睡觉时有没有惊厥? 三、知道孩子今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几时吃的。这也是防止孩子有异常时你去看医生要交代给医生的内容。 四、观察小便颜色。 五、观察大便颜色、性状、还有时间;以上两条也是为了在孩子异常时你去看医生要给医生讲明白的,这样也利于医生尽快查出病因好对症施治,孩子少受罪,你也少受罪。 六、每天晚上临睡前查看孩子的全身,看看有没有异常。以便于孩子身上长什么时,你也基本是第一时间知道的。也好及时去看医生。

刚出生婴儿护理常识

新生儿该怎么护理

母乳喂养 许多喂哺母乳的新妈妈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宝宝是否吃够了,如果在喂奶前乳房胀,而喂过后就松软了,这就表示宝宝吃得够多了,此外,若宝宝每天小便的次数有6次以上,是尿液呈淡黄色,就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大约每隔两个小时喂一次母乳,但若宝宝睡觉,就不必在固定的时间把宝宝叫醒喂奶,只要宝宝想吃,就尽量喂他。 由于母乳好消化,所以喂奶后不需要排气,但如果宝宝本身容易吐奶或溢奶,就要给宝宝拍拍背,帮助他排气。此外,让宝宝吃奶后朝右侧睡,可改善吐奶和消化不良,就算吐奶,也会从嘴旁边流出,不容易出现呛奶。 .头部的照护 有些新生儿有头部血肿,也就是在头部出现一块凸起,但并不会超过骨头缝。这种现象大多是在出生后造成的。通常两三个月之后会自行吸收,因此不必太在意。 为了让宝宝的头型比较好看,妈妈在喂奶后,可以先让宝宝侧向右睡,以帮助消化,两小时后,再将宝宝翻向左侧睡。 .眼睛的照护 宝宝的眼睛多少都有点分泌物,且应该是透明的或是白色的,若发现分泌物为黄绿色,或者突然增多,就要就医院检查了。 新手妈妈可以使用消毒棉棒,蘸生理盐水,由内向外清洁宝宝的眼睛,把分泌物清除掉。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过的棉棒绝对不能重复使用,应该换干净的。此外,妈妈平时也可以按摩宝宝的鼻泪管,使其更加通畅。这有助于改善眼睛产生分泌物的情况。 .耳鼻喉的照护 正常情况下,耳朵并不产生液态分泌物,如果有,则可能是感染的表现,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就医。 宝宝哭起来时,鼻子会分泌鼻涕。因此,妈妈平时可以准备细棉棒(专门用于清洁耳朵或鼻子的),来清洁宝宝的鼻腔,让鼻腔保持畅通。 一般来说,宝宝的哭声应该十分清澈,没有任何杂音或痰音,否则可能是感冒了,应就医诊治。 .皮肤的照护 新生儿常出现脱皮,尤其是手的末梢,但随着生长发育渐渐改善,如果宝宝的皮肤或肢体末梢比较干燥,甚至出现皲裂,妈妈可以帮宝宝涂抹适量的婴儿乳液,婴儿油。 .体温问题 宝宝的正常体温介于36。5-37。5之间,测量体温时,要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的状态,不要在哭闹时测体温,以免影响结果。此外,宝宝刚喝完牛奶时体温较高,刚洗完澡时则较低,所以应避开这两个时间段。 .当宝宝体温高于37。4度时,应先观察室温是否过高,宝宝衣服是否穿太多,一般来说,宝宝穿衣原则:大人穿一件,宝宝穿二件,并不需要太多的衣服。 排除上述原因后,妈妈可先安抚宝宝,让宝宝睡一小时再量体温,若仍高于38度,就可能发烧。 那么宝宝的体温低于36。5度该怎么办呢?妈妈可先检查是不是衣服穿得不够,或是室温太低。一般室温应保持在26-28度。 .排泄问题 一般问题下,两小时就应检查一下宝宝的尿布,如果发现宝宝解便了,就应立即换尿布。新生儿到底何时才解便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宝宝出生两三天后才会解便,有的则会立即解便。一般喝母乳的宝宝大便稀软,若有黏液便,脓血便,或伴有严重腥臭味,就必须就医了。 .哭闹问题 如果宝宝不停哭闹,妈妈要首先检查尿布,看宝宝是否尿。此外,太冷或太热也会让宝宝哭闹不安。新妈妈要检查宝宝是否出汗或手脚发凉,然后调整宝宝的衣物和室内温度。此外,宝宝哭闹还可能因为饿了。 如果妈妈确认宝宝没有上述原因而仍哭闹,那么不防抱抱他,因为孩子可能希望得到大人的关心和抚爱。妈妈最好等宝宝哭一会儿再去抱他,否则就会使他养成一哭就有人抱的心理定势。 如果宝宝哭闹是因为腹胀等不舒服的缘故,妈妈可以轻拍小肚子来缓急腹胀。此外,也可以使用薄荷油,加上等量的水稀释,涂抹在整个腹部,并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 .换尿布 新妈妈在帮宝宝换尿布的时候,无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应从前往后擦拭。必须擦干净。另外,不可以重复使用用过的卫生纸。 如果新妈妈在帮宝宝清洁完小屁股后,使用痱子粉来保持屁股干爽。此时,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吸入痱子粉,否则会造成剧烈咳嗽等肺部问题。只要新妈妈定时检查尿布,清洁小屁股,不会造成宝宝小屁股发红或出现尿布疹等问题。 .洗澡 新妈妈必须知道,宝宝最好每天洗一次澡,除了能够去污垢和细菌,避免生病外,妈妈还可以通过洗澡来观察宝宝的活动力,皮肤状况等。 最好在吃奶前洗澡,如果宝宝刚好吃过奶了,必须等两小时以后再洗,才不会造成呕吐。妈妈可选择一天中较温暖的时间给宝宝洗澡,比如上午10点到下午2点。 另外,不要每次洗澡都使用香皂来给宝宝清洁皮肤,过渡清洁容易造成感染,一般每周用一两次即可。 .睡眠时间 新生儿一般每天要睡16-20小时,在宝宝醒着的时候,不防多给他些刺激,比如多对他说话来增加听觉刺激,拿一些颜色鲜明的玩具给他玩来增加视觉刺激,多摸摸他的皮肤,帮他按摩来增加触觉上的刺激。另外,白天应该尽量保持室内的明亮,让宝宝理解白天黑夜的区别。有助于养成规律的睡眠。 无论宝宝趴睡还是侧睡、仰睡,妈妈都要经常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包括被子、枕头是否异常,以避免睡眠可能发生的窒息等危险。

刚出生婴儿护理常识

新生儿的家庭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保暖。在中间温度下(24~25℃),身体只需通过血管舒缩的变化即可维持正常体温,不需出汗散热或加速代谢产热,此温度最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2)预防感染。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 (3)皮肤护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干,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 (4)五官护理。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 (5)衣服。新生儿皮肤又细又嫩,所以要给新生儿柔软、宽松的衣服,旧衣服可能会更好一点,但一定要洗干净。衣服不宜扎得过紧,以防损伤皮肤。 (6)哺乳。新生儿娩出后如母体状况良好,应尽可能在产后半小时内给予母子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及早吸吮乳汁,这不仅使出生后的宝宝较早地获得营养的供给,同时也可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正常新生儿一天的睡眠时间多长? 新生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较低,神经活动过程弱,外界刺激对他(她)们来说都是过强的。因此,新生儿非常容易疲劳,致使皮层兴奋性更加低下而进入睡眠状态。在新生儿期,除了吃奶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眠中,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小儿睡眠的时间会逐渐缩短。所以,新生儿一天所需的睡眠时间约在18~20小时。 怎样才能知道新生儿吃饱了? (1)婴儿每24小时有6~8片湿尿布,2~5次肠蠕动。大便的颜色是黄色呈芥子稠状。尿应该是浅黄色或无色清亮。 (2)在喂奶前你的乳房感到胀,喂后不胀,你的乳房可以在两次喂奶间漏奶,或者一侧在喂奶另一侧在漏奶。 (3)你将感到婴儿有力地吸吮,并听到吞咽的声音,许多母亲感到喷奶时的挤压和麻痒感,经常婴儿一边吃一边睡着了,这是吃饱了的表现。 (4)你可以按需喂奶,也就是说婴儿什么时候需要吃奶就什么时候喂奶。一般来讲大多数婴儿2~3小时吃奶一次,每侧吸5~15分钟

刚出生婴儿护理常识

刚刚出生的宝宝应怎样护理好啊?

母乳喂养
许多喂哺母乳的新妈妈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宝宝是否吃够了,如果在喂奶前乳房胀,而喂过后就松软了,这就表示宝宝吃得够多了,此外,若宝宝每天小便的次数有6次以上,是尿液呈淡黄色,就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大约每隔两个小时喂一次母乳,但若宝宝睡觉,就不必在固定的时间把宝宝叫醒喂奶,只要宝宝想吃,就尽量喂他。
由于母乳好消化,所以喂奶后不需要排气,但如果宝宝本身容易吐奶或溢奶,就要给宝宝拍拍背,帮助他排气。此外,让宝宝吃奶后朝右侧睡,可改善吐奶和消化不良,就算吐奶,也会从嘴旁边流出,不容易出现呛奶。
.头部的照护
有些新生儿有头部血肿,也就是在头部出现一块凸起,但并不会超过骨头缝。这种现象大多是在出生后造成的。通常两三个月之后会自行吸收,因此不必太在意。
为了让宝宝的头型比较好看,妈妈在喂奶后,可以先让宝宝侧向右睡,以帮助消化,两小时后,再将宝宝翻向左侧睡。
.眼睛的照护
宝宝的眼睛多少都有点分泌物,且应该是透明的或是白色的,若发现分泌物为黄绿色,或者突然增多,就要就医院检查了。
新手妈妈可以使用消毒棉棒,蘸生理盐水,由内向外清洁宝宝的眼睛,把分泌物清除掉。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过的棉棒绝对不能重复使用,应该换干净的。此外,妈妈平时也可以按摩宝宝的鼻泪管,使其更加通畅。这有助于改善眼睛产生分泌物的情况。
.耳鼻喉的照护
正常情况下,耳朵并不产生液态分泌物,如果有,则可能是感染的表现,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就医。
宝宝哭起来时,鼻子会分泌鼻涕。因此,妈妈平时可以准备细棉棒(专门用于清洁耳朵或鼻子的),来清洁宝宝的鼻腔,让鼻腔保持畅通。
一般来说,宝宝的哭声应该十分清澈,没有任何杂音或痰音,否则可能是感冒了,应就医诊治。
.皮肤的照护
新生儿常出现脱皮,尤其是手的末梢,但随着生长发育渐渐改善,如果宝宝的皮肤或肢体末梢比较干燥,甚至出现皲裂,妈妈可以帮宝宝涂抹适量的婴儿乳液,婴儿油。
.体温问题
宝宝的正常体温介于36。5-37。5之间,测量体温时,要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的状态,不要在哭闹时测体温,以免影响结果。此外,宝宝刚喝完牛奶时体温较高,刚洗完澡时则较低,所以应避开这两个时间段。
.当宝宝体温高于37。4度时,应先观察室温是否过高,宝宝衣服是否穿太多,一般来说,宝宝穿衣原则:大人穿一件,宝宝穿二件,并不需要太多的衣服。
排除上述原因后,妈妈可先安抚宝宝,让宝宝睡一小时再量体温,若仍高于38度,就可能发烧。
那么宝宝的体温低于36。5度该怎么办呢?妈妈可先检查是不是衣服穿得不够,或是室温太低。一般室温应保持在26-28度。
.排泄问题
一般问题下,两小时就应检查一下宝宝的尿布,如果发现宝宝解便了,就应立即换尿布。新生儿到底何时才解便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宝宝出生两三天后才会解便,有的则会立即解便。一般喝母乳的宝宝大便稀软,若有黏液便,脓血便,或伴有严重腥臭味,就必须就医了。
.哭闹问题
如果宝宝不停哭闹,妈妈要首先检查尿布,看宝宝是否尿。此外,太冷或太热也会让宝宝哭闹不安。新妈妈要检查宝宝是否出汗或手脚发凉,然后调整宝宝的衣物和室内温度。此外,宝宝哭闹还可能因为饿了。
如果妈妈确认宝宝没有上述原因而仍哭闹,那么不防抱抱他,因为孩子可能希望得到大人的关心和抚爱。妈妈最好等宝宝哭一会儿再去抱他,否则就会使他养成一哭就有人抱的心理定势。
如果宝宝哭闹是因为腹胀等不舒服的缘故,妈妈可以轻拍小肚子来缓急腹胀。此外,也可以使用薄荷油,加上等量的水稀释,涂抹在整个腹部,并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
.换尿布
新妈妈在帮宝宝换尿布的时候,无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应从前往后擦拭。必须擦干净。另外,不可以重复使用用过的卫生纸。
如果新妈妈在帮宝宝清洁完小屁股后,使用痱子粉来保持屁股干爽。此时,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吸入痱子粉,否则会造成剧烈咳嗽等肺部问题。只要新妈妈定时检查尿布,清洁小屁股,不会造成宝宝小屁股发红或出现尿布疹等问题。
.洗澡
新妈妈必须知道,宝宝最好每天洗一次澡,除了能够去污垢和细菌,避免生病外,妈妈还可以通过洗澡来观察宝宝的活动力,皮肤状况等。
最好在吃奶前洗澡,如果宝宝刚好吃过奶了,必须等两小时以后再洗,才不会造成呕吐。妈妈可选择一天中较温暖的时间给宝宝洗澡,比如上午10点到下午2点。
另外,不要每次洗澡都使用香皂来给宝宝清洁皮肤,过渡清洁容易造成感染,一般每周用一两次即可。
.睡眠时间
新生儿一般每天要睡16-20小时,在宝宝醒着的时候,不防多给他些刺激,比如多对他说话来增加听觉刺激,拿一些颜色鲜明的玩具给他玩来增加视觉刺激,多摸摸他的皮肤,帮他按摩来增加触觉上的刺激。另外,白天应该尽量保持室内的明亮,让宝宝理解白天黑夜的区别。有助于养成规律的睡眠。
无论宝宝趴睡还是侧睡、仰睡,妈妈都要经常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包括被子、枕头是否异常,以避免睡眠可能发生的窒息等危险。

新生宝宝的护理!

  新生婴儿脐部护理:   1.胎儿出生后1-2分钟内应将脐带剪断结扎消毒。如剪扎后未消毒,应在24小时内,到医院重新剪断结扎消毒,并注射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2.应准备数根脐带布,以便及时更换;   3.脐部应保持干燥、清洁,3-7天后将自行脱落;   4.脐部受湿时,应先用消毒棉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干;然后再取消毒棉签醮75%的酒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继续取消毒棉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   5.脐根脱落后,脐端痂皮自行脱落后,会有潮湿或米汤样液体流出,可用消毒棉签醮75%的酒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继续取消毒棉签从脐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   6.如发现脐根有肉芽、脓性分泌物、红肿及臭味,是脐炎或脐带感染,应送医院治疗;   7.脐带脱落后,腹腔压力增高时,腹腔内肠子从脐部凸显出来,形成脐疝。小脐疝5-10mm,可慢慢消失;大的20-30mm,可用脐疝贴。   8.尽可能避免婴儿的过度哭闹,大脐疝时应注意婴儿是否消化不良。   新生婴儿皮肤护理:   1.寒冷季节注意保温;   2.温暖季节,注意不可保温过度或室内温度过高,注意多饮水;   3.室温22°C-30°C;湿度约60%为宜;   4.应使用无刺激性药膏,应避免用任何化妆品;   5.不应用母乳涂擦婴儿的面部;   6.洗浴时可适量使用婴儿皂;   7.经常给婴儿洗头洗澡;   8.头部形成“乳痂”时,可用消毒棉球醮好友2%的水杨酸花生油(或熟的食用油),每日擦数次,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数日后即可痊愈。   9.新生儿有时在颜面部、躯干出现水疱样的疹子,多见于夏季,应注意清洁卫生,不需治疗,会自然好转。   10.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全身皮肤会出现干燥或鱼鳞状纹路,之后会脱皮,是一种生理性脱水,可涂抹一些新生儿专用的护肤膏,不需特别处理。   11.认真做好脐部护理和臀部护理。   12.新生儿睡眠禁用电热毯。   新生婴儿黄疸护理:   1.由于体内间接和或直接胆红素升高,而应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被称之为黄疸;   2.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3.新生儿出生2-3天内,其脸部和胸部皮肤开始发黄,有的眼白(巩膜)也发黄,4-5天时明显,但四肢、手心、足心不黄,全身情况良好,精神佳,睡眠好,大便不白,小便不黄,为“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在8天内,早产儿的在约2周内消失。   4.有下了情况之一时,应考虑“病理性黄疸”:   l黄染在新生儿出生后24内出现;   l除躯干皮肤和巩膜外,四肢和手和或足心亦出现黄染;   l足月儿黄染超过8天,早产儿超过2周;   l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   l血总胆红素:足月儿超过12mg/L;早产儿超过15mg/L.   l在黄疸的基础上,出现异常的症状和特征。   5.生理性黄疸可采用光照疗法和结合增加母乳喂养频数。   6.每日早上8:00-10:00,下午3:00-4:00两次,抱着婴儿在日光下晒小儿的臀部,每次约30分钟。预防太阳光直射婴儿眼部。   7.在两次喂奶之间,可用小匙增加喂婴儿葡萄糖水若干;   8.病理性黄疸应到医院进行药物疗法,或换血疗法,可结合光照疗法治疗。   新生婴儿哭闹护理:   1.婴儿哭闹时,应首先分析是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或疾病的影响;   2.面对婴儿的哭闹可先采用下列安抚方法:   l有规律地轻拍或轻摇宝宝;   l轻握宝宝的双手,用轻柔的话语对宝宝说话或唱歌;   l放轻柔欢快的摇篮曲;   l喂奶喂水;   l换上干净的尿片;   l为宝宝洗衣个温水澡,换上干净舒适的衣服;   l将宝宝放在温暖舒适的房间内;   l抱宝宝兜兜风。   3.婴儿皮肤一接触衣被等物时,立即发出尖利的哭声,应注意检查被解除物件上是否隐含异物;   4.安抚宝宝要尽可能适度不可过度,既不必“舍不得他(她)哭,”也不必让他(她)“痛哭失声”;   5.可适度使用安抚奶嘴;   宝宝是全家人的希望,就算是护理,父母也不可掉以轻心。

刚生了宝宝,应该用什么护理呢

如果你还是比较年轻的,同时皮肤没有出现其它异常的现象, 哪就进行基本护理就可以啦, 同时当然就是初月时要为调理身体多饮用一些补气补血的汤水类,

请问专业人士新生儿如何护理?

不要清理,以免误伤宝宝的鼻黏膜,宝宝打喷嚏的时候自己会打出来. 如果在鼻口处有,可以用婴儿专用的棉签(这种棉签的头很小),用温水把棉签弄湿,小心清理下鼻口,但是切记不要伸到鼻子里去清理..

嬰兒出生后怎麼護理?

各位网友,请帮一个忙。我姐去年在一医院生下小孩后,当时小孩就出现脸部发青,全身发紫,我们就问医生是什么原因,医生回答说,这很正常,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员也不得而知。第二天,医生也没采取什么护理,包括对我姐。既然这样,我姐说出院算了,当时医生也同意了。可是回到家后,小孩的神态越发不对,十多天后,才去另外医院一查才知,小孩严重缺氧所致,搞不好会变成脑瘫,即常所说的“白痴”,吓得我们茶饭不思,后来上大医院治疗,现在强多了,但是最后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用去了三万多钱。我们是农村的,不懂医疗,不懂法律,请问各位网友,小孩出生后多少天才可以出院,小孩出生后有什么告知义务和基本的护理,我国法律上对医院有什么特别规定没有。后来,得知这一医院也出现好几例类似病例,有一小孩同样的情况,因发现太晚已成脑瘫,也是农村的。太痛苦了,请各位网友帮我出谋划策。求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