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宝6岁了,一年前就已经想买IPAD了,说朋友家有个IPAD很酷,可以玩很多游戏。
因此她立了个flag——买IPAD,当时的价格大概3000多。因为我要她自己凑钱买,她想起自己每个月100元的零花钱,感觉任务无比艰巨。但现在,感觉过了1月份春节,随着2019款的IPAD的降价,她真的能买iPad的。
整整花了接近一年,对于一个当时5岁的孩子来说,时间真的很长,试想想,又有谁2019年的FLAG能完成呢?
对比起买到IPAD,这一年的坚持与坚韧,对诱惑的忍受,对钱的分配度更让人敬佩。
为什么一个6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个程度?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关于坚持与放弃”的选择,例如学习绘画1年了,孩子没兴趣想放弃;参加了春节儿童音乐会,想流畅地弹奏一曲,但连续2个月,每天练习同一首曲子太单调了,今天不想练了;甚至小至9点前睡觉,为了多看会动画片,算了。
为什么呢?其实是没有从小培养起未来时间洞察力”。
什么是未来时间洞察力?一个人有没有这种能力,其实很容易判断。例如:
2020年来了,又到了立Flag 的时候。这种时候总是会回顾2019年的目标。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2019年的FLAG都怎么样了”,看评论非常有趣。
看到成功完成目标的评论,自己也会莫名开心
我们一边看着全部没完成的人在自嘲不负众望,全部倒了”,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淡然,同时也看到少量完成目标的人在喜滋滋的炫耀,心中也有一种自己也完成了的兴奋。
我还浏览到毛不易在2019年减20斤的目标,现在宣布超额完成了!
毛不易完成了瘦身20斤的目标
其实单单从目标的完成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拥有未来时间洞察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未来时间洞察力呢?
首先我们说说时间洞察力:
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分为过去时间洞察力、现在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
怎么理解呢?
说回一开始孩子买IPAD的例子。其实过程还是很曲折的。一开始她听到IPAD这么贵,想象一个月零用钱才100元,日常的花费,加上年初把利是钱花得差不多了,顿时灰心丧气,来了一句我永远都买不到IPAD了”。
如果她就这样不买了,根据了过去的经验做判断,属于过去时间洞察,这种人往往被自己以往的消极经验困住了。
一番游说后,她决定坚持一把,但当看到一个新的玩具,或者到了游乐场,她心痒痒地又说我不想买IPAD了,我想现在就买玩具。”
这时候,她呈现的是现在时间洞察,只专注当下的享乐。这些人喜欢基于现状做判断,或者说是当时的直觉做判断。
当然,最后她为了目标坚持了下来,她不管过去的经验告诉她这个目标有多困难,也拒绝了很多当下的诱惑,认为对比起未来的目标,当下的诱惑毫无意义,就是拥有面向未来的时间洞察力”。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有个某美国大学做的棉花糖实验。实验邀请了一群4岁左右的孩子,对他们说:现在给你们1个棉花糖,如果你能等我们调查人员回来再吃,可以再额外得到一个棉花糖。
结果是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没能忍住诱惑,吃了棉花糖。剩下的三分之一,甘于先苦后甜,得到了2个棉花糖。
14年后,调查组又对这群孩子做了调查,发现2组孩子的现状差异很大。其中抵抗了诱惑的孩子们,在SAT(类似美国高考)测试中,比另一组平均高250分,这简直是不同智力水平的孩子的测试结果!
从棉花糖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从小就有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孩子,未来会拥有更好的成绩,这个也是有多个大学研究证实的,我翻看了多个硕士论文,基本重要的结果如下:
1、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意志力的发展水平越高,且思虑性的发展水平越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
2、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及行为等方面的学习投入受到来自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极为明显的影响,并通过学习投入这一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间接影响。
3、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行为成显著的负相关。
古语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功人士,为了未来的大任,都是这般百折不挠,为什么?因为他们眼光在未来,当下的阻碍与诱惑对他们来说不值得。
学霸无一不是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能手。无论他们是否察觉,他们都习得了未来时间洞察力,为了未来的成绩,拼命学习。
就像2019年末火了一把的清华学生计划表。清晨6点起床,6点40开始学习,凌晨1点准时睡觉,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课间10分钟很长了,足够我预习了”,上课前有15分钟,我可以做线性代数休息一下”,有了对未来的洞察,接着就是义无反顾的坚持,在断舍离中历练,准备迎接人生巅峰。
清华学霸的时间计划表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呢?1、3岁孩子有了初步的时间概念,就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定目标。
新的一年也来了,可以按照孩子的情况,定一周、一个月,甚至是半年到1年的目标。可以是存钱买个心仪的玩具,坚持做家务换取游乐场的门票,取得儿童钢琴赛的奖项,或者自己画一本绘本故事,参加幼儿园从没参加过的故事比赛,背诵100首唐诗等等。
又例如,现在很多兴趣班都会给孩子一些积分的,例如课堂表现好5份,一般3分等等,可以用积分换礼品,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兑换分数比较高的礼品。
然后,和孩子一起做细分计划。例如如果半年背诵100首唐诗,那3天要背一首。然后找找背哪100首,有没有好的视频音频软件提高孩子兴趣等等。
当然,这个目标是孩子觉得有成就感的,而不是你觉得这样有用”的。
2、帮助孩子过渡时间折扣”。
什么是时间折扣?时间折扣是指未来的结果折合到现在后,奖赏权重产生减低的现象。表现为目标价值的时间折扣,预期完成任务的负性情绪折扣。
人们都是更喜欢即时的奖赏,例如帮爸爸妈妈扫完地,立刻给与一个拥抱,又或者成年后喜欢玩游戏,游戏中总能立即得分,得到道具等等。
就像前文说的,孩子为了凑钱买IPAD,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诱惑,例如带他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一款玩具,就说妈妈我不太想要IPAD了,想买玩具。
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这个几十块的玩具比IPAD更好玩。
又例如,本来想用兴趣班的积分换个大礼品,眼看小朋友都换到礼品了,就突然想放弃,也立刻换个小礼物,这也是时间折扣的结果。
这种时候,可以不断强化奖赏权重”。例如凑钱买IPAD的,经常带他去有iPad的朋友家,多玩玩,提高兴趣度;经常和他一起描绘下有了IPAD可以干什么,尽量具体:
和他一起想象一下拥有了iPad的美妙生活:上午调个美妙的音乐唤醒,然后下载很多游戏轮着玩,用来和好朋友视频,上面有很多有趣的绘画APP,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用来上在线英语课等等。
学好钢琴,也需要未来时间洞察力
3、增加积极经历,永远不要提起消极经历。
要完成一个目标,我们总喜欢立刻想到困难”。例如要完成前文提到的清华学霸的时间表,大家立刻想起要牺牲睡懒觉时间、看闲书时间、发呆的时间、玩游戏时间,完全不能玩手机,没有时间约会等等。就因为困难重重,所以我们要帮孩子树立、并不断巩固完成目标的信心。
积极的经历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正所谓,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就是积极的经历。
很多年前立了目标,年后检查没有完成的,都是消极经历。这种有消极经历的人,一般第二年立的目标,也很大程度上不会实现。
而去年完成目标的,今年也很大机会会完成目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信心,过
程中也培养了韧性,这是积极经历增加了他们的自信。
战术中也有一个策略:
先求胜,再求战。
意思是:通过一个小胜利获得信心,后面就更容易赢得大的胜利。
小孩子也是一样,需要不断积累成功经验,才有完成大计划的信心。
怎么做呢?平时多进行定目标-完成目标”的练习。目标可以一开始订得小的,容易实现的(但也不要即时奖励,要有一点延后满足的),完成后就给奖励。每次难度大一点点,孩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也会越来越高,多次重复后,孩子就会逐步建立立目标-完成目标的行为习惯,积累了很多完成目标的自信。
结语:记得在一个周刊上,有人也提到未来时间洞察力”,高度已然提高到了人生与事业成败的关键”。
3-6岁是孩子懂规矩,需求无限扩大,兴趣层出不穷的年龄,我们支持他们探索,也要他们拥有未来的眼光,不轻言放弃。这种时候记得逐步培养孩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不求真成为学霸,起码孩子拥有这个能力,能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
过程中,也许你也会像我一样,因为孩子实现第一个大的目标(虽然只是买了个ipad)而喜不自禁。拥有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人,梦想当然要提早定下,因为是一定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