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有分离焦虑?大自然中就有老师 幼儿分离焦虑症老师的解决方法

绘本原文朗读音频和拓展解析音频详见公众号England Garden”

打开微信,点开右上角+号↓

选择添加朋友”↓

幼儿分离焦虑症老师的解决方法

选择公众号”↓

幼儿分离焦虑症老师的解决方法

输入England Garden”↓

幼儿分离焦虑症老师的解决方法

关注后打开绘本共读板块即可!

妈妈去了哪儿,妈妈什么时候能回家?”这大抵是每一个没见到妈妈的小朋友心底最急切的疑惑。有的孩子选择用哭闹释放心里的焦虑,有的孩子会想起妈妈的叮嘱,安静地等她回家。在Martin·Waddell(马丁·韦德尔)给我们带来的绘本《Owl babies》(猫头鹰宝宝)中,小猫头鹰们面对妈妈不见的情形,赋予了这一切一个新的答案。

Martin·Waddell是一位颇负盛名的爱尔兰作家,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英国史马提斯奖、凯特格林威大奖,他本人更是在2004年一举拿下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这一世界儿童图书创作的最高荣誉。他常将自己代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一种朴实、轻柔的笔触,为孩子们代言发声,又在温暖的童话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思考:怎么做会是更好的选择。翻阅着这部绘本,仿佛我也回到了托着下巴不紧不慢地在阳台上等妈妈回家的童年时代。

幼儿分离焦虑症老师的解决方法

故事讲述的是三只猫头鹰宝宝萨拉、波西、比尔,一觉醒来发现妈妈不见之后,他们坐在树洞里,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猜测妈妈去干什么了,这些猜测里面,有担心,有自我安慰……他们毫不掩饰地表现出稚子对妈妈那种软软糯糯的依恋和爱,但同时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推测妈妈可能会去的地方。这种独立思考很好地缓解了内心的焦虑。在黑夜里,姐弟仨等得有些困了,他们依偎着边取暖边继续等妈妈。猫头鹰妈妈终于飞回了家,他们欢呼雀跃着扑到妈妈眼前,猫头鹰妈妈又是怜爱又是嗔怪:傻孩子,瞎担心什么呢,妈妈一定会回来的!

这部绘本尤其适合从未跟妈妈长时间分离、准备进入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小朋友年龄虽小,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们有着极强的学习模仿能力。在幼儿园想念妈妈时,小脑袋中出现的可能就是三只猫头鹰宝宝的身影,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像猫头鹰宝宝一样用思考分析去替代无用的情绪发泄,妈妈一定会来的”这句话也必然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他们持久的安定感。

马丁·韦德尔在绘本中有两句话反复提及,其一是比尔说I want my mummy”,另一句则是All owls think a lot”。想要妈妈是母子天性,而think a lot是马丁·韦德尔更想传达给孩子们的一个珍贵理念:情绪固然是人的本能,如何用思考去压制情绪、解决问题,显然是一项更高级的技能。

夜深了,猫头鹰宝宝已经倚靠在妈妈身边沉沉睡去,小朋友们你们呢?希望长久伴随你们在侧的,除了亲爱的妈妈,还有宝贵的思考分析能力,这将是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