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人生的起跑线是望子成龙?还是望子成人?
中国很多家长很焦虑,都想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因为这句话,我们的家长和社会强烈的感觉到了一种如同长跑一般的竞争的氛围。顺着这句骇人听闻的话,我们自觉地看到了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险象环生的学习之路和光环之路。就是因为这句话,家庭透支了精力,就是这句话绑架了中国的教育,绑架了中国的灵魂。让整个家庭整个社会都在急急忙忙的跳进一个焦灼的氛围中,只为了未来某一天和别人进行竞争和比较。当孩子出现社会性格的问题时,家长迷糊了,孩子从小跳舞,钢琴,外语都很优秀,问什么会这样?孩子成为家长的烦恼,家长为自己的培养不甘心,可孩子的成长不可逆,时光不再。
新东方俞敏洪在《开学第一课》说:关于具有人性的教育?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会去想什么叫具有人性的人。
我觉得一个具有人性的人,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孝敬自己的父母,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学会感恩,能够理解世界上什么叫真正的真善美,并且在任何危险和诱惑前面都能够坚持自己的底线。
东方智慧,已经无数次证明,孩子成长的正确轨迹: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幼儿是品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更慎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传承,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德,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内涵,是幼儿园孩子最好的教育材料。
国家倡导幼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就是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幼儿是学习国学的最佳时期
研究表明,儿童智力的发展和性格形成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 3~6岁间完成了80%,这几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亦是学习的最佳时期。
古人讲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幼儿养性”指的是用圣贤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
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和《千字文》等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其行文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天文、地理、修身、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幼儿每天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还可培养对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兴趣,提高其认知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幼儿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还能在无意识中记忆经典中的汉字,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
新国学让幼儿爱上经典宝藏
幼儿新国学根据 3-6 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符合教育部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文件精神享受童年,快乐学习”。
01
互动式音视频教学课件
课程采用互联网数字化交互式课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件配有丰富精美的传统美德故事的小动画、蒙学经典导读的小视频和传统文化各种优美的音频资料,画面形象直观,符合这个时代孩子们的特点。
02
诵读学五德,易学乐学
本课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经典诵读开启智慧;
以仁、义、礼、智、信”这五德为核心,结合经典诵读,拓展出每月一个美德主题,3年累计 24 个美德主题,让幼儿在综合性的主题整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美好的德行。
以中医养生智慧为指导,结合传统武术、八段锦、六字诀等方式制作成互动律动视频,让孩子的身心在音乐、舞蹈、诗歌当中得到锻炼,以培养强健的体魄。
以小手拉大手的亲子共长为触点,通过亲子游戏本和亲子国学共读, 把美好的品格往家庭延伸。同时,利用每月一课的家长课堂,唤醒父母。
03
公办私教的皆可适用的幼儿国学每周一课
经典启迪智慧,文化浸润人生。
新国学·每周一课,相比传统国学教育,创新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当代的幼儿学习。
同时,该课程能完成孩子美好品格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幼儿获得生命向上向善的力量,促进脑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让教育回归本真。
经典启迪智慧,文化浸润心灵
本文部分观点,转自江户川雨,视频自媒体节目《话宇》和俞敏洪《开学第一课·不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