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还在穷养儿富养女,哭穷教育?等孩子长大了别后悔

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看到这么一幕,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孩子看到什么都感到新鲜,尤其是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一定要买一个回去,不给买就赖着不走,躺地上打滚....被缠住的妈妈便开口骂道:这也要买,那个也想要,妈妈哪有那么多钱!

还在穷养儿富养女,哭穷教育?等孩子长大了别后悔

或者还会这么说妈妈口袋里没钱”妈妈很穷”这个玩具太贵了,妈妈买不起”诸如此类,我们当中很多人都这样说过,这些话当时也许能起点作用,但是每次都还这么说,就给孩子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我家里很穷,我想买什么妈妈都没钱给我买。

这种哭穷教育也许会让孩子养成节俭、懂事听话、不乱花钱的品格,但是更多会造成孩子缺少自信,形成穷人思维。即使成人后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总有一种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一旦形成,将终生都难以摆脱。

一个友人讲述他的初中生活,那时班级里的同学的都是穿运动鞋,而他的妈妈给他买的是布鞋,所以他非常的自卑,不敢把自己的鞋露在外面,上体育课排队时,站在最后一个,生怕别人看到他穿的是布鞋,导致他现在也不敢与人交往, 极度敏感的玻璃心,是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甲是一个贫穷的孩子,

乙是一个富裕的孩子,

丙是他们俩的同学,他有一把小提琴。

甲看见丙弹小提琴,很想学小提琴,可是没钱买,想和丙借,但是怕丙和其他同学嘲笑,所以算了。

乙看见了丙弹小提琴,觉得挺有意思的,于是去向丙借了几天小提琴来学。

乙什么都没有想,就只是觉得小提琴挺有趣的,可是不一定就要买,可以借来试试看而已。

他根本不会去考虑别人会不会说他穷。

你看,其实那些家庭条件不差的孩子也会买两块钱的矿泉水,吃几块钱的辣条,穿便宜的衣服。

可是他们就不自卑。

为什么呢?

很简单啊,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穷,所以根本不把这些当回事。

不要忌讳和孩子谈钱,钱贯穿着我们整个人生,每个人出生开始就跟钱打交道了。有一次儿子问我:爸爸,这个玩具10块钱,贵吗?我想了想回答他:儿子,这贵和便宜是看你口袋里有多少钱,当你口袋里只有10块钱时,这玩具对你来说是贵的;当你口袋里有1000块时,这玩具对你来说是便宜的。

接着他又问:钱是哪里来的,我怎么得到钱?回答:钱是我们付出劳动而得到的报酬,比如你们的老师给你上一天的课,园长老师会付工资给你的老师,也就是钱。而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后自然能赚钱,得到自己想要的。

这只是我和孩子之间的一次谈话,也许他不是很明白,但是我觉得要正视金钱,不需要哭穷教育。穷和富也是相对的,可能家里钱不多,你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正在努力赚钱。

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否富足或贫瘠,并不完全是由于物质是否缺乏而导致,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