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这也不懂,那也不行,对待孩子就像是领导对下属一般,永远习惯用命令的口吻去要求他们,遇到问题也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和解决。因为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排斥感,同时也会逐渐疏离父母,让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前几天去表姐家做客,刚好遇到正在念初一,放学回家的外甥女乐乐,一进门,她就一脸的不高兴,跟妈妈抱怨数学课上被老师冤枉批评”了。表姐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听到女儿的抱怨,一边择菜一边质问她说:你是不是做错什么了,是不是又跟同学讲小话了?不然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你!?”
乐乐听妈妈这么一说,顿时气得红了小脸,忿忿地说:我没有干什么!老师就是看我不顺眼呗!”说完把书包重重地丢在了凳子上,表姐看她还闹起了脾气,顿时提高了声调训斥道:你没干什么为什么要批评你?老师肯定有他的理由,再说上次家长会,老师就跟我说过你上课爱说小话,我一直都还没跟你谈这个问题,现在挨了批评就说是老师的错,你怎么不想想为什么老师没去批评其他人,就说你?还不是因为你做的不好……”
表姐的话还没有说完,乐乐转身就冲向自己的房间:算了,反正我跟你说什么你都不会信!都是我不好行了吧?!”说完,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结束了这场并不愉快的对话。
看到这个场景,我拉住了正打算去房间找乐乐理论”的表姐,告诉她让乐乐先静一静,现在进去母女俩肯定要吵起来,你应该先听她把话说完”。表姐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刚才确实是不对,应该先安静地听孩子说”。过了几分钟,我走过去敲了敲乐乐的房门,在经过她的同意后,进去坐在她的旁边,小姑娘正委屈地掉眼泪呢。我递给她一张纸巾,轻声说到:小姨我啊,读初一的时候,也被老师‘冤枉’过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当时都羞得想找条地缝钻进去了。”乐乐擤着鼻子望向我:小姨也被冤枉过吗?”
我点点头说:是呀,在自习课的时候,班主任从我身边走过,把我桌上的一本书碰到地上了,然后从里面掉出一张没有写完的节日贺卡,于是老师认定我没有认真自习,而是在偷偷写贺卡。老师大声批评了我,并且当场撕掉了我的贺卡。”
天呐,”乐乐捂住了嘴巴,这超级尴尬的!你肯定很难堪吧?!”
是的,被冤枉的感觉真的太令人难受了,”我顿了顿,所以经验告诉我,今天你肯定是被老师冤枉了。”乐乐听我这么一说,也开始跟我申诉起来:我就是被冤枉了,今天上课时雨萌跟我借文具,我没听清她要借什么,就回头想跟她确认一下,结果老师就在讲台上点名批评我!真的太不公平了!”
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乐乐的情绪也逐渐放松了: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对不对?我只是想跟妈妈说一下,希望得到她的安慰,结果,反而开始指责我。今天真的糟透了!”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告诉她,如果被错怪了,不要着急发脾气或者把自己关起来,应该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你越生气,反而会被误会得更深。
那我现在就要去告诉妈妈,刚才她也错怪我了!”乐乐打开房门,去找妈妈理论了。
其实在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和对待,父母应该放下架子和成见,与孩子保持平等的沟通,才能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才能打下牢固的亲子关系。很多父母担心一旦自己放下身段”与孩子保持平等沟通,就丧失了自己作为家长的威严”,恰恰相反,孩子在成长中也是需要不断去确认什么是值得信任的,父母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相处,反而更能让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信服。
建立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最好的办法是学会换位思考,家长做回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把孩子当作大人,给他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以下几个与孩子相处的技巧,希望能够给父母们一些参考:
(1)做到真诚的沟通。孩子的感觉是很直接的,父母真诚与否,他们从一句话一个眼神里就能感受到。父母要习惯对孩子敞开心扉,真诚地告诉孩子你在想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一旦父母做到这一点,孩子也会对父母坦诚以待。
(2)放弃成人的偏见。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社会是不同的,要培养和睦的亲子关系,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要提醒自己摘掉成人社会里才有的观念,试着回到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小时候,那时候的自己如果遇到现在这种问题,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你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能让孩子更加信赖你。
(3)能坚持换位思考。遇到问题,不要急着下定论,立场不同,理解就会不同。孩子还在成长阶段,父母是最亲密的老师、亲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父母能够换位思考,不仅能够迅速找到症结所在,找出解决的办法,更能迅速拉近父母与孩子的心灵距离。
幸福的家庭毫不例外都拥有和谐的家庭氛围,作为孩子人生路上最有影响力的导师”,你是怎么做的,他们便会怎么学。智慧的家长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回孩子,并且把孩子也当作大人来相处,这样的家庭,不幸福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