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宝妈和我抱怨,说孩子晚上赖着不想自己睡,非要和大人一起睡。自己拗不过,商量好第二天孩子自己睡,结果第二天依然如故,孩子哭着闹着就是不自己去房间里睡觉。觉得孩子是不是叛逆期到了,怎么这么不听话!
其实,有时候刚刚分房睡的孩子,不习惯自己独自睡觉是很正常的,就算已经独自睡觉了一段时间的孩子,在他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也会不敢自己睡。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已经自己一个房间睡了四五年左右了,白天在学校的时候听同学讲了一个鬼故事,当时因为是白天没有感觉。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白天那个鬼故事的情节一直在脑海中浮现,怎么样都不敢自己睡觉。于是就跑到父母的房间吵吵着不要自己睡了。
至于最后怎样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当时那种恐惧的心情,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以至于我现在都不敢看恐怖小说和恐怖电影。可见,有时候有些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生的影响的。对于孩子,不管是分床睡还是分房睡,需要循序渐进地给宝宝讲明白,耐心的对待宝宝会表现出的一切情绪。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尽快的接受和父母分开睡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孩子的房间内,在床边放一个随手可以开关的小夜灯,然后卧室到卫生间的路上都放好夜灯,这样可能会减少宝宝的恐惧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会增加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不会让他们强烈的排斥单独睡觉。如果是睡婴儿床的宝宝在床周围不要放太多的物品:比如衣服、毛毯等,避免孩子意外窒息。
另外,如果孩子有特别崇拜的偶像,比如说超人等可以在他床边放上相关的玩偶。或者可以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动漫的人物玩偶,放在孩子床边,比如超级飞侠,如果孩子害怕,可以告诉他有超级飞侠在旁边保护他,以安抚孩子的情绪。
再有,我们还可以把孩子的房门和大人的房门都打开,让孩子知道,他一叫爸爸妈妈肯定就会听到,从而给孩子一个安全感。一开始家长会觉得不方便、睡不踏实等,但是等到孩子到一定成长阶段,会喜欢上自己的小天地,更加希望家里有自己的一块小空间,这个时候就意味着孩子养成独立睡觉的习惯了,可以把房门关上了。
有些孩子之前一直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突然让他自己单独睡,他肯定会很不适应,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不配合、哭闹就去呵斥孩子,这样做可能会更加让孩子的情绪更加的低落、恐惧、生气等,效果反而事与愿违。
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比如读绘本、看动画片的时候给孩子说,小朋友都是自己睡觉的哦;平时交流时,让孩子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小大人了,要有自己的能力,独自睡觉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还可以说我们宝宝今天表现得很棒啊,晚上我们独自睡觉看看会不会成功好吗等等这些方法,或许不会每次都成功,但是只要每天给孩子这样去引导,孩子也会慢慢的克服恐惧的心理。
心软,是每个家长面对孩子不可避免的一道坎儿,有时候孩子半夜跑出来爬到父母的床上,赖着就是不走,这些都会让父母觉得孩子很可怜,心一软就让孩子继续和自己睡了,从而导致之前做的事情前功尽弃。这个就像我文章开头的家长朋友的做法,当孩子认为哭闹可以解决他所不愿做的事情后,他遇到类似问题,就会用哭闹来解决。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劝导孩子,把他送回他自己的房间,如果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或者真的很胆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在房间内多陪他一会儿。但是不要在家长的房间内陪她,一定要在他的房间内。
当然,当孩子生病或者受到惊吓时,我觉得暂时就不要让孩子独自睡觉了,身体不舒服、心理脆弱时候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坚持让孩子自己呆在房间里,会让他受到打击,不利于孩子积极性格的培养。
不仅仅是睡觉习惯养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家长们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有时候相同的孩子遇到相同的事情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者不同的环境中,解决方法都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大家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可以发表评论,也可以关注我私聊相关的内容哦。
我是糖小果妈妈,我在糖小果成长日志和各位宝爸宝妈们共同探讨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