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美国妈妈玩试胆,开车撞死儿子!为什么家长不接受孩子的“恐惧” 家长对老师家访的建议

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名妈妈给3名孩子试胆”,开车冲向孩子。

2名年龄较大的孩子及时躲开,但她3岁的小儿子却被撞倒地并遭车轮碾压身亡。

美国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胆量,但能用这种极端的方法给孩子练胆,这个妈简直蠢不可及!

不止是她一个人,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对某件事情表现出恐惧、受到惊吓时,都会去否定TA,常常想出一些自认为妙计”的方法来给孩子壮大胆量!

家长对老师家访的建议

但有时候这真的没必要!

不同的年龄都会有不同的恐惧

0~6 个月:婴儿在早期,听觉是较为敏感的,因此,较大的噪音会使婴儿产生恐惧。

但偶尔的一两次刺激,不至于对TA们产生不良影响。在婴儿哭泣时,给予足够的安抚就可以了。

6 个月~1 岁:不熟悉的人和陌生的环境,开始认生,这个家长不必焦虑,这说明孩子的认知水平在提升,能区分熟悉与陌生了。

这个家长不必焦虑,这恰恰说明孩子的认知水平提升了,能区分出熟悉和陌生了。

家长对老师家访的建议

1~2 岁:会有分离焦虑,害怕离开妈妈,害怕一个人在房间玩耍、睡觉;

2~5 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环境的影响下,开始幻想各种不存在的东西,比如怪兽、奥特曼、鬼怪。

TA们无法判定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想象的,所以就会对此感到恐惧。

5~12 岁:害怕死亡,所以对身体损伤和自然灾难会大惊小怪,特别宝贝自己的身体,一受伤就容易哭泣。

这些恐惧有的会在孩子正常发育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它并不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恐惧并不是坏情绪

恐惧是人正常的情绪,就和喜怒哀乐是一样,它是我们人类进化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每个人的遗传中都会存在恐惧。

孩子有恐惧的事情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与开心这样正面的情绪相比,恐惧一定是消极的。但消极不是说它没有价值,是不好的。

心理学上认为,恐惧是一种对自我的保护。

面对危险状况时恐惧可以引导孩子保护自己,比如最本能的逃跑行为。

能够感到害怕,对孩子的生存是有利的。而懂得如何调节害怕,对于孩子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智慧是有利的。

家长对老师家访的建议

所以当孩子出现了一些需要及时引导的恐惧情绪时,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TA们调节,而非惯性否定或逃避。

家长应该怎么做?

01

加强恐惧不可取

当孩子出现胆小的倾向时,家长不能人为的加重孩子的恐惧感。

比如恐吓孩子、给孩子讲有恐怖情节的故事或看恐怖的影视节目。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更胆小!

TA每看一次鬼故事,就有重复一次被吓的体验,每体验一次害怕,就加深一次恐惧。

当孩子的心里脑海里全是害怕,怎么可能变得勇敢呢?

父母不要以恐吓”治恐惧”,让孩子少知道一些怪物,少经历一些被吓的体验,TA才能少点恐惧。

家长对老师家访的建议

02

承认孩子的恐惧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行为儿科医生威廉•科尔曼认为:如果忽视宝宝的恐惧感,那TA的恐惧就无法消除了。

试图让宝宝相信没有什么可怕的,只会火上浇油。

比如孩子怕狗,如果你说:好啦,小狗不会咬你的,没什么好怕的。”

那很可能会让TA更加心烦。

相反,你不妨告诉TA:我知道你害怕小狗。我们一起从它旁边走过去,好不好?要是你不想从它旁边走,等小狗过来,妈妈就把你抱起来。”

父母容易犯的错误,是会告诉孩子,你是男子汉大丈夫,这有什么好害怕的。”

其实害怕或者恐惧是再正常不过的感受,我们要学着理解孩子。

03

教会孩子自我安慰

我们不能保证孩子害怕时都陪着,所以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自我安慰的方法。

心理学认为,一些自我暗示的语句对于缓解恐惧心情有非常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果TA感到害怕时,就闭上眼睛给自己打打气深呼吸,然后大声说我可以,我能行”!

如果还感到害怕,可以让孩子向身边的人索取一个拥抱,肢体的接触可以很快让人的恐惧感受降低。

家长对老师家访的建议

04

探索真相

让孩子知道自己很安全

家长对老师家访的建议

如果孩子怕黑,总是想着关灯后有怪物出现,我们就可以问问孩子:能不能告诉妈妈,你从哪儿知道那个怪物的呢?

孩子如果回答从电视或书中看到的”。

这时就可以把那本书找出来,并告诉孩子:这是别人想象着画出来的,是不存在。”

然后带着孩子画一遍上面的怪物”,让孩子亲手拿橡皮擦把它擦掉。

看,这样怪物是不是就彻底消失了呢?”

如果孩子总担心电视里面的坏人伤害TA,你要给孩子传递一种力量。

让孩子明白即使遇到危险和让自己恐惧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是有能力想办法来保护自己的。

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不管是谁都不会伤害到你的,因为我们会一直在身边保护你”

05

让孩子自己

想对抗恐惧的方式

当孩子稍微大一些了,父母可以引导TA自己想出如何对抗自己的恐惧。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晚上我看到影子印在墙上,我非常害怕。”

你可以直接问孩子,怎么做可以让你感觉更安全呢?”让孩子自己脑洞大开。

美国的家长反馈,当她问了孩子这个问题之后,孩子想了很多方法,最后他说,妈妈,我想要一个手电筒放在我的枕头底下,只要我看到影子,往上面一照,这个影子就会不见,我就不害怕了。”

妈妈非常开心,马上就给孩子买了一个手电筒。

这样让孩子自己打败恐惧,以后再遇见恐惧的事情,TA也可以想出办法去对抗内心的恐惧。

比我们帮助TA来得更有力一些!

面对孩子正常的恐惧,我们不必非强迫TA要勇敢,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恐惧的事物。

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伴并鼓励孩子主动尝试新事物,给TA自由探索和体验新事物的机会。

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