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考不好就着急焦虑?别怕了,只有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更好的未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们的话题从来没有离开过考试,因为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有时候甚至是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孩子就面对着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考试。这些考试带来了很多的竞争和压力,也让家长和老师们为孩子操碎了心。那么孩子们的未来真的应该由考试来决定吗?

应试教育的前身是萌发于隋朝,成型于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为了便于中央集权者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那时候大家为了功名利禄也好,为了光耀门楣也罢,都希望家里出现一个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的人才,所以大家都奋发图强,十年寒窗苦读,希望状元及第的荣耀能降临在自己的身上,这种风气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延续到现在。

应试教育与中国上千年的科举科举制度相连,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社会来说,考试是最便捷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同时也让广大的人民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然而不得不说的弊端是,当今社会,应试教育被过度的妖魔化了,成为了孩子们的重担和枷锁,也是家长们焦虑的源泉。

现在我们的家长无比的害怕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总是会给孩子报很多的辅导班,希望孩子们能在学校里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考一个好的初高中,再考上一个好大学,生怕孩子一步慢步步慢,从来不放过每一次的考试。孩子们也因此在小小的年纪就要背负很大的压力,失去了玩乐的时间,带上厚重的眼镜,整日的埋头在书本和考试当中。

这样也许会让孩子的成绩有所上升,但是却会扼杀孩子的很多天赋,甚至会导致很多的心理问题。这样真的对吗?难道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培养人才吗,怎么还成了扼杀人才了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很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为了让孩子有能力去面对将来的生活。我们现在虽然面对的是应试教育,但是真正的考试其实就是生活。

我们常常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看中考试成绩,就相当于只看重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孩子们的片面发展,让孩子除了考试成绩优秀,而在其他方面拿不出成绩。

有很多人觉得,说的轻巧,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如果不注重考试,孩子的未来怎么办?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第一,面对未来生活的考验,只有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能力应对将来快速发展的社会,而仅仅是考试优秀的孩子则会面临很多的困境;第二,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孩子在课外每多一点发展,其实也就是为他们的将来增加一份选择,才能真正的面对生活的挑战。

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是不论怎样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未来更好,我们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过程中发现孩子们无限的可能性,而不是自我设限在应试的框架中。我们应当让孩子全面发展,通过教育给孩子一双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