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经历过这个时期,就我个人而言是挺反感的。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育儿方式,被别人还特别强制性的要我照做 我很抵触。
虽然那时我初为人母,但在怀孕的时候就看过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但还是缺乏经验。所以在别人指点时,表面应和着。回家便马上查育儿资料,再根据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做出相应的办法。很快我对育儿就得心应手了,孩子成长的越来越好,他们便不再指点了。我也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
我婆婆的邻居家里就发生了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邻居的儿媳妇刚生了一个男宝宝,一家人沉浸在快乐之中。可是没多久,儿媳妇和她的婆婆就在喂养宝宝的问题上存在了很多分歧。其实她婆婆只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提了些建议。儿媳妇认为老年人的观念都过时了,所以根本不听,后来发展到不让婆婆来伺候月子了。这位婆婆只好回自己家了。后来一天夜里,儿媳妇太困了,喂完奶忘了给孩子拍背打嗝就睡着了。醒来之后发现孩子漾了好多奶,早就已经被呛身亡了。结局真是一个悲剧!
所以,不要随意拒绝别人的好意,大家都很忙,谁也不想多管闲事,那些能够停下来脚步嘱咐你几句的人,都是热心肠。
我是一名奶娃七个月的新手爸爸,与我爱人一起全职带着双胎宝宝。很开心能回答你的问题。我想分享一下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你的问题我们先来拆解一下:
一,为什么养过孩子的亲戚(尤其是长辈)喜欢指点年轻人养孩子?
二,对于他们的指点,我是否要采纳接受,还是全部否定,我如何应对?
针对拆解出的第一个问题,这和我们老一辈接受的教育有关系,经验就是能力!比方我走过桥比你走过路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都代表了经验为上。
放在养孩子身上更是如此,长辈们一副成功者做派,你看我把我孩子健健康康的养大,我的经验就是真理,所以你要听我的,我是为你好。
这是为什么一些亲戚会指指点点的来源,也来源于对于年轻人(自己儿女的映射)的不信任,就是个毛孩子你能懂什么?这个心理也和老一辈的人教育孩子观念有关系。就是什么都想帮你做,什么都想指导你,以把你培养成废物为己任。
总结一下,之所以总要指指点点,主要是经验论和老一辈教育理念有关系。根深蒂固,很难变化。
作为年轻人为什么会反抗?也是因为从小就被这两种思维所压制,早就想反抗了。经验并不一定正确,手把手教育也不完全认同所以,我们不想长辈们再指手画脚。
那我们进入第二个拆解问题:如何面对?
作为新手父母,无论看过多少育儿知识,听过多少育儿讲课,依然属于新手,逃不开新手的胆怯。对于来自于亲戚的指点,我们一定不能全盘否定,因为经验中毕竟有真知。
第一,我们要具备分辨经验正确与否的能力,糟粕我们要丢弃,精华要及时吸取。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打好育儿的基础知识,不能自己不懂,又主观拒绝别人,这是不可取的。
我妈妈也在帮我们带孩子,有时候她的一些经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全部屏蔽,后来我发现也有可学习的地方。
第二,要懂得体谅、明白他人,亲戚为什么这样做?主要还是处于对你的关心,所以对于大部分这样的善意,要多注意自己的反映态度,如果你认定对方处于好意但是说法错误,可以不用争辩,表面答应,该怎么养还是怎么养就好,毕竟孩子的使用”权在自己手里。
第三,坚持做到科学养娃,不极端不盲从,遇到任何问题及时求助专业领域的相关人士,必要情况寻找医生帮助。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考的提示。顺道晒晒我儿子,哈哈哈哈。
每一个新手妈妈都会不太喜欢别人指指点点,教育自己怎样养孩子,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而且新的育儿理念和以往的育儿理念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也需要鉴别别人的建议。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吧
1、这些亲戚可以分为好心的和一些说是非的,当然,中国的七大姑八大姨估计每家都会碰到,作为妈妈,你是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和第一护理人,你对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到孩子。一些好心的亲戚会有很多善意的建议,在听取以后,可以取其精华,如果拿捏不准的话,也可以网上查阅可以问问自己最亲的长辈,例如妈妈和婆婆;至于说是非的那些亲戚朋友,大可不用太多关注。
2、现在会有很有儿科医生,儿保医生或者育儿专家出一些书籍,我当初有大宝的时候就买过一本相关书籍,仔细学习过,也在不知所错的时候打电话问我的同学(儿保科同学),听取经验丰富者或者专业人员的一些建议;网上也有很多APP,例如宝宝树等,很有育儿妈妈会相互沟通如何育儿,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育儿不易,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每一个妈妈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能理解你的心情。也祝你在育儿的路上开心每一天。谢邀。妈妈才是自己孩子最好的育儿师,所以卿晨觉得对于他人的意见,有的可以试一试,有的可以左耳进右耳出。事实上,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为什么总是有人爱对他人带小孩指指点点?
其实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98%的指指点点都是出自我们的上一辈女性。而同辈的女性很少指指点点,通常在你提出需要的时候才说出自己的意见。
1.由于计划生育,大多人女性只生一个孩子,并没有满足她做母亲的心理需求。一个孩子,能在他身上试验的方式有限,有的是有用的意见,有的是不适合其他孩子的方法。但他们都想通过表达,表示我很有经验”。
2.我们的女性大部分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就是喜欢来凑一下,不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都不行。
比如,我婆婆她生养了5个子女,就很少跟我提要怎么样怎么样。但是我妈只生了一个,我周围的邻居们也是计划生育,总喜欢过来抱我的娃,逗我的娃,并且说要怎么样怎么样。这些人本就是没事干”,过来瞎操心”一下。 一般说来,亲戚看到你养孩子的方式和他不一样,他会好心劝说按他觉得正确的方式进行养育孩子。我觉得这不应该说指指点点,也没有必要太过较真,择其善者而从之就好。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好为人师的心理,更何况他觉得这是在为你好,所以他见到和他想到不一样的地方就会不由自主的说一说。反正这个话题挺不好说的,你不听吧,他们觉得你年轻人不懂装懂,不听经验不懂事,你听吧,他们说的也不是全对,而且你心里其实并不想听他们说,只能嘴上笑嘻嘻的满口答应,在确保不会伤害孩子的前提下做给他们看也没什么,但是人后自己带孩子还是按自己心意来,前提是你本身有鉴别能力,而且你的带娃方式是科学的对孩子好的,不过大部分老年人总是希望年轻人都听他们的,年轻人一直坚持自己意见的话,可能会有一些不愉快,不过为了孩子好,当妈的是少不了受委屈的,看开点,毕竟那些都是外人,只有孩子是自己的
部分亲戚有种好为人师的心态,不仅在育儿问题上,在其它方面也是如此,希望你接受他们的想法,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做。
很多亲戚都有这样的问题,自认为是过来人,有经验,有发言权,都是从他自身出发,去指指点点。
再一个,好些人本来也喜欢多管闲事,就喜欢去凭自己的做法,去现身说法,以为自己都是正确的。
他们所说的不排除有些是对的,但也有不对的地方,这就需要自己去判断。
不管外人如何指点,孩子毕竟是自己的,怎样养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我们现在需要科学育儿,不能盲目地听信他人,一定要多学点育儿方面的知识,不是说过来人的经验就一定可靠。
凡事不能盲目,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