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基础教程
http://wenku.baidu.com/view/47e28745b307e87101f696c6.html
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与生活》(教育部心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这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的第一参考用书。但遗憾的是,由于版权方面以及一百多万字繁重的翻译量等原因,致使本书一直没有一个中译本。怀着对我国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的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原书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极具价值的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在该中译版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下来。另外,与本书教学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系列丰富、独特的教学辅助资料和工具,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和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合作,为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免费提供主要课件。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
参考资料: http://wenwen.sogou.com/z/q850077322.htm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心理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你是不是想问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都包括什么呀?? 心理学基础专业综合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和心理测量学6科; 基础专业综合总共占300分;其次就是考公共课(政治、外语),各100分;总共500分
心理学小知识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四步骤自我疗法 步骤一、再确认 步骤二、再归因 步骤三、转移注意力 步骤四:再评价 暴食症的临床症状。 1.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暴食,在短时间内吃掉大量的食物,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 2.在发作时觉得对进食失去控制(即感到无法停止进食,或不能控制进食的食物和数量。 3.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 4.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是秘密进行。 5.暴食行为可为以下因素引发:情绪烦躁,人际关系不良,节食后感到饥饿,或对体重、身体外形不满等。暴食可暂缓烦躁情绪,随后不久病人便对自己不满而情绪低落。 6.控制体重的方法最常见是诱呕,可用手或其他器械刺激咽喉部,也有服用催吐剂致吐,一段时间后不用催发,患者想到呕吐便会呕吐,即使仅进少量食物亦能呕出。 7.有1/3左右患者使用导泻剂减轻体重,极少数患者甚至使用灌肠法。 8.有的患者不采用直接清除食物的方法,而是增加体能消耗,如快速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等,活动量大大超过正常,且影响生活正常进行。 9.患者过分重视自己的身体外形,常感到不满意。 10.可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内容多数与体重或身体外形有关。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还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如自责、焦虑、抑郁等,因此神经性贪食症与抑郁症的关系较为密切。
暴食症的的危险信号1.周期性的暴食(短期内吃掉大量的食物)。
2.周期性的吐泻(自行催吐、服用泻药、严格的节食或过量运动)。
3.尽管经常运动和节食,仍然保持或恢复原有的体重。
4.虽然没有增加体重,但一次能吃掉大量的食物。
5.在盥洗室长时间停留以便自行催吐。
6.经常滥用药物、酗酒或有偷窃行为。
7.长时间感到抑郁。
8.月经周期不规律。
9.牙齿出现问题,腮腺肿大,由于催吐手背肿胀或有疤痕 吃不饱的原因可能是....不过吃饭时细嚼慢咽会改善很多
关于心理学教程
http://book.qq.com/s/book/0/19/19253/
http://bookapp.book.qq.com/cgi-bin/lz_index
了解心理学知识
语文理解能力。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心理学,看看《心理学的故事》或者《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你就会有个比较不那么业余的了解了,当然,如果有钱的话,还可以去买《心理学与生活》,不过这个书有点厚,看的时候需要你又耐心。 但如果你以后想从事这一行。那你就要有个艰苦奋斗的准备,这个学科,很多时候或者说在学的初期是很枯燥的。那么你就必须要看的书至少包括《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发展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类、《心理测量》这些书。而且一定要加深知识面和深度,尽量多的看书。 建议你去认识一个心理学专业的人士,在校学生都完全可以,绝对让你受益匪浅
心理学课程
心理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师范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根据学校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结合教育教学及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作如下安排: 一、教学内容方面:包括如下四个部分内容: 1、基础心理学知识:本部分主要介绍一般正常人的基本心理现象的构成及各种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为正确理解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理现象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本部分主要介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变化规律,为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学校社会心理学知识:本部分主要介绍学校或班集体环境内人的心理现象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为正确理解和认识学校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4、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知识:本部分主要介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条件,为人们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成长性教育,有效避免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的产生,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总之本课程将上述四方面的内容按照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校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顺序有机的组织在一起。这样各部分知识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前面知识的学习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进一步深化和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步步深入、融会贯通。 二、教学方法及组织方式: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有关知识都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本课程的教学将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性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并着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理论讲授方面,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有关知识以图文并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在社会实践性体验方面,将利用现有的实验、实习条件引导学生接触实践,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心理学中所阐述的有关理论与社会实践均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的教学只有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事例联系在一起,才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本课程的实际性教学拟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 1、利用教学的直观性,突出实践性。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心理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特点,使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迅速形成有关形象,真正理解知识。 2、有效利用实验环节,增强感性认识。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现有心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 3、随时引导学生深入学校班级体不断地进行实习、见习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深入到班级体中进行见习、实习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掌握真正的知识。 4、教、学、研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进程,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