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避讳死这个字眼,觉得死这个字不吉利。不过,生老病死,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常态,也是自然界的法则,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事情。
作为成年人,我们当然都对死亡有清晰的概念。但是如何对孩子解释死亡,却成了很多家长头疼的难题。和成年人比起来,孩子往往心智不够成熟,很难接受死亡的概念。尤其是当身边的长辈亲人去世的时候,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开导,很容易就会使孩子陷入一个消极的心理,甚至会产生某些心理疾病。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给孩子解释死亡,帮孩子正确疏导呢?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不光是人类才会死亡。有出生,就有死亡,这是所有自然界生物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父母在给孩子解释死亡的时候,可以借助植物或者的动物的死亡,来慢慢让孩子建立概念。
比如,一株花会因为缺水而枯死,一棵树会因为被砍伐而失去生命,一个宠物可能会因为生病而死去……借助这些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都能够帮孩子建立起死亡的概念。
而且,我们提倡帮孩子养一个心爱的宠物。宠物的寿命,往往都比人类要短。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完整看到一个生命的诞生到结束。这个过程,也是能够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的。

对于年龄过小的孩子,实际上是不建议仔细解释死亡这个概念的。对于年纪过小的孩子而言,过早地建立起死亡的概念,很容易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家长在给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解释死亡的时候,要尽量简单委婉一点来解释。比如,家里的某位长辈去世了,家长可以用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之类的话来解释。当孩子再仔细询问的时候,家长只需要解释:死亡就是以后不能再回来了的意思。
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哭泣。对于年龄过小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哭泣,会让他们在内心产生恐惧,会让他们觉得死亡非常的恐怖。

用影视作品中的死亡,来让孩子理解死亡的概念,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些影视剧、纪录片,甚至儿童绘本,上面都会有和死亡有关的概念。借助这些和孩子解释,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在解释死亡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去欺骗孩子。不要觉得孩子太小,无法接受死亡的概念,就用谎言去欺骗他。尤其是在孩子比较亲近的人去世后,家长这种看似妥当的解释方法,实际上却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判断。被欺骗的孩子,有可能会一直在原地守候,情感上却始终无法释怀。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会内心缺乏安全感,心理上留下严重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