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会逼迫孩子打招呼吗?别为了所谓礼貌坑了孩子,现在知道还不晚

”叫叔叔,阿姨

………………”

”你怎么这么没礼貌啊,是哑巴吗?快点叫人。

一脸委屈的看着我”………………(这个怪叔叔是谁,我又不认识他,为什么要叫他,不是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嘛)

”这么大了还不懂得礼貌,真不知道怎么教你了,再不叫人就不要怎么怎么样了

你会逼迫孩子打招呼吗?别为了所谓礼貌坑了孩子,现在知道还不晚

以上对话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以前没有小孩没有细想,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可是最近提提会随着自己的心情决定与什么人打招呼,和什么人亲近,才觉得交往是与生俱来的,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他会按照他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它不是强迫出来的,威逼得到的只是个结果,因为孩子反抗不了你,孩子还没有独立,需要依赖你。所以只是被逼无奈而已。可是等他长大后呢,这样的压迫对他后续的生活影响我们有考虑到吗?具统计长此以往的小孩在长大后患上社交恐惧症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带着孩子出门,遇到热情打招呼的邻居,孩子一脸木然;参加聚会,许久未见的好友想抱抱孩子,他却不给面子地扭过了头……很多家长对这种场景并不陌生,孩子对来自陌生人的你好呀”、小朋友,几岁啦?”、阿姨抱抱你好不好?”等话语似乎有种自动过滤装置,根本不予理睬,对方的友好表达就此遇冷,场面陷入尴尬之中。

贴标签

很多父母对此会感到十分头疼,认为孩子太没有礼貌且屡教不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他的反应再正常不过了——遇到不认识到成年人时,孩子多半会感到不舒服,这种情况下,为何还要表示友好呢?而如果此时父母催促他做出反馈,孩子可能会感到更大的压力并且对于这种不情愿的社交产生更强烈的反感。往后会很倔强,你越叫我和别人社交,我就不。不过,成人由此产生的尴尬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缓解。

贴标签

帮孩子一把

你绝对已经很早就发现了孩子不爱和陌生人搭讪的特点,那么每次碰到有陌生人问问题时,就不要再把孩子推到人前让他独自面对,制造不必要的尴尬。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孩子不喜欢说话,没礼貌,等等贴标签的描述。你不如直接替孩子回答,必要的时候,向对方解释清楚,孩子在初次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会有点腼腆,过一会熟络起来就好了。当然,为了锻炼孩子的社交技能,你也可以留一些机会让他参与进来,比如有邻居问:宝宝你好,你要去哪儿呀?”你可以说:”我们要去游乐园,是不是呀,宝宝?”在这种自然的过渡中,孩子也许就会回答是!”

打招呼

玩扮演游戏

利用娃娃、玩具熊在家里进行扮演游戏,帮助孩子在家里练习社交的技巧,舒适而熟悉的氛围会让他感到自信。进行游戏时,你可以设计一些场景,比如你们在游乐场相遇,你可以问玩具熊一些别的大人会常问的问题:你几岁啦?”、你叫什么名字呀?”等等,然后鼓励孩子替玩具熊进行回答。如果孩子不知道该怎么答,你可以和他互换角色,进行示范。

多给孩子做示范

给孩子制造更多机会,让他看到你是如何进行社交的,例如在街上碰到朋友时,不妨停下来交谈几句;看到邻居的时候,主动打招呼说你好”;别人帮助你的时候大声的说出”谢谢在游乐场碰到其他小朋友时,跟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攀谈几句。社交技巧并不是天生的,孩子也需要多观摩才能学会。

打招呼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关注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沉默,并且不要强迫他。即使在你的努力培养下,孩子仍然不愿意社交,也不要强迫他,再多给他时间。要记得,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反而会学得更快。

别再用所谓的礼貌,来坑你的孩子

除了逼孩子打招呼,我们还会通过各种形式,来逼自己的

贴标签

孩子讲礼貌,例如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帮阿姨倒杯茶,你最乖了!”甚至一边恭维别人的孩子,一边要求自己的孩子有样学样你看XX哥哥多懂事,你要向他学习”…

我们常常自恋地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不仅可以将客人捧得很高,还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如果孩子表现不好,我们会给孩子一句评价真没礼貌”;如果孩子表现好,我们便会称赞孩子真棒”、真乖”、懂事”、听话”……我们不断地在孩子面前输入自己的价值观,孩子以后便慢慢学会了讨好和迎合你。慢慢地,只要是别人觉得很棒的行为,孩子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而不考虑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磨灭孩子的本性其实很简单,不断给孩子贴标签就是了。

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