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缺少玩伴的孤独男孩走了,请注意,您的孩子可曾有这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村的夫妻把自己的孩子丢给了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来带,可爷爷奶奶用自己老一套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一味的宠溺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懂的如何的陪伴孩子,她们认为只要给他吃饱穿暖就行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孩子变的霸道,不讲道理,不懂得分享,甚至有些孩子拿刀威胁自己的爷爷奶奶来满足自己的要求。

现在的生活条件慢慢的好了,留守儿童成为很大的一个难题,且留守儿童大多数都会出现一些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过度的包办和代替,就把孩子扼杀在温柔的怀抱里,养大以后的孩子没有自我意识,当溺爱太多的时候也会窒息的,孩子也会反抗。

就在前几天,我们的附近的百盟慧谷小区里一个十五岁的小男孩跳楼自杀了。听到这样的消息,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动不动就要自杀,有些人认为小小年纪就选择自杀,即使他这次没有自杀,以后也会选择自杀,以后走向社会要承受心理压力地方还多着呢,研究生也有自杀的。感到惋惜,一个年幼的生命就这样的结束了。

也许是父母过于忙着工作,忽略了小男孩的心理健康了,导致了小男孩绝望时的跳楼自杀。总是认为供小男孩上学,给他提供最好的物质,给他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就是最他最好的父母,她们可曾知道,小男孩也许需要的是关心和呵护。其实如果小男孩的父母能够及时的发现小男孩心理方面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相信小男孩也不至于选择跳楼自杀。

父母们总是有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想去放松或者是过自己的生活。但是孩子的人生一旦我们错过了,就不可能再重来了。就像是破碎的镜子,不论怎么样都不可能恢复成之前的样子了。孩子的幼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初时刻,可很多的父母就很多的父母就在这个时候缺席。让很多的孩子存在严重的心里问题。形成极度内向自卑的心理,甚至有些产生过激的行为,自杀或者把自己的父母杀掉还不知悔改。

电影《素媛》里的女主角,原本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小女孩,由于自己父母的忙碌,没有办法送她上学,在一个雨天小女孩被中年大叔性侵,严重的伤害。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刚开始女孩的妈妈不愿意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最后发现小女孩特别的害怕周围的一切,不愿意说话。以至于见到自己的爸爸就害怕,最后为了女儿,她才同意女孩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最后在心理医生慢慢指导下,小女孩开始走出心理阴影,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也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能够获得最大的温暖都是来自自己的父母,可很多的父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生下,却没有给她们想要的哪些陪伴。父母忙于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却忽略给予孩子精神上的照顾。让很多孩子严重缺爱。您知道父母若是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吗?一起来看看吧!

一.孩子与父母不亲近

孩子小时候,需要人陪伴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很容易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亲近,疏远了自己的父母。

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成长,又怎么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呢,就像《遇见幸福》里面的萧春泥与自己母亲的关系一样呢,从小有自己的爷爷带大,爷爷很理解她喜欢音乐,而自己的妈妈一直想让自己上大学,两个人的关系越来僵持,最后妈妈走进了孩子的心中,两个人才和好如初。

对很多事情都过于在意,特别的敏感。玻璃心,遇见一点的事情就想不开。

总是担心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而把自己丢弃的感觉。

二.孩子害怕别人不爱自己,内向自卑

性格特别的内向,不愿意与别人说话。心里有严重的自卑感,总是感觉自己事事不如别人。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

不懂得如何的与别人合作,我行我素。

看人家谁谁家里多有钱。父母给买了什么等等。

其实很多的孩子从小就是养在爷爷奶奶的身边,但是对于爷爷奶奶来说,他们的大多数任务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至于很多的教育方面的事情,老人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教育的,而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是没有什么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一旦他们学到了一些不该学习的习惯之后,对他们的成长就是非常不利的了。

三. 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孩子容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分离创伤。还容易出现自卑,认知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障碍,人际关系等问题。

现在大多数父母都不在意孩子的心里问题,其实孩子也是最需要来关注的。更需要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这是很多家长忽略的问题呢。

如何让孩子快乐健康?做到以下几点,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也能快乐健康的成长起来。

1,陪伴孩子的时候要用心。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陪伴自己一起玩,即便你认为很无聊的游戏,她也会玩的不亦乐乎,陪孩子的时候就尽兴的陪她玩,不要一边想着工作,一边陪孩子。

例如东西要放整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告诉孩子一些经典的国学精华,例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等。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正确。让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父母多和孩子一起做体育运动,户外运动,一起郊游,亲子游戏等。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释放心情。让父母与孩子的距离更近一些。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晚上给孩子讲讲睡前故事。适当的让孩子有自己的娱乐时间. 放大孩子的优点,多说一些赞美的话语,鼓励孩子的做法和想法。鼓励孩子想做什么就去勇敢的做什么。

2,像朋友一样的和孩子相处

用温柔的话语和孩子谈谈心,和孩子一起玩耍,倾听孩子的不满情绪,让孩子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孩子在幼年是很容易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你做什么你他也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不会明辨是非,你要正确的引导他,什么样的做法正确,什么样的做法不正确。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就告诉孩子自己办不到,并向她解释不要试图欺骗他。你能答应她的事情,就答应他,不能答应她不要随便答应她,孩子的世界很单纯,爱憎分明,开心就笑,不开心就有什么就是什么?一清二白,你告诉他什么,他就会认为什么?不要欺骗孩子。

3,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是会向你问东问西,打破沙锅问到底,你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她解释。

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你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

从陪伴孩子开始,尽可能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

陪孩子时,抛开一切,工作、手机、电视、游戏……

专心、真心地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在父母心里,他是最重要的。

陪他玩闹、游戏、运动、阅读、和他一起完成一件事……

由于父母陪伴缺失,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事件,电视报导、网络新闻层出不穷。

因缺少家人的陪伴,很自卑,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父母陪伴缺失现象,在当今较为普遍。成年前的父母陪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品格品性、学习成绩等都有影响。因此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孩子需要爱的呵护,有自己的尊严,需要被尊敬父母,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陷入自卑的情绪当中无法释怀。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什么时候做法是错误的,什么时候做法是正确。孩子需要欣赏,经常夸夸她,鼓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做自己。孩子需要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就是健全,长大以后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康向上,阳光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