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怎样避孕?
我们知道在哺乳期,从产后的第一次性生活开始,就应该要注意避孕。一些人以为哺乳期没来月经可以不用避孕,这是不对的。因为妇女是先排卵,后来月经的。在哺乳期,最短的在分娩后一个月左右就开始排卵,有排卵就有受孕的可能。 哺乳期妇女的避孕原则是安全有效,不影响乳汁的分泌和婴儿的生长发育。从女方而言,可选用宫内节育器;从男方而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避孕套。 哺乳期妇女不适宜选用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因为摄入雌激素可限制乳汁分泌,同时,含有雌激素的乳汁被婴儿摄入,对其生长发育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哺乳期怎么避孕啊!
产后哺乳可以有一定的避孕作用,然而不及时落实避孕措施的产妇约有三分之一在哺乳期有过人工流产的经历,既影响哺乳的质量,又增加产妇的痛苦,因而哺乳期仍然需要避孕。
1、宫内节育器:是最适合哺乳妇女的一种避孕措施。因为它的避孕效果好,使用时间长,一次放置不需再附加任何措施,而且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和质量,对母婴均很安全,另外放置时疼痛和放置后出血的发生率也较不哺乳的妇女为低。自然分娩产后42天复诊时只要子宫恢复正常,没有禁忌症,就可以放置宫内节育器。产后放置节育器的脱落率可能稍高,因此应定期检查。
2、避孕套:其优点是不影响泌乳量、乳汁和哺乳的期限。特别是选用带有硅油的避孕套和一些杀精剂如避孕药膜、避孕栓、药膏等,这样可增加润滑作用,而减少哺乳期妇女阴道较干燥所引起的性交不适。
3、避孕药:哺乳期妇女一般不选用避孕药避孕,如只能选择避孕药时,可以选用单纯孕激素的药物,已证明服单纯孕激素避孕药时,对婴儿健康无不良影响,有些单纯孕激素还可以提高乳汁质量,我国这类品种较少,已开始引进的狄波一普维拉150(DMPA)为一种单纯孕激素的长效避孕针。
4、皮下埋植剂;也是一种单纯孕激素避孕剂,可在产后6个月后植入。
哺乳期妈妈怎样避孕?
母乳喂养的宝宝,我们不建议用口服的药物避孕,因为口服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所以哺乳期的妈妈该采取什么方式避孕呢? (1)最好采用一些工具或者外用避孕药膏来避孕。 (2)紧急避孕药不能用,我们知道紧急避孕药有两大类,一个是左炔诺酮,一个是米非司酮。左炔诺酮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这两种药物的原理是阻断即将发生的怀孕,进到体内以到明显的作用,会影响到妈妈的内分泌的状况,也会影响到泌乳,不建议哺乳期妈妈采用。 (2)安全期避孕不适合用。这是因为安全期针对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妇女非常适合,而对于产后妈妈月经不规律,很难判断安全期,所以是不适合的。 安全期避孕是在排卵期前后四天不要有性生活。
哺乳期怎么避孕才好。
剖宫产术后半年可以选择宫内节育器,安太医院
给你介绍你几种避孕方法:
一,安全期避孕--通过避免在月经周期的一受孕期房事,从而防止妊娠。 1,该法的关键是确定排卵的时间,避免在排卵前后48小时房事。排卵的预测可根据既往的月经周期推算(28-30天月经期的第14天左右排卵)。基础体温升高(一般是0.5度左右)或宫颈黏液(白带)由水样变为粘稠(可拉丝),也是提示排卵。 2,由于自律性不够或不能准确预测排卵及额外排卵常导致失败率很高,达25%。此法的优势是避免接触刺激或药品。
二,屏障避孕--通过防止精子进入女性上生殖道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1,男用避孕套:在阴茎插入阴道和射精前在阴茎上套上避孕套。一种型号可适用于所有人。但会降低阴茎的敏感性。 2,女用避孕套:将有2个柔韧环的盲袋放入阴道,开口末端置阴道外。一种型号适用于所有人,但略显笨大。 3,阴道隔膜:圆顶形乳胶薄膜,大小选择应个体化,放置在阴道后穹隆和耻骨联合之间,含有沙精胶的一面向宫颈,性交前1~2小时放入。不良反映为膀胱刺激征。 4,宫颈帽:帽状隔膜,性交前2天选择合适的型号放置在宫颈上。使用时可能发生脱落,放置不牢。 5,杀精类制品:剂型有泡沫型、阴道栓剂和胶冻型,用时置阴道内。杀精药壬苯醇醚能破坏精子头部表面的脂质膜,也能导致生殖道粘膜刺激。 优点:无全身性不良反映,价格相对低廉,预防某些性传播疾病。 缺点:房事自然快感消失,失败率相对较高(主要由于忘记使用和使用方法不当),可达20%
三,宫内节育器(IUD)--干扰内膜成熟度影响着床;改变输卵管纤毛活动,影响卵子运输;干扰精子自宫颈至输卵管的运送过程;诱发机体对异物发生白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造成内膜局部炎症反应。 1,含孕酮的IUD:必须每年更换,可减少痛经和出血。 2,带铜IUD:需每7年更换1次,但会加重痛经和增加月经量。 优点:成功率高,失败率<2% 缺点:潜在并发症 子宫穿孔--很少发生,多在置入时,尤其当子宫后倾时更易发生。 输卵管炎症--如果合并生殖道STD(性传播疾病)时,可能在放置后第一个月增加感染机率。 感染性流产--在带器妊娠时的发生率是50%(如带器妊娠,应立即取出IUD) 相对禁忌征:未产妇;既往异位妊娠;有多个性伴侣或STD;痛经;宫腔畸形;月经过多;缺铁性贫血。 绝对禁忌征:妊娠;不明原因的子宫出血;急性宫颈炎、子宫或输卵管感染;慢性输卵管炎;可疑妇科恶性肿瘤。
四,甾体激素类避孕药 1,雌孕激素药是最常用的可逆性避孕药。口服3周,停药1周,撤退性出血。唯有该法可致规律且可预测的阴道出血,失败率为2% 2,单一孕激素药丸:主要用于哺乳期女性,连续服用但常造成突破性出血(BTB,突破性出血:量大一些的出血,每天需要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卫生巾。),失败率为3% 3,单一孕激素肌肉注射:含有缓释醋酸去甲羟孕酮(狄波-普维拉),需要每3个月注射一次,失败率低至0.3%,排卵恢复需18月,BTB常见。 4,单一孕激素皮下埋置,需要5年更换一次,失败率低于0.2%,但BTB常见,彻药后即可恢复排卵,但因皮肤瘢痕移去药物较困难。 5,性交后避孕药(紧急避孕药):房事后72小时服用有效,避孕失败率1%(其中10%致宫外孕,即用紧急避孕药有千分之一的宫外孕机率),恶心发生率为50%。 避孕药的禁忌征--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肝脏疾病,妊娠,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吸烟年龄>35岁。
五,效果不肯定的避孕方法 1,性交中断:指射精前将阴茎抽出。该法需要高度的自律性,且精液在射精前也可能进入宫颈黏液。 2,性交后阴道冲洗:指将精液冲出阴道。但精子可以在射精的90秒内进入宫颈黏液。阴道冲洗降低阴道内酸碱度易致感染。 3,延长哺乳期:指持续抑制排卵。虽然可抑制排卵,但排卵的延迟是不确定的,仅可持续3~6个月。 安太医院
哺乳期间有哪些避孕方法
专家解释说,
女性会分泌一种泌乳素,而泌乳素的增高会明显抑制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卵泡不能发育为成熟的卵子,月经来潮延迟。因此,在产后初期,哺乳的女性通常不会怀孕。一般来说,到了产后6个月左右,随着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女性哺乳的次数、量等逐渐减少,泌乳素的分泌开始下降,对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这时才开始排卵、月经来潮。
不过,如果因此以为产后在月经来潮前都是安全期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有些人在产后首次月经来潮前就已经先排卵了,如果等到月经来潮后才开始避孕,就有可能出现意外怀孕的事件。
此外,虽然哺乳的女性一般在产后6个月左右恢复正常排卵、不哺乳的女性在产后3个月左右恢复正常排卵,但是如果因此就觉得哺乳的女性在产后5个月前、不哺乳的女性在产后两个月前是安全期,也是错误的。由于个体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哺乳的女性在产后一个多月就排卵了。对此,谢桂菊提醒,女性在产后及哺乳期第一次恢复性生活时,就应该采取避孕措施,否则,一旦意外怀孕,不管是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都会对尚未恢复的子宫造成二次严重损害,同时也会影响泌乳素的分泌,不利于哺乳。
一般情况下,女性在产后42天要到医院做B超、妇科检查
,如果显示子宫恢复正常、没有妇科炎症,就可以恢复正常的性生活。在恢复正常的性生活后,女性该如何避孕呢?可以采用避孕套、上环等避孕措施,顺产的女性可以在产后3个月左右上环,而剖宫产的女性则要等到生产半年以后再上环。如果产后不哺乳,还可以口服避孕药或者采取埋线避孕法。哺乳的女性则不能口服避孕药或埋线避孕,这两种避孕法中的某些药物成分会影响乳汁的分泌,进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产后护理过程中,也不可忽视产后月经的问题,并不是月经不来就代表不排卵,不会怀孕,这是不正确的,很容易引起意外怀孕的事情,所以产后护理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孕,才不致于出现意外怀孕的情况。
哺乳期如何避孕更合适?
当然需要,一般生完宝宝后,女性子宫都需要调节一段时间,再加上需要哺乳宝宝所以没有来月经也是正常的,但这不代表身体就没有排卵,还是需要避孕的。
哺乳期该怎么避孕最好最有效呢?
生过孩子后,如果一次月经没来过的话,就不会怀孕的,来月经了的话,就和平常一样。算出安全期或是让你老公带套,不能吃药哦
给孩子喂奶期间怎样避孕
您不能使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降低乳汁的质量,并且激素还能进入乳汁,对宝宝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紧急避孕药是未采取避孕防护措施或避孕失败72小时内的一种补救措施。但是紧急避孕药的剂量是常用避孕药剂量的十几倍,副作用大,所以哺乳期妇女更不能吃。 建议采取避孕工具(如上环)或者使用避孕套比较好。 祝您全家幸福,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