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可以做这些事情

文/哆啦A梦育儿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教育好孩子对社会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具有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且共同作用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的特征及其正确的教育方式确保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加强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从当今社会现状看,个别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在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个别时候对孩子错误习惯的不及时纠正往往会对孩子造成错觉,助长其不正之风,比如个别独生子女的恃宠而骄、唯我独尊的错误观念,这时就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在不伤害孩子尊严的基础上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教会他们如何改正并保证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孩子往往对自己的个性不清楚,多数孩子不能正确分辨自身的优缺点,因而在和他人的比较之中,形成错误的自我评判意识,而产生自卑或骄傲情绪。

这时就需要家长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加以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通过帮助孩子正确客观看待世界与问题、锻炼其对自我行为的合理批判的能力,纠正并引导孩子逐渐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培养孩子正确与人交往的能力

长久处在家中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刚入社会时经不起风吹雨打,因而对于家长来说,恰当地让孩子接触社会,了解他人的多样性,有利于孩子更早地形成自我观念,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语言的自我表达,尽量避免与他人的冲突与猜疑,慢慢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提高社交能力结交更多对其成长有利的朋友伴随其发展。同时,还应该让孩子学会和睦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能够宽容、公平、有礼有节地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正确对待与他人之间的感情,学会真诚友善地与他人相处,以便让孩子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快乐成长。


(三)提高孩子正确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中最不可取的就是因为过度重视知识文化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疏忽,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容易导致孩子有过激或者不合理的行为发生,因而家长要做到未雨绸缪,要防患于未然,提前教导孩子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能力。

一是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到问题本身的两面性;二是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认真思考问题本身,家长的参与及引导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家长的行为方式也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东西,使他们能够乐观主动地适应环境,尽快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便孩子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


(四)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良好人格

学校主张教书育人,家庭中应特别重视孩子的人格培养。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冷静处理问题和客观公正看待世事的能力与行为习惯,家长要做到在家庭教育中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关注人格的完整性、全面性,培养和锻炼全面素质,将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教育的首位,从一点一滴中去贯彻、去落实孩子的养成教育,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不可否认,家长的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品质会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培养和谐的家庭氛围将不在话下。


小编有话说:

纵观其上,可知家庭教育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去学习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保持谦虚好学的心态,不断汲取他人的优点以完善自我。

(本文由哆啦A梦育儿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