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还没开始,就觉得自己不行?孩子“自我效能感”过低,家长应重视

文 | 小朗妈咪(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网上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这份问卷调查的题目很简单就一道选择题。

问题是:在你面前有两种任务,一种任务是你很大概率能完成,但是报酬较低;而另一个任务是你有完成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很低,报酬很高。

你会选择哪一种任务?

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多数人选择了自己大概率能完成但是报酬低的任务。

多数人对自己缺乏自信,选择去做那些自己有把握的事情,这就是因为人们的自我效能感过低,导致人们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些有挑战性、没把握的事情。

那么何谓自我效能呢”?自我效能就是人们对自己能否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感知和判断,自我效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思维方式,以及面对问题的心理态度。

一、为什么人们很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人们的行为既受到对结果期望值的影响,更受到自我效能期望的影响。

人们希望获得更大的成就,如果这个成就是自己一定能获得的,那么人们会更愿意花费精力去完成,但是当人们没有把握能去完成,很多时候,多数人就选择了放弃。

人们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因为多数人自我效能感低,导致人们顾虑太多,对自己不够自信,担心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之后,不能够在陌生的地方立足。

二、自我效能感”影响孩子哪些方面?

▲ 影响孩子对自己行为的选择与行为的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常常倾向于选择合适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的任务,并更有有动力和毅力去坚持。而相对的,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往往会逃避挑战,逃避自觉不能胜任的挑战,毅力也越差。

▲ 影响孩子对事情的努力程度和面对困难的态度

自我效能感的强弱能影响孩子的刻苦程度,高度的自我效能感,让孩自更富有自信,勇于挑战困难。能让孩子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努力,给孩子一个更加良好的心态。

▲ 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效率

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地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反之则会让孩子产生无助感,纠结个人缺陷。

自我效能感影响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孩子的高度的自我效能感能让孩子更加有自信有动力的去面对生活的困难。

三、为什么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会偏低?

邻居家的两个孩子从小学习不好,邻居一直不看好自己的孩子,还常常跟孩子念叨:成绩这么差,读什么书,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挣钱呢!”

结果两个孩子真的被邻居说中了,初中读完就不愿意读书了,早早的出来到工厂打工。

孩子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很多时候是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1、 间接经验”导致孩子自我效能感低,不敢去尝试

家长们常常以过来人的角度告诉孩子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家长自己尝试过失败了,不希望孩子走自己走错过的路,于是不让孩子去经历去尝试,导致孩子在面对一些困难时,还没开始,就觉得自己不行。

2、 直接经验”让孩子摔倒了就不敢再站起来了

孩子的能力尚且不足,在第一次尝试的时候,多数的孩子会遭受失败,这时候家长们没有及时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容易导致孩子不敢再去尝试,一失败,孩子就放弃了,不敢再去尝试。

3、 别人的声音让孩子失去对自己我的自信心,导致孩子自我效能感偏低

周围环境周围因素对孩子的评价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评价,当别人说孩子不行时,孩子很容易尝试怀疑自己的想法。

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又或是他人的不正当评价,都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出现不正确波动,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亲戚家的孩子因为从小父母离异,缺少父亲的陪伴,导致孩子的性格很内向,孩子不敢与家长之外的人交流,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正常生活。

后来家长们带孩子去做义工,去敬老院和老人们接触,老人们的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让孩子踏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孩子慢慢的开朗起来。

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过低,对孩子最直接的伤害就是影响孩子的自信心。那么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呢?

1、家长们可以适当的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庭任务

比如扫地,擦桌子,一些简单的生活家务,让孩子在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能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多次的成功体验会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2、 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感

孩子的心声也同样需要被人倾听和认可,孩子一些胡言乱语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家长们应该试着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尊重,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信任。

3、在孩子完成任务,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们要给孩子鼓励和赞扬

班杜拉认为对个体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当孩子受到家长等较为有威信的人的关注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

家长们的肯定是孩子最初的自信来源。家长的肯定,能让孩子更加自信去面对生活,去进行人际交往。孩子们在努力之后,不管成果好坏,家长们都应该肯定孩子的努力,帮助孩子正确总结经验。

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过低容易导致孩子缺少自信,容易产生自卑、自负的心理

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通过小事情获得成就感,逐渐获得自信,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肯定孩子的努力,让孩子充满自信的去面对生活。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我是小朗妈咪,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