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管教方法不一致,尤其是两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存在很大差异的时候,对孩子受教育的影响将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可能会因此毁掉一个孩子。
首先,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
母亲认为先吃饭再做功课,而父亲则认为做完功课才能吃饭;母亲觉得周六日要给孩子安排补习班,而父亲觉得周六日应该带孩子去走走接触外面的世界;母亲认为先保证功课完成了才能看课外书,父亲则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随时想看都可以看以培养兴趣。孩子在听到
父母不同意见的时候,会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可能会因此而变得没有主见。
其次,父母意见不同,容易产生争吵
无论是夫妻双方对养育孩子的价值观不一样还是其他为人处世方面的态度不一样 ,我们发现,随之而来的通常都是争吵,并且,发生的频率很高!然后就会延伸到谁说了算”这个权力之争上面,伴随的就是吵闹-让步-和好的路径,当然了,能和好是好的结果,很多时候就会因此而给双方的爱打个折扣,这样对双方都造成很大的内耗,对孩子的影响自然不好,会让孩子缺乏爱和感知幸福的能力。
既然父母管教方法不一有这么多的弊端,那么作为父母首先应该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讨论,以明确和统一管教孩子的方法。
在这里,我认为首先要明确的是父亲和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角色定位。
父亲,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么会是道”,即道路,方向。在对孩子的人生规划,未来发展道路引导上,父亲,应该起重要作用。父亲天生更具有大局观,看问题通常更理性,更透彻,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应当多与父亲沟通,多听父亲的建议和引导。
母亲,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么会是德”,即品德、道德。多与母亲在一起的孩子,通常会更孝顺,听话,讨人喜欢和擅长交流,这与母亲更擅长沟通表达、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家庭里面,做人做事的细节处理,应该多听母亲的,这有利于将来孩子在社会上处理人际关系更加得心应手。
为什么要这样分工呢,推荐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面从历史的发展、社会分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看完相信您就会清楚为什么男人天气理性,女人天生感性,为什么男人更擅长处理工作,女人更擅长处理家务。我们首先得承认和接受这个区别,就会对父亲和母亲产生意见分歧的根源有个了解,从而双方商讨出对孩子有利的、能发挥各自优势的分工。
那么作为一个孩子,当父母意见不一时,我们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期望,这样大家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知道该如何调整方法,才能让自己更好、家庭更和谐。千万不要出问题了独自一人承受,选择沉默。
但是很多时候,孩子还小,并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看法,父母千万不能认为孩子还小,就在孩子面前争吵硬是要分个输赢,即使赢了争吵,也可能会输了孩子,何必呢?记住在孩子面前,无论多么意见不一致,也要保持和善而坚定,建议可以暂停下来,离开孩子面前,双方讨论并得出解决方法,再执行,不让孩子有不好的感知,如果能做到这样,将来的孩子会感谢作为父母的我们,才能让孩子逃脱苦海!
亲戚家的孩子平时由奶奶看管,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监督孩子的学习。奶奶看管孙子,自知责任重大,所以要求一向严格。放学回家要先写作业,然后再玩耍。早上起床后,早饭还未准备好之前,要大声朗读语文或者英语课本。奶奶虽然年老眼花,也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但是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得还算不错,所以孩子的成绩虽然不拔尖,也一直是中等以上。
自从孩子的妈妈回到老家休息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好习惯全被打破了。也许是妈妈平日陪伴孩子不多,想要弥补孩子,和孩子培养感情,所以很多事情都顺着孩子的性子来。放学后,先是吃吃喝喝,玩玩游戏,然后时间很晚了再开始写作业。孩子睡得晚了,第二天更是不能主动起床,所以晨读的习惯也丢弃了。妈妈在家管孩子,奶奶自然不能干预太多。只好私下里教育孩子,没有想到孩子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妈说放学先玩会儿也行,早起起不来,我怎么读书呢?”这孩子是把妈妈当成了挡箭牌。
这是奶奶和妈妈管教孩子的理念不一致,奶奶也不能跟妈妈对着干。如果是爸爸和妈妈的理念不一致,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出现了矛盾,吵架不可避免,孩子身处其中,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
如果父母管教理念不同,作为孩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听取自己认为最有道理的那一个吧!毕竟,不管听谁的,总要得罪一个。那就听从自己的内心,感觉最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那一个吧!
###1、接纳父母。
父母和孩子是有基因连接的,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改变不了这种关系,因此必须接纳或者叫认命。
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都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爱孩子,在父母错误的爱没有被父母认识以前,我们想改变父母对自己错误的爱也只能以先接受为前提,否则很难改变他们。
2、帮助父母。
父母没有学会如何做父母就做了父母,作为孩子要学会引导父母学习,把在学校接触到的先进的家教理论介绍给父母,也可把父母引进学校的父母课堂,让他们在和家长接触中互相学习提高。
3、学会表达。
父母的观点不对,如果我们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不仅不能改变他们,还会使冲突加剧,因此作为孩子我们要善于表达。下面介绍心理学上先跟后带”表达法:
就是当父母观点不对时,不说他的不对,而是先肯定他的观点,表达自己接受他的观点,让他放松警惕,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父母就比较容易接受。
转变父母错误观点的句型是:你说得对,你的意思是这样的……,你听听我的观点有没有道理……”。我相信当父母听了你有理有据的观点,不仅不会生气还会高兴欣慰!
4、加强修养。
父母对我们的唠叨、批评、说教等不当言行,许多是源于对我们品德的担心,因此我们也要加强修养,学会让父母放心。
5、学会学习。
当我们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又没有正确的方法让我们提升成绩时,好多父母就会陷入紧张焦虑状态,这时我们的苦日子就开始了。
为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就必须学会学习,因为规范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请同学记住学习的问题不是因为我们笨,而是因为我们没方法。
最后愿所有家庭亲子和谐,所有在苦海中的孩子都能把苦海改造成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