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幼儿来说,自身并没有时间的概念,这是由于他本身思维发展所局限的,这也是为什么家长明明告诉孩子一个小时后做某事,孩子答应的好好的,但一转眼就又哭又闹的原因。但正常来说,幼儿启蒙阶段,注重时间启蒙,会让孩子从小形成把握做事的方向、节奏、时机、效率,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思维的发展,能起到举足轻重的意义,那怎么对孩子进行时间启蒙教育呢?本文由数萌在线的老师根据日常教学心得,整理出来的方法,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时间教育启蒙
第一步:先买一个钟表
虽然现在电子表很方便,甚至手机也可以代替钟表,但对于幼儿时间启蒙来说,具有时针、分针、秒针的钟表更为具象,孩子也更容易理解,因此先买一个钟表吧,大一点的,挂在墙上,看起来清晰的,时不时的带着孩子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以及上面的数字,让孩子逐渐的认识到时针、分针、秒针的含义,比如秒针转一圈是一分钟,分针转一圈是一小时。
第二步:于生活中体验整点、半点
很多人在教孩子认识时间的时候,是单独教育,比如准备一些不同时刻的的钟表图片,告诉孩子这个是几点,那个是几点,让孩子通过机械的记忆去学习时间,但本身对时间的体验并不深刻,这里推荐的是利用生活对孩子做时间启蒙,学习整点。简单的说,孩子每天生活大概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没有的赶紧养成),比如七点起床,七点半点吃早饭,半点出门,十二点吃午饭,午睡到两点,六点吃晚饭,八点半刷牙,九点睡上床休息等等,当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带孩子先看一下钟表,告诉孩子是时刻,让孩子认识时间,并逐渐的养成以时间指导自己的行为,不知觉中就学会了整点,而且由于自身的体验,对时间认识也更为深刻。
第三步:在生活中认识分钟
分钟的认识,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这里建议大家先从五分钟为单位入手,教孩子认识时间,钟表上的刻度好说,多重复几次,孩子就能记住,但关键是让孩子体验五分钟的时长是多久,比如唱分钟的歌、画五分钟的画等等,等孩子熟悉以后,再让孩子体验一分钟,能做到那些事,这样会让孩子深刻的认识到分钟的概念。
第四步:做出时间的规划
事实上,我们学会时间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时间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做事的时候更清楚、有条理,对于孩子来说也一样,只有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时间。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起初的时候,可以每天带孩子回忆这一天都做了什么,逐步的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不足,对第二天的时间做出新的安排规划,当养成习惯以后,合理利用规划自己的时间也就不再是问题,为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