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儿童哭泣导致的窒息急救方法!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屏气发作,它是一种在婴幼儿时期多见的一种发作性神经官能症,以呼吸暂停为主要特点。最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6个月以前和6岁以后少见。常见于那些被过分溺爱、任性或神经质的孩子。 一、临床表现 屏气发作主要表现为小孩在遇到疼痛或情绪刺激时,出现痛苦、恐惧、发怒或受挫折之后就开始哭泣,随之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并出现呼吸暂时停止,口唇青紫、四肢僵硬等症状。而且还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表现为昏厥、四肢肌肉抽搐,有的还会出现小便失控等。 发病过程一般1分钟左右,严重者可达2-3分钟,接着全身肌肉松弛,出现呼吸,大部分神志恢复正常或有短暂的发呆,也有立即入睡者。发作开始不频繁,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每天发作次数不定,重者可达一天数次。屏气发作到3-4岁以后逐渐减轻,可自发缓解,6岁以后极少见。 二、发病原因 当小孩身体受到物理因素(如疼痛)、情绪刺激(如恐惧、发怒)等时,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很特殊的忍受方式,如有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屏气现象。家长看到这种现象极为恐惧,唯恐屏气时间过长而发生意外,因此什么都顺着孩子,满足他们的要求,天长日久,就会滋生孩子这种习气,当再次遇到类似事件时,他们往往会“故伎重演”以搏得家长的同情。 另外,有研究发现,引起屏气发作的原因还可能与缺铁有关系。 三、对智力的不良影响 患儿虽然智力正常,但小孩正处于智力发育阶段,特别是2岁以内发展最快,如果屏气发作频繁,可导致长期的脑缺氧,对小儿智力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 四、预防及治疗 小孩一旦出现屏气发作,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中止发作,以减少缺氧对大脑的损害。家长首先不要紧张,应立即将孩子抱到床上,保持安静,减少或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一般不需要用药,大多数孩子在半分钟至1分钟内发作停止。个别严重的孩子可持续2-3分钟,此时家长可用手指按压人中穴,孩子就会很快苏醒。如果屏气发作频繁,则应及时送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其实,屏气发作重在预防,关键在于家长对小孩要有正确的教养方法。家长平时对待孩子既要和蔼可亲,避免过分溺爱,又要因势利导,耐心教育,使小孩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为了不使小孩受刺激,过分地强调不挫伤小孩情绪,对小孩百依百顺,常常会造成小孩性格上的异常,从而出现屏气发作。反之,如果总是对小孩提出一些严格过分的要求,也容易造成该病的发作。
婴儿窒息的注意事项
宝宝清醒状态
1、将婴儿放在前臂上,面部朝下,手指托住宝宝下巴,保持头低位。
2、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较重地拍打3~5下,少量奶汁及奶块可自行流出。
3、拍打背部后,父母马上检查婴儿的口腔,并用手清除残留在口腔内的奶汁或异物。
上述急救法可使90%以上的婴儿窒息得到解除,缺氧症状迅速缓解。
·宝宝不清醒或不呼吸了
1、用一只手的拇指放在下牙床上,其他四指放于下颌抬高下巴,看孩子喉咙后部有何异物堵塞,如果发现较大异物,则用另一只手小指沿婴儿两颊部的一侧伸入,到达舌根部,把异物勾出来。
2、人工呼吸:将宝宝头后仰30度,救治者张大口覆盖宝宝口鼻,均匀吸气后平缓吹气,见到其胸廓起伏即可。再抬头放开口鼻,使气体随胸廓回缩而排出。如此反复,频率为12~20次/分。注意用力要适度,不能过猛,以防胸腔压力过高影响救治成功率。
3、如果空气不能吹入婴儿肺部,可将患儿仰卧,中、无名指并拢垂直下压其胸骨下部4~5下,使胸廓变形压迫肺部,气体逆流冲出将异物排出。不奏效,可行背部拍打。
孩子呛奶后窒息有什么家庭急救的办法吗?
听说过有个小孩在幼儿园突然被唾液呛了一下,窒息,后来幼儿园老师马上把孩子倒立,用力拍后背,然后打120急救,医生都说多亏老师处理得当。
婴儿吐奶引起窒息怎么办
人的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婴幼儿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就会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孩子就会吐奶。
另外,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的容量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如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如果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很好,就不用紧张。如每次喂奶时均吐,并且吐奶量比较大,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吐奶是婴儿最常发生的一种毛病,尤其是六个月以内的婴儿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婴儿的肌肉还不够发达,收缩力很不够,在胃与食道相接之处还不能关闭得很紧;同时,婴儿胃的位置还不是倾斜的,几乎是横位,因此奶容易向两端流动,特别是在胃中奶汁过多或活动激烈时,更容易向两端流动而引起吐奶。
虽然婴儿具有这些生理特点,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下列几点,吐奶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喂奶的姿势要正确。喂奶时宜将婴儿的头稍抬高一些,并用食指和中指捏住乳头,其余的手指按住奶的下面,以防止乳汁流出过速。采用胶奶头喂奶时,开的孔眼不宜过大,最好开两三个小的孔眼,这样乳汁就不会流得太快。
喂奶要定时定量。如果喂的量过多或两次喂奶时间太近,胃因过度膨胀而容易将奶吐出。
每次喂完奶以后,将孩子轻轻抱起,让他伏在母亲的肩上;同时用手轻轻拍孩子的背部,这样,可将吃奶时吞下去的空气赶出来,不致引起吐奶。
喂完奶以后,不要逗引孩子嬉笑或运动过甚,最好让孩子安静入睡,睡的姿势宜采用右侧卧位,以避免压迫胃部而引起吐奶,孩子的身上,也不要压得太重,衣着和包裹不能过紧。
如果孩子是因为伤风或患了其他疾病而发生吐奶,就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病治好了,吐奶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
新生儿窒息
出生后一分钟只有心跳而无呼吸者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称为新生儿窒息。 病因 (一)胎儿窒迫的继续:凡是引起胎儿窘迫的原因未经纠正,均可引起新生儿窒息。 (二)呼吸道阻塞:在产程延长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粘液和血液引起呼吸道阻塞。 (三)颅内损伤:由于缺氧、滞产或产钳术等可使胎头受压而引起颅内出血。 (四)镇静剂、麻醉剂的应用:在胎儿娩出前4小时内使用吗啡或巴比妥类药物,或产程中使用乙醚深度麻醉,可抑制新生儿呼吸中枢。 症状 (一)青紫窒息:Apgar评分4~7分,皮肤及面部发绀,心跳慢而有力,肌张力正常,两手可上举,四肢活动好,对外来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 (二)苍白窒息:Apgar评分4分以下,皮肤及口唇粘膜苍白,心跳慢而不规则,肌张力松弛,全身瘫软,对外来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处于濒死状态。 检查 (一)Apgar评分4~7分。 (二)Apgar评分4分以下,皮肤及口唇粘膜苍白,心跳慢而不规则,肌张力松弛,全身瘫软,对外来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处于濒死状态。 治疗 为了准确地判断新生儿窒息其程度和恰当地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可重复评分,以估计新生儿是否好转及好转的程度。 (一)清理呼吸道:首先必须清理呼吸道,使其畅通后才能刺激呼吸。应先用导管吸净口、鼻、咽部的羊水及粘液。如效果不好,则采取气管内插管吸取。操作时动作要轻柔。 (二)刺激并建立呼吸:1、针刺人中、十宣。2、酒精擦胸部。3、嗅氨水。如仍无呼吸,即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很多,如托背法、下肢屈伸压腹法、口对口呼吸法等,Apgar评分4分以下,应作气管插管。有条件者可使用人工呼吸机,给以持续正压呼吸或间隙正压呼吸。 (三)给氧:清理呼吸道后,即开始用导管插入鼻腔给氧,如采用气管内插管加压给氧,则要在新生儿建立了正常呼吸后才能拨管。 (四)使用呼吸兴奋剂。 (五)纠正酸中毒。 (六)使用循环兴奋剂。
婴儿溢奶导致顺间窒息用什么方法补救?快速度点
建议先将宝宝俯姿(前倾约45°),脸朝下且略微头低脚高,施予宝宝5次有效的背部拍击,之后翻成正面施予5次胸外按压,反复进行直到阻塞物被排出。如果宝宝只是呛到而尚未有窒息的状况,此时他若有哭或呕吐的情形,通常都能自己将异物吐出。不要因为太过着急想要帮宝宝把异物吐出而用手指去做挖的动作,这样通常会导致异物更加深入,甚至会造成整个呼吸道被阻塞。若宝宝已出现窒息症状,妈妈们请先确认宝宝的呼吸到是否畅通,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协助。确认宝宝呼吸道是畅通或呼吸道未完全受阻时,可为宝宝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且持续进行直到宝宝窒息症状解除或救护车已到达为止。
预防方法
妈妈们除平时就需留意宝宝吃到的东西是不是过大,以致难以吞咽。建议在宝宝2岁以下时,要避免让宝宝吃果冻、豆类等食物,也不要让宝宝戴着围兜睡觉,因为围兜绑带的绳子也相当容易引起意外的发生。
4个月内的婴儿不要采取趴睡的姿势;婴儿的床上用品不要过于柔软;家长最好不要和婴儿同床,如果怕照顾不方便,可以将婴儿床放在你的大床边; 保持空气流通,不要长时间将门窗紧闭。
新生儿噎着有什么急救方法?
拍背法
对于意识清楚的孩子: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孩子的侧后位,一手置小患者的胸部以围扶孩子,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拍击时应快而有力。
对于意识欠清或不清的孩子:应使小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孩子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击6-8次。
推压腹部法
将孩子仰卧于桌子上,家长双手叠加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往胸部方向适当加压,可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让孩子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异物从气管内向外冲出,并随气流到达口腔。
海氏手法
较大的儿童可采用立位急救,家长站在儿童后方环抱儿童,左手握拳顶住儿童腹部脐与剑突之间,右手压在左手上面,双手向上向后方用力,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以利异物排出。如果发现孩子呼吸微弱,面色发乌,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导致儿童意外窒息原因第一是进食的不良习惯和一些坚果(如花生、瓜子、荔枝、龙眼、葡萄)之类的食物;纽扣、玩具的小零件等硬物;还有一些软而粘的面包、果冻等食物。噎着不同的东西,处理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新生儿轻度窒息
患儿目前为轻度窒息,若缺氧时间短一般无太大问题,在治疗效果方面,我国神经科医生认为药物治疗对小孩康复有利,香港及国外的专家基本不用药,这在学术上讲有点不同的观点,但我个人认为,若经济情况可以,用对孩子没有坏处。 广州市妇婴医院-小儿科-宋燕燕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