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从小被教育不许浪费的小孩,长大后房间总是一团糟

你的心理是否有个害怕”浪费的小孩

别随便扔掉物品,因为还可能用得上”

你扔掉的话,就再也不给你买了”

想想那些贫困国家的小朋友吧”

你觉得这个很便宜吗?”

你小心遭报应哦!”

这些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观念,所以会因为要扔掉东西而备受罪恶感折磨。​

扔掉这个东西太浪费了”谁都曾有这样的想法,但如果不许浪费”的观念一直束缚着你,那么身边的物品将会无休止的有增无减。

你是否像尊重物品一样尊重你自己

生活中,周围的物品真的适合你吗?

现如今我们处的社会,物资其实是很充实的状态,因为想要的东西总能很轻易的买到,珍惜物品的想法变越来越少,所以物质越来越充实,但是精神却朝着反方向走向贫瘠。

明明已经够了,人们却想要更多

所谓欲望,就是拥有了之后,还想要更多的冲动。当然,某种程度上,欲望对生命必不可少,但是在现今时代,反而容易导致人们对自身的充实视而不见。我们应该意识到,物质的充实就是眼前的幸福,在此基础上,淘汰不需要的物品,割舍掉人生多余的赘肉,才是轻松舒适的生活方式。

所以断舍离这样的减肥思维方式之所以开始普及,就是因为现在人们不会因为缺少而烦恼,而是因为过多而烦恼。​

对于觉得还不够的物品,首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觉得还不够”还需要多少”可能某个物品已经足够多了,但是因为自己潜在的虚荣心和贪婪而感到不满足,这样的自我审视是很有必要的。​

断舍离并非只是单纯的物品收纳理论”,它既是活出自我的智慧,也是一种实践。

不是舍弃欲望离开发展,而是能够真正的看清楚自己的需求。

我们常常在面对家里堆积如山,无法扔掉的物品的时候,会犹豫,其实无法扔掉的,不是单纯的物品,是因为这个物品体现出了自己的内心。

断舍离准则

人生各阶段的交替之时,就是断舍离的好时机

如果带着沉重的行李去旅行,旅行肯定会变得烦躁不堪,欣赏美景还需要保存一些体力,所以最好是轻装上阵

舍弃是需要契机和勇气的,推荐在人生阶段的转换期开始着手,断舍离并非一股脑儿的扔掉物品,过上简朴生活在于筛选出真正的必需品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断舍离,即使是身边琐碎的整理,通过积累判断力和行动力,也能不断找回自信,整理是最为生活化的行动,并且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容易看见成功,得到成功的喜悦,容易体验到自己能行”的自我肯定。

让我们从物品的断舍离开始,度过愉快的每一天

有了它更方便,没有它也不会觉得什么困扰。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物品堆积如山。对于贴上了限量版以及珍贵标签的稀有物品,我们从不使用甚至束之高阁。 我们为物品支付的金额一直留在记忆中,因此总是无法舍弃。

对于即使已经不需要,也不怎么喜欢,感觉厌倦的物品,因为昂贵这一理由而舍不得扔掉,这就是人类可悲的习性。​​

房间杂乱无章,再加上物品堆积如山就会更加的烦恼,同时,灰尘也会越积越多,当你置身充满霉菌和螨虫的环境中,甚至还有难闻的味道,你作何感想?

当你长期因为整理无方而烦恼不已的时候,这些不需要的物品已经危害到你的精神健康了。​​

断舍离是为了让生活空间更舒适

断舍离并不是以家里空荡荡,过上简单简朴的生活为目的,只是去除物品的堆积和空间污浊之后,唤醒空间的生机,当然从结果上来看,往往也确实会变成简单简朴的生活。

物品断舍离的过程

当你重新审视家中的一切时,你会发现,难以断舍离的物品分别是衣物、餐具、书籍和食品储备。衣物

每当季节转变的时候,我们常常觉得不穿的衣物堆积如山,想穿的衣物几乎没有。​​

之所以堆积如山,其首要理由就是因为心中觉得扔了浪费,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买衣物时的价格。但现在不穿就等于使用频度为零,那么商品价值也为零。

衣服在购买的瞬间,其新鲜感最高,所以不要拘泥于品牌,要把自己的喜好摆在第一位,穿上让自己心动的衣物,不要冲动消费。

穿在身上的衣物会变成品位的一部分,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品位。

餐具

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越来越多,只要没摔坏,基本是不会轻易处理掉的。

有些餐具和自己的品位不相符,但是总觉得好不容易买了还是搁置起来吧。

或者是买了名贵的餐具又舍不得用,变成单纯的收藏品。

那么问问自己,餐具对于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

食物是我们身体活力的来源,而餐具能进一步提高食物所蕴含的能量,与餐具相搭配的餐食不仅赏心悦目还能感觉到喜悦。

所以要尊重餐具。 看看你的橱柜吧,当你觉得餐具总量明显过多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物品。将想要保留的一个个写出来。这些餐具会用在怎么样的场合,会以怎么样的频率使用?

书籍

我希望别人认为我是这样的人,而这样的印象体现于你购买的书籍中。

书,意味着博学的自我。

实际上,在家里各种纸质物品就跟衣服一样,是对自我认可的需求,想要更加吸引人的注意,于是购买更多的物品来装饰自己。

还是一样的,平时要养成习惯,思考我们周围堆积物品是否象征着什么含义,看看家里的书,真正需要保留的是哪一部分。

保留下来的这一部分,就体现了你对认可的需求。

冰箱

上了年纪的人,往往喜欢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就算食物过期了,也舍不得扔掉。

总是把冰箱塞得一谈糊涂的老年人,说不定就是未来的你,或者现在的你已经有这样的倾向了。

其实,这些老年人心中充满了防备和防御,他们经历了曾经无法随心所欲购买商品的年代,所以总是储存大量的物品,来确保自己的生活不受影响。

所以,杂乱无章的冰箱内部,对他们来讲就是防止内心不安的堡垒,那么,对你来讲,冰箱是怎么样的存在,如果没有冰箱,你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冰箱是不是意味着丰富的物资。

曾经,我也喜欢冰箱里面堆满食物饮料,有大大的满足感,但自从怀孕之后,对食物非常小心,从而产生了一个整理冰箱的好契机。

通过舍弃不需要的物品,心才会充实和从容

现代社会成立的基础是做加法,我们总是关注自己不足的部分,不承认我们拥有的已经足够多。

断舍离是一种针对过犹不及而做减法的解决方案,多则减,就是这么简单。

断舍离并非以减少不需要的物品为目的,而是以做减法为手段,培养生存动力为目的。

所谓生存动力就是:意识力、选择决断力、信赖自己的能力。

减少现有的物品确非易事,给自己设立一个基准的话,会更容易思考。

例如:

对多年未曾使用的物品设定一个时间基准”

对完全未曾使用过的物品设定一个频度基准”

对摆在身边不太合适的物品设定一个心情基准”

这些基准都需要自己去设定,并且询问自己,自己做出决定,才能提高判断力。​​​​​​​​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勇敢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