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ngelia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对于做了父母的人来说,这世间最让人心碎的声音恐怕就是婴孩的啼哭声了,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面对孩子大哭的时候还能无动于衷。
三年前,小美生下了白白胖胖的儿子,在月子里的时候,来看望她和儿子的亲戚朋友很多,这些人里面也有很多有过生养经验的人。

孩子爸爸告诉小美孩子哭的时候千万不能抱,否则就等着自己挨累吧,孩子被抱惯了就会一直让抱,大人得不到休息。
听了孩子爸爸的话,小美却觉得这种行为很残忍。她试了几次,却最后都妥协于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声,还是抱了起来。最后小美上网详细地查了资料,她才明白,自己丈夫的育儿方式是错误的。

婴儿哭不能抱”这个理论还是由华生提出来的,经过了一系列残酷的实验,仅有一岁的小艾伯特从刚开始的活泼爱笑到最后变得胆小恐惧爱哭。
而最后华生却得出了荒谬的结论,认为婴儿哭的时候家长不应该立刻抱起他安抚,甚至妈妈要尽量避免拥抱亲吻宝宝。

一时之间,华生理论传遍了全球,当年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孩子都受到了这个理论的影响,即使家长没有采取那样残忍的实验方式,却都不约而同地认同孩子哭绝对不能抱。
而最后华生自己的孩子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大儿子抑郁,最终自杀身亡,二女儿整日酗酒,有过自杀行为却失败了,而最小的儿子终日靠接受救济而活。
华生自己的教育失败真是让人唏嘘,无不透露着对他自己的讽刺。欣慰的是,近些年,更多的人认同孩子三岁以前要无条件地给他拥抱和安抚。

1. 要及时拥抱孩子给孩子安全感和安慰
孩子初来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与不信任,而此时的哭闹必然是宝宝觉得不舒服了。
如果最被信任的家长却选择视而不见,任由其哭泣,虽然时间久了孩子是不哭了,但是心理上却跟父母不再亲近了,这是日后家长如何弥补都弥补不了的。
有专家认为,孩子在三岁以前,父母尤其是妈妈要及时地响应孩子的哭泣。拥抱,安抚,亲吻会让孩子觉得心安,而内心得到富足的爱的宝宝在将来的身心发育上也会更健康。

2. 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
其实婴儿的世界很简单,哭闹的原因也无非就那几种,饿了,困了,拉了尿了,或者生病了,家长不要一味地遵循错误的育儿理念而并不去仔细地了解宝宝哭闹的原因。
宝宝哭泣一定是有需求,当需求被满足了,宝宝的情绪自然就会是平静或者愉悦的。
试问如果宝宝的臀部被排泄物裹着,那么不舒服又怎么会不哭闹呢?如果宝宝又饿又困,家长却不予理会,宝宝会经历怎样的情感被孤立?
根据华生的理论,不仅宝宝哭的时候不能抱,还要把婴儿当成成人一样对待,不能跟母亲亲近,这是多么残酷没有人性的谬论,会对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心理伤害。

3. 对待孩子的哭泣要耐心
有些家长虽然在孩子哭泣的时候抱起来安抚了,却很没有耐心,哄了一会孩子还是哭闹的时候,家长就会对孩子凶,甚至大声吼叫。
虽然带孩子的疲惫能理解,可是别看宝宝什么都不会说,却能感知到大人情绪的好坏,当家长发脾气时,会增加孩子内心的恐惧,从而会哭闹的更加厉害。
家长应该耐心地安抚宝宝,语气温柔,家长平和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孩子,使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和下来,同时家长可以尝试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后背,这样会使孩子觉得具有安全感。
家长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科学的育儿观,可是网上,书上的理论那么多,很容易就会被错误的育儿观影响,家长要学会如何甄别,以免错误的育儿观害了孩子,也影响了自己的孩子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