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的观点你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孩子是分层的”,得到广大网友的实力证明:
1.看着人家花团锦簇而自己还是对着那颗铁树奔溃的心都有了!我家两个孩子就是这样!哎!心塞!最重要的放养那个竟然无论从性格智力毅力方面都强过精养的那个!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种树树不成!
2.我兄弟姐妹七个,的确是各不相同,如一个娘生的孩子都一个样的性格、智力,那世间就太单调了。
3.我哥学霸,我弟学渣但聪明,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不爱学习数学还行,写字好,上课不听练字。
4.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我自己亲姐弟六个,我老公亲兄弟俩,看得真真切切。现在我自己也两个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一样教育,但是两个孩子完全不一样的能力跟品性。只能因材施教,认清自己孩子的能力,心态平和一点。
5.很赞同你的观点,我家同卵双胞胎都有明显的区别,同样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的结果。
6.你说的太对了,以我二十五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与你相同的结果。只是家长永远不会接受。
……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第一,作为一名二十多年教龄的老师,本人不是为自己的工作找借口,推卸责任。我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三分之二还多的时间,没有太多的责任需要推卸了。
第二,任何判断都不是绝对的,我们讨论的是大多数情况。所以,此文不用于抬杠。
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如一粒种子的成长,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什么植物的种子,是这一类植物中什么品质的种子,遇到了什么样的土壤、水、阳光等环境,遇到了什么样的主人,甚至,有没有遇到偶发因素——比如,被猪拱了……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仅限于第一个 因素:孩子是个什么种子,什么植物,什么品质。
回答上次亲爱的网友们的问题:如何判定孩子是哪个层次的人。
一个人,就是一个灵魂住在一个身体里。身体是灵魂的房子,灵魂是房子的内核。人与人,身体的好坏有差别,内核层次的高低也有差别。
一、这个内核是有维度的,是立体的。它主要由这几方面组成:性格、品德、智力和能力、兴趣等。
这几方面,都是有层次的。
第一,性格方面。高层次者,表现为稳重、冷静、缜密、智慧等;低层次者,暴躁、冲动、粗暴、短视、愚蠢等;中间层介于二者中间;
第二,品德方面。高层次者,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符合社会需求和社会道德标准。表现为有责任感,肯于自我牺牲,有公德意识,为他人着想,忠诚,善良,有爱心,遵守秩序和规范等;低层次者,三观不正,没有责任感,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公德意识,奸佞,凶残,无视秩序和规范等;中间层介于二者中间。
第三,智力和能力方面。高层次者智商高,思维敏捷、周密,逻辑推理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好,反应快速,协调性好等。低层次者相反。中间层同上。
第四,兴趣方面。高层次者兴趣点集中在正能量、高尚、积极、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有益的事物上;低层次者相反。中间层同上。但是兴趣会受性格和能力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好,现在,观察你的孩子,在这几方面是如何搭配的。
如果你的孩子,四方面都是高层次表现,祝贺你,你生了个望天收都能亩产万斤的娃!
如果你的孩子,四方面都是最低层次表现,那么,这世上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你生了盏把你夫妻俩囫囵个儿榨成油都点不亮的灯!
事实上,这两种孩子都是人群中的少数。更多的孩子分布在中间层。
大体上,很多中间层的孩子,品德表现往往和智力能力相趋,即品德优良,智力能力和兴趣方面也优良;品德差一点,智力能力和兴趣方面也差。性格因素也有这个趋向,但不如品德这种趋向性突出。比如,有的孩子很善良,但可能暴躁。有的孩子德行不错,但可能有点楞,有点愚。
二、如何观察和判断自己的孩子家长在观察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因为这一辈子经手的孩子可能只有一个,没有参照物可对比,所以和我们这种经手了一两千孩子的人相比,经验不够,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性格方面: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观察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如何?对人对事的看法,是不是理智?分析问题时是不是客观,有没有远见卓识?
品德方面:在家庭生活中,不要过于娇惯。要赋予他本年龄段相应的责任,观察孩子有没有承担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承担责任时快乐与否;对父母师长,有没有恭敬心,能不能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与父母交流。在与家庭成员的相处中,能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照顾他人的利益。对事物判断的出发点是不是以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能不能以别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来判断,为此能做到隐忍自己的需求。父母要适时告诉孩子他本年龄段应遵守的规则。比如幼儿园阶段就要见到客人来问好;初中阶段见到客人来要倒茶;高中阶段要见到客人来陪说几句话。孩子对这些规则能不能接受和愉快执行。有没有爱心,是不是信守诺言等。
一般而言,性格和品德不够好的孩子,青春期容易叛逆,叛逆程度基本与其水平成反比。
智力能力方面:他的立体几何和地理空间概念如何?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如何?能不能感受诗词书画音乐的美好?能不能想象其境界 ,体味其意境?逻辑思维能力如何?这些可以通过分析他所有科目的考试得分来看,基本上可以参照每一科每一部分得分来把握。
兴趣方面:他喜欢那些颓废的玩意儿还是积极的活动?美好的事物还是丑陋的东西?
但是,这些说起来仍然有点抽象。你可以观察他的朋友。他有没有朋友?如果没有朋友,一般是非常糟糕的,可能他的性格极端到连秦桧都不如了,混不到一个自己人了。
不过基本上孩子都是有朋友的。你可以多欢迎孩子朋友来家里玩。我向来是热情招待我家孩子的朋友的,从小学到高中,孩子经常带朋友到我家吃饭。我一方面展示厨艺来巴结他们,一方面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成绩是什么程度的?人品如何?要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时,你可以暗暗拿他们做参照物来比较自己孩子各方面的高度,从而估算一下,孩子在人群中处于哪个层次。
这种观察,是长年累月的。或许你真正给他打个客观的分数,需要到初中了。不过,这也不迟。
三、平常心是前提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一定要能接受这个客观的现实,并能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来期待孩子。豌豆不因为你的期待而上及云霄,燕雀不因为你的期待就能雀程万里。理智的父母,是认清孩子,根据孩子的特质来期待和教育。如果是棵豌豆,你就让他横生;如果是棵苍松,你就使劲儿让他拔高;如果是只燕子,你就教他筑巢捉虫;如果是只大鹏,你就放手让他高飞。
生活从来不会让一个健康的人饿死。人与人的差别只是有的钱多有的钱少,有的活着轻松有的活得辛苦,有的活得快乐有的活得痛苦。不管活在哪个层面,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饭碗。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这毫无意义。这样说,不是要天下父母放任自流之,而是,你要拼尽全力去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面对我国目前还解决不了教育资源全面普及,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在孩子走向社会之前,你一定要陪伴,投入你可能的时间和精力,保证孩子完成基础教育。
而对于结果,则一定不要强求。
这叫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很多父母的烦恼,正是来源于试图强把豌豆拔成青松。一旦拔不成,就一边迁怒孩子,一边自我折磨,死去活来,鸡飞狗跳,于是整个家庭,数年内阴云密布,人人生不如死,提前过起非常不快乐的生活。这是何苦呢?
如果你的孩子各方面都不够好,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可以做到的,是改变他的品德。
事实上,无论哪个层面的孩子,都要先从这方面入手来教育。
在一个人的内核部分的构成因素中,品德是基础。厚德载物,这句话是有深刻的哲理的。德厚,才可以承载其他三方面的更重的分量。如果你养一个孩子,德行不好,无论他其他方面如何,都可以说,至少对于你而言,这孩子是废了。你种的果子苦了,你自己吃苦果,别人家的甜果没你的份儿。
如何完成德育?敬请关注,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