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在逐渐发展的、成长的个体。早年对一些东西害怕,可能是不理解这个东西或这个情景的特性造成的,待他逐渐长大,社会经验逐渐丰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就不会害怕。
害怕有一点遗传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抚养人的教育方式关系更大。婴幼儿在情感上与母亲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母亲对孩子的爱抚、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安宁、安全、舒适。因此,家长想要帮助婴幼儿战胜害怕,母亲要给出更多的爱。
您说一岁七个月的孩子,在人多的地方不敢玩,只站着不动;别的小朋友抢他手上的玩具,他不敢夺”回来……是不是过分胆小了?小编觉到不是这样的,在这个年龄阶段有这些表现是比较正常的。主要原因有:陌生人焦虑,陌生环境焦虑的阶段还有影响,因此在游乐场,他感到不适应,害怕;在集体中活动的经验不足,与同伴交往也很少,因此人家抢他的东西,他不知所措。待他再长大一点,陌生人焦虑、陌生环境焦虑的影响减弱了(大约在两岁左右),与小朋友交往的经验再多一点,家长再给他更多的爱,他的害怕会少得多。
若家长要想使孩子尽量少一点害怕,您具体还可以这样做:
1、让孩子把他怕的事说给你听。一岁七个月的孩子可能语言表达还有一点困难,您可以向他提问,可以知道他怕什么,您再给他解释,让他不要怕,比如您问他:你怎么不出去玩?是不是小朋友太多了?没关系,小朋友都喜欢你,我陪你去玩。他拿走你的东西,我和你一块儿去要回来,不要怕他等等。
2、您要多和他讲讲小朋友在一块儿多么开心的故事,让他懂得和小朋友在一起很高兴,一个人多不好玩的道理。
3、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较敏感,比较脆弱,那么平时对他说话就要更加温和,尽量不刺激他,让他心境平和,有安全感。
4、远离可能造成害怕情绪的情景。比如电视上有暴力的镜头,马上换台或把他抱离现场。
5、自己不要紧张,孩子随年龄增长,情绪会愈来愈稳定,上幼儿园的不适应感亦会渐渐消失。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删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欢我的作品的话,请关注我吧!为您提供优质的育儿知识,如有育儿方面的疑问或困惑,请私信我,我会及时回复,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帮到作为父母的您们,您们的育儿之路有我相伴。感谢您的阅读,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