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有谁曾在意过你的自卑、你的苦!

什么是自卑心理?

百度上是这样解释自卑的:自卑是一种自我评价,一种在认知上产生偏差的,认为自己是无能软弱的情感。

一. 先说下大约1-6岁孩子:还未接触社会,完全在父母包围圈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自卑心理!

敲黑板:

A 经常打击孩子:你怎么这么笨,看看人家孩子,一学就会,你看看你,成绩这么差,还想着出去玩,赶快写作业!

孩子受到这样的打击心理会怎样的感受?

这会给孩子心理一种潜意识暗示:原来在父母眼里我都不如人家,原来自己这么差劲!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只会做也只敢做简单的事情,

自卑心理从此形成!

B 过度节俭:孩子,爸妈挣钱不容易,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爸妈的血汗钱,你一定不要乱花钱,要会心疼爸妈!

或者:

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咱们家以后就靠你了,只要你愿意上学,

咱们家砸锅卖铁也供你读书!

孩子听了这些会是怎样的心理感受:原来我们家这么穷,跟人家没法比,以后再多的苦也要自己忍,我没资格去玩,为了父母,更没资格像别人家孩子一样任性......

反复这样,

最终,孩子觉得自己不是正常人家的孩子,自己除了在学习方面没资格和别人比,然后再社交和一些其他方面根本无从下手,因为自卑,自己永远是角落里最安静的那个人!

C 父母完全做主:

孩子:爸爸妈妈,这周末我想去公园玩!

父母:不行!

孩子:为什么!

父母:不行就是不行,好好听话!

孩子哇哇大哭,然后遭来一顿打!

孩子心理感受:失落!我的生活怎么这个样子,为什么别人能做的我却不能做?一旦做错就会挨打挨骂,我还是放弃吧,可能是我太笨了,什么都不行,所以爸妈才这样,自己没资格做主,以后只听爸妈的就是了!

父母的全权做主看似保护孩子,

实则会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和自我依靠的能力,否定自己;父母的缺少沟通只会让孩子更加不理解,内心更会对生活厌恶和不满,孩子的内心只会更加自卑!

我想通过这些阐述,我们都应该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有自卑心理,在父母包围圈下的孩子真的过得幸福吗?当然不一定,所以,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请:

a. 停止对孩子的打击,多鼓励自己的孩子,无论怎样,选择相信他们,不要试图用刺激孩子心理的方式来让他们成长,他们内心真的还不够强大!

自己孩子最相信的始终是父母,如果孩子都感觉到自己不被父母承认,那么他哪里有勇气去跟人家竞争!孩子再怎么差劲都不要打击孩子,

因为你是孩子的自信心来源!

b. 不要用穷家庭给孩子以压力,更不要过于限制他们的消费能力让他们形成穷人思维!

虽然目的是希望孩子更好的学习,但是孩子内心已经通过这些对自己和家庭做出了全盘否定,那么他还会有自信吗?还敢于与别人进行社会来往吗?即使因为学习成绩好,将来挣了一些钱,穷人思维的他真的会过得幸福吗?

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反思的东西!

c. 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权,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在父母的全权管制下,只会丧失自己成长和探索的机会,加上受到父母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不仅心理上会觉得自己不行,其实在个人能力上是真的不行的,孩子更不会有胆量和别人竞争了!父母虽然是为了孩子,也一部分方便了自己的管理,但是这种不恰当的方式只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二. 再来说一下大约6岁以上的孩子吧!

6岁以上的孩子,大概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开始脱离父母的保护圈逐渐接触这个社会,他们自卑感的形成其实和大人也都大同小异!

其实在这个阶段,我觉得百度的解释已经不太适用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看看身边的每一个人,父母、朋友、兄弟和姐妹,哪一个心中没有一个向往的美好呢!

而这美好是怎么形成的?是通过所闻所感所形成的,是通过比较自己与别人的拥有而形成的!

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着比自己现状更好的事物,对于普通人来说,社会上永远都会有比自己现状更好的状态存在,所以对于接触社会的人来说自卑是在正常不过的心理情况了!

因此,

一定要正视自卑,在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中,它的存在正常,它不可被消除。只不过每个人自卑程度不同,

过于自卑,就形成了我们眼里真正的自卑,轻微自卑,偶尔消沉而已,也就是不自信!

人们口中自卑和不自信的区别就是:

自卑轻视自己本身,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而不自信是觉得离成功距离,但不是不可完成!那么什么决定着自卑的程度和趋向好坏呢?

答案是:勇气!

一个人从刚开始,自卑在内心深处种下了种子,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勇气的辅佐,自卑会像杂草一样蔓延,永远不会像有勇气的人一样:让这种自卑长成参天大树!

因为气馁让自己无法面对更无法继续所做的事情!

对于一个有勇气的人:当面对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他会努力的想尽办法去改变这种状况,让自己脱离这种感觉,但并不是说以后碰到什么事都不会有自卑心理,只要一个人内心有向往和追求,碰到优于自己的状态时,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只不过是勇气让他敢于面对和追求,努力改善。这样的人最终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对于一个气馁,总是没有勇气的人:

那么他们如何摆脱自卑感呢?

用一种自我优越感迷惑自己就是惯用的方法,或者让自己麻木不在意,但同时,内心的自卑感也会越积越多,更有甚者会逃离那种让自己有自卑感的圈子,退缩到一个自己更显优势的圈子来寻求安慰,安慰自己的不安!而不是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最终,一事无成!

俞敏洪这样看待自卑:

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更加糟糕,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住生活中的本来不是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该属于自己的机会!

所以,重点是什么?是勇气!

刚才就已经提到经常受打压的孩子总是会产生自卑心理,作为父母,对于已经开始接触社会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撑,鼓励他们做一些自己想做而又有所畏惧的事情,培养他们敢于挑战的性格,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这样再面对社会的时候,才不会退缩,孩子才会勇敢的接受挑战,勇敢前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最后,如果您的孩子有自卑心理,

千万不要跟孩子讲:你不要自卑,要自信………这类的话,因为这种话就是在定义他的现在,就是在告诉他:你自卑!

其实小孩子即使内心自卑,主观上是意识不到自己自卑的!这样只会加重他的自卑!父母应该做的是引导!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让孩子亲身感受到自己因为有勇气而带来的成就感!

衷心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微信公众号:《潮思想》,更多教育方式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