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同桌吃饭,这个根据宝宝的食欲还有年龄来做决定。
1、宝宝在吃饭的时候对食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食欲也不错,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宝宝同大人一起进餐。这样可以让宝宝模仿大人进餐的动作,形成自主进食的意识,也为今后他自己吃饭奠定基础。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当然是好的。
很多家长怕吃饭的时候孩子捣乱,习惯把孩子先喂饱,再让大人吃饭,我觉得这样是不太好的。
第一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很多宝宝都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吃点,不饿就不吃,这样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不好。和家长一起吃饭能让宝宝一次吃饱,有利于身体的成长,上学后也能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增进亲子关系。大部分父母都是上班族,早晨吃完饭就走了晚上下班了就回家吃饭。除了睡觉,也就是吃饭的时间多点。可以利用吃饭的时间多陪陪孩子,和孩子谈谈心。
第三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吃饭的时候和孩子说,要让长辈先吃,给长辈夹菜。吃饭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不能边吃饭边说话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教给孩子。
第四可以养成孩子自己吃饭的习惯。与家长一起吃饭久了就不用喂了,孩子就可以学着大人的模样自己吃饭,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另一方面大人也就省心了。
但是要注意孩子太小的时候,不要和大人吃一样的饭菜,因为他们很多东西消化不了。
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对食物的接受能力逐渐的增强,可能出了除奶以外的食物,婴儿都可以接受的。但要一定要比父母吃得要软、烂,味道要淡些。这各阶段孩子的咀嚼能力进一步曾强,手指也可以抓住食物往嘴里送,尽管他一遍吃一遍撒,但这也是一个大的进步。这时侯正是模仿大人动作的时候,看到父母吃饭的时侯,他会不由自主地添着嘴唇,明亮的眼睛盯着饭桌和大人,还会伸出手,一副馋嘴的样子。 看到孩子这个表现,父母可以抓住时机,和家里的其他成员一样,在孩子面前也放一份饭菜,让他和父母同桌进餐,他会很高兴的吃。这种愉快的进餐环境对于提高孩子的食欲是大有好处。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进餐时,桌上丰盛的食物、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可以让孩
子尝一尝,如尝酸的味道时,要告诉他这是酸的”。通过孩子的视、听、嗅、味的感觉信息,经过大脑的神经活动,有效地进行组合链接,增加孩子对食物的认识和兴趣感。不能因为孩子想吃饭,于是大家就你一勺、他一筷的喂各种食物,还是尽量让母亲去喂。此时可以手把手的教孩子自己吃饭。这样既满足了孩子想自己动手的想法,还能培养孩子使用餐具的能力。
我建议多和孩子一起吃饭,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的,对孩子有好处,孩子学习的时候有时间的时候尽量多陪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