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北京一校长的演讲走红: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输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顾晓安

我们平时都听说过一个词,叫短板理论”,意思是人们最终的成就,受到短板”,也就是缺点的限制,我们应该避免自己出现短板”。但最近在一个样式节目中,有专家公开质疑这个理论。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央视《开讲啦》演讲视频《学校是什么》说了这样一句话:当我们学会输时,孩子也学会输了。学会输是很重要的。”保护孩子免受挫败是父母的天性,李希贵校长为什么要让家长教会孩子输呢?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这样论述教育孩子如何学会输的重要性,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诠释的。他说,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你往往看不出他的差别。只有遇到挫败时,才能看岀人的伟大。而这也是他为啥佩服(原)红塔山董事长褚时健的原因——褚时健先生在四个行当都有挫败,但是他最后都站起来了,而且站得很高很高。

接着,李校长又讲了一件事。他说上个星期,他见到我们全运会柔道的冠军,问他心得的时候。冠军和他说我们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第一课就是学会摔倒之后不受伤,你首先必须不断被人打败,然后你会滚翻、用特定姿势确保你倒下之后,伤不了你”。李校长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课,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失败之后不受伤,在失败后看到光明。

这位校长的演讲,是在提醒广大家长,要认识到挫折教育重要性。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当许多中国家长为过度保护孩子、宠出脆弱的温室花朵”自责时,西方家长也在为同样的问题发愁。据美国《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过去,美国人把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父母称为直升机父母”,如今割草机父母”(为孩子铲除可能面对的一切障碍的父母)成了热词。那么,父母究竟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 父母要允许孩子失败

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失败或犯错,就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可以触底反弹。”教育心理学家米歇尔·博尔巴对《赫芬顿邮报》说。比如有些家长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让他们的孩子进入他们本来进不去的大学的做法,并没有解决问题,而是制造了新问题。如果孩子的素质配不上新环境,他们会很痛苦,这最终会削弱他们的能力和自尊。

二. 将父母的自我价值和孩子的成就分开

像一份职业一样,父母倾向于寻找一些具体指标来衡量自己到底干得怎么样,但养娃没有成绩单或者工资条,所以家长只能把孩子的成就视为评估绩效的指标。父母认为,我的孩子在一场比赛里进了3个球,这意味着我是个A级父母”,或者,我的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我算得上是个A+级父母了吧”。这种心态会诱使家长扫除孩子们可能面临的障碍或者挑战,无意中剥夺了他们在失败中学习的机会。

三. 挫折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并需要经年累月的坚持

挫折教育不意味着孩子们一定要摔个大跟头。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这样的教育,比如教孩子们怎么使用洗碗机,然后让他们自己操作。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犯错,但这是一个学习机会。如果有盘子没洗干净,你可以拿给孩子看,说:看,因为你准备工作没做好,所以脏东西还留在盘子上呢。咱们一起看看怎么办。下次你就会记住,如果不先把上面的残渣冲掉就放进机器,盘子是洗不干净的。”这种类型的教育往往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计划,但这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