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辈份不差叫姥爷,姥姥,爷爷,奶奶都无所谓,反正疼隔辈人比疼自己亲儿女还过甚,俗说,姥姥家的狗吃饱了就走,那也不影响她(他)们对孙辈的爱,生活中的事实证明,孩子从小跟谁生活在一起多一些,就跟谁亲一些,谁付出的爱多一些就应该获得孩子的爱多一些,这没什么可计较的,只要心有真爱称呼只是个符号而已!
###其实,我觉得无所谓,一个只要是不乱了辈分,就可以了!
我从小就是叫我外公外婆叫爷爷奶奶”,我们那边大部分人也是这么叫的。
有的人说,那如果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在一起,怎样区分呢?这很简单,我们会带上地名之类的。比如说,我奶奶是在腰陂,我们说我奶奶的时候,就会说腰陂奶奶。我外公外婆住的地方叫清水,所以我们说我外公外婆的时候,会在前面加上清水,比如说,清水爷爷或者是清水奶奶 。很好区分的。
我两个儿子,现在叫我爸妈,也是直接叫爷爷奶奶。当我们家四个老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都会直接带上地名叫。
我和我老公一个地方的,他们那边习俗和我们家一样,所以,在孩子称呼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上,都没意见。
我觉得吧,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实真没什么问题,只要双方都没意见,那完全可以的。
一家人过日子,家和万事兴,别太计较,放宽心态,随和点,家和才是最重要的,犯不着为了一个称呼而闹得脸红脖子粗的,真没必要!
###我就奇怪了,很多人觉得爷爷奶奶这样的称呼只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北方是姥姥,姥爷)让孩子叫自己爷爷奶奶,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真的至于吗?
身边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是自己姥姥带大的,爷爷奶奶没带过一天,孩子从小就是叫姥姥为奶奶,今年暑假,奶奶来看了两个礼拜,还是叫奶奶,也就是说,这孩子两个奶奶!
不同称谓代表了关系的远近
在传统上,爷爷奶奶当然是比姥姥姥爷要更亲,在孩子的称谓上也能看出来,一个叫外孙”,一个叫孙子”。而且在别人的意识中,孩子跟谁姓就是跟谁亲,孩子跟谁姓,谁才有资格被称为爷爷奶奶。
所以很多人觉得姥姥姥爷让孩子叫自己爷爷奶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和爷爷奶奶抢孙子。外人一听叫爷爷奶奶,就知道这是自己的亲孙子。
只能说有这些想法的人心胸太过狭隘!叫声爷爷奶奶,难道孩子就跟着换了姓,叫声爷爷奶奶,别人就能高看你一眼,太过可笑!
现代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这种血缘关系的亲疏随着子女变少,这种亲疏也在慢慢改变。比如现在的孩子很多是姥姥姥爷看,虽然叫外孙,但是姥姥姥爷根本没有孙子,所以其实外孙也是孙子。
所以很多姥姥姥爷让孩子叫自己爷爷奶奶,我觉得很正常,老人带孩子的付出就像爷爷奶奶一样,叫爷爷奶奶证明在老人心理孩子就如亲孙子一般!
爷爷奶奶就是一称谓,怎样方便怎样来
北方人称姥姥姥爷,南方人称外公外婆,事实上,这只是最被认可的两种称谓,在很多地方因为方言关系,外公外婆的叫法用普通话很难表达。
但是很多人老人是在城里帮子女照看孩子,叫家里方言也不太好,姥姥姥爷,外公外婆又叫不惯,入乡随俗,随便就叫起了爷爷奶奶。因为爷爷奶奶方便。
我自己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所以说,爷爷奶奶真的就是个称谓,不要想的太复杂,换个称谓就成了抢孩子!
###我是独女,老公家有三兄妹!我我结婚房子,车子都是我娘家出的,婆家就来了一趟,啥也没管!一胎女儿,从怀到生都说我妈妈照顾我,二胎我是一样!出钱出力!一胎随父亲姓,二胎老公硬是改名跟我姓,我还是很感激老公的!孩子出生就喊爷爷奶奶的!很正常!老人家喜欢!我父母早把老公看做自己儿子啦!全家欣欣向荣,越来越幸福!
###我从小都是管我外公外婆叫爷爷奶奶的。而且不仅仅是我,我弟,我几个姨家的孩子也都是这样叫的。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我儿子现在叫我爸妈外公外婆,大一点的时候我也打算让他改口。已经和我老公谈过了,他同意了。其实孩子还是随父亲姓的,对老一辈改口无非是想让老人家开心一点并没有别的想法。当时前提是和丈夫商量好争得他同意在不影响夫妻感情的基础上……
###我儿子就喊他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是我老婆要求的,从孩子学说话就教他这么喊。我和我爸妈都无所谓,想喊什么就喊什么。称呼的改变,并不代表什么,我儿子还是跟我姓,还是我父母在带。叫爷爷奶奶让我岳父岳母和老婆恒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这都什么年代了,这种封建思想要不得,有的老一辈人旧观念根深蒂固了!
叫爷爷奶奶又能怎样呢?作为老人还残留这种封建思想,把这种观念强加给下一代,只顾着自己心里舒坦,虚荣心作怪,想过对子女的影响么?考虑过女婿的感受么?考虑过亲家的感受么?
虽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同辈人,叫也无妨,也不差了辈分,可是小朋友上学了,老师教学生,姥姥姥爷是妈妈的父母,爷爷奶奶是爸爸的父母。
小孩子感到奇怪了,没有姥姥姥爷,只有两个爷爷两个奶奶!老师说:姥姥姥爷也是爷爷奶奶,哈哈,是不是有点乱套了。
做父母的平时够忙,还要时刻教孩子怎么区分这个爷爷奶奶,那个爷爷奶奶。孩子本来学的东西够多了,学校里老师讲,回家了长辈讲,就因为这个称呼,为了老人的一点虚荣心,搞的孩子从小稀里糊涂的叫着。长大了成年了也许才能知道其中咋回事!多此一举!
首先,起码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爷爷奶奶的称呼是孙子辈们,称呼自己父亲的父母亲的;孙子辈称呼自己母亲的父母为外公外婆。这在过去是有严格区分的。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看,有些规矩还是不能乱,一乱就没有了章法。现在反客为主,称呼乱了,等到孩子长大后,他(她)产生疑问,自己的称呼长辈为何与别人的不同,究竟是谁错了?
其次,隐含着女方是优势的一方。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称呼改变,基本上比较一致的是,在小两口中以及两家老人的家庭中,女方都是具有优势的一方。有的甚至孩子都要归女方姓,完完全全颠倒过来,男方如同入赘那样。
再者,满足精神安慰。这个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女儿,从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看,他们感到自己女儿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直系后代,是要接续香火的,因此,要求女儿的孩子称呼自己为爷爷奶奶,起码在精神上也有个安慰。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男方入赘,这时候,孩子要姓女方,并且要称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当然这只是个特例。
所以,别看孩子称呼这么一个简单改变,其实背后还是有些文章的。这时候真的有点看门道和看热闹的意味了。
###这种称呼,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佐。但是,上世纪,国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面临的尴尬局面,男方的父母让孙子叫爷爷奶奶,岳父岳母也想让外孙叫爷爷奶奶,虽然说,此理不通,但外公、外婆的想法可以理解。现在好了,国家调整生育政策,允许生二胎,第一个随父亲姓,第二个随母亲姓,这就解决了女方父母的心病。
###称呼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只是为了便于区别父亲的父母和母亲的父母,不至于让别人混淆而已,完全没必要计较。但称呼外爷外奶也没什么不可。在我们家乡农村,称呼外公外婆就不叫外公外婆,也不叫姥姥姥爷,叫舅家爷爷,舅家奶奶,以示与爷爷奶奶的区分。但孙子终归与爷爷奶奶亲近些,因为在农村儿子、孙子才是财产继承人,外孙没继承权。而且上坟都是本姓,女孩改嫁后是不能上娘家坟的,否则会被认为娘家绝后了。同时姓什么也会影响孩子对血缘关系的判断。当然,现在城市工作人员独生子女多,凡独生子女最好生育两个,一个随母姓,这也就从传统上解决了外公外婆失落感问题。如果只想生一个,在称呼上也别过分在意。当然,一个随母姓,这样兄弟姐妹间可能因姓氏不同长大后也可能产生矛盾,如何好,各家还是要据情考虑,以免影响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