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知行儿女 (原创首发)
You’re in control of your own life.
你的人生由你自己掌控。

周三晚上9点半当我踢球回来发现儿子穿着白天的衣服双手抱胸盘坐在客厅沙发,这个时间点他应该在洗澡准备睡觉了。我上前询问了一下情况,原来是妈妈回来后暴力”收走了他的正在玩的手机游戏一直在生闷气。
我有问了一下妈妈的事情经过,转过身去和儿子说:
儿子,你觉得看手机有错么?”
我的所有作业都做完了,我可以玩手机,妈妈不该打我!”
可你不该冲妈妈发脾气还推搡妈妈!”
她抢了我的手机!如果我抢你手机你会发脾气么?”
你还能不能好好地沟通分析一下问题的情况”
不想听你继续啰嗦了”
………
(后来演变成了一场无意义的批评与争吵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等儿子睡着后,我和妈妈围绕打骂伤身、讲理伤神”展开了一场讨论,也希望能寻找到适合我们家的手机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都应知道手机会给儿童带来了种种危害:
(1) 手机的APP种类多而且非常有趣,易沉迷于游戏;
(2) 对儿童的视力影响极大;
(3) 手机辐射破坏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导致记忆力衰退;
(4) 影响孩子性格,容易发怒;
手机就是一种精神鸦片”,不断在蚕食着孩子的各项健康。我们家长非常希望孩子有自控力来管理好看手机的时间,但往往效果不好。
其次,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反省。
(1)在这次冲突中,红白脸没分好工。
当回到家发现问题(儿子正和妈妈发生冲突中),我没有与儿子共情,而只是一味讲道理。这个时候其实讲道理是没有好的作用的,还会起反作用。作为父母的我们,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来展开沟通,儿子屡教不改”和情绪激动”让我们忘记了分工,这点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还是修炼不够”负能量爆棚”,不能很好将情绪和事情区分开处理,混淆后导致了儿子更大的反抗”。
(2)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
打、罚、控制以及牵扯其他针对孩子的基本权利和既得利益,只会使孩子更加难受,不利于问题的处理还会加深彼此的矛盾。昨晚我和妈妈的处理方式都非常的简单粗暴,传达了许多负面情绪,给孩子带来了不安全感,其实也给我们带来了内心的不安。
我批评了妈妈动手的做法,建议还是要采用一些育儿手段。比如:不打不骂站在儿子身边,用平常的语气指令明确的说一遍为了你的视力,请放下手机!我会等你放下了再离开”,并站在他身旁,用坚定眼神回应儿子的观望,直到儿子确定了你的坚定而放下手机。
(3)手机使用规则模糊。
在手机使用管理方面,之前我们家并没有明确手机的使用频率和规则(平时只是含糊的传达自己的事情都完成好了可以适当玩手机,最好是周末玩)。让儿子执行起来可能会存在差边球”的漏洞。
我个人认为在网路如此发达的当代,完全禁止孩子接触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不现实也是不利于其成长的。但如果放任不管,问题可能会更大。考虑到孩子们的自控性不好,所以,要尽早为孩子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手机使用规则。
我决定过两天和儿子交谈中一起制定规则,让儿子参与进来,听听他的想法和意见,可以先设定一个稍微宽松一点规则,然后再慢慢调整到合适水平。
(4)父母没有以身作则
儿子看手机主要是玩喜欢的游戏,一旦拿起的手机就会忘记时间,用眼过度。我们做父母的有没有带好头呢?显然,我们自己也做得不够好。
我们常常用手机作为父母的替代品陪孩子们玩耍,让我们自己能偷点懒(或者干别的事情)。手机只能是单向沟通,孩子们需要家长更多的有效陪伴。
我们更要以身作则,要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行为,如果是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尽量安排在单独的空间,比如:书房。加强与孩子的亲子活动,设定一些互动小游戏,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5)分散体力和兴趣注意力
生理特征决定了男孩子一般都是精力过剩的,我们可以帮孩子找到一件可以消耗体能、锻炼身体的兴趣爱好。比如:足球和篮球。
如果孩子有更多选择,有比手机游戏更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我想孩子们玩手机的时间将大大减少。

最后,我要分享一下这些措施实施后的情况。
(1)第二天我和儿子找了个安静环境进行了交流,并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手机使用规则。比如:上学期间的晚上,除了用手机查阅资料以及学习打卡等,不能玩手机;周末可以每天玩半个小—一个小时,依据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定,但必须有大人在场协助监督。
(2)周末和儿子一起去体验了篮球训练课程。儿子觉得很有意思,在他的主张下报了一学期的班。回来的一路上都是在和我聊着上课的有趣的地方。我和儿子说以后我们可以除了一起骑车外又多了一个共同的爱好了,看得出来儿子很享受这种感觉。
(3)这几天晚上,我和妈妈的手机处于静音状态。让孩子们更多的参与到我们的家务劳动中。比如:叠衣服,洗碗等。等孩子们都睡了,我们才拿出手机来看。虽然离开了手机,但孩子们的笑声反而更多了,实施效果非常不错的!
抓住这次冲突”,我们做了及时干预与教育,我和儿子友谊的小船有愉快的向前航行着。
我始终相信一点:好父母培养出好孩子,我们也不是完人,需要不断反省和学习,我们希望自己能与孩子们共同进步和成长,并享受这个过程就对了!
====================
感谢您对头条号@知行儿女,您的每一次阅读就是我前进的动力,希望你能留言和转发,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该文为原创首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