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倾向男主外女主内”,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多主张严父慈母”。《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话语,晋朝的夏侯湛在其《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严父慈母”的教育思想,主要是让父亲以棍棒教育,使孩子听话”,而母亲再以温柔的母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这样的教育方式,看似很符合逻辑,是一个理想的搭配,实则往往会出很大的问题,使得养育十多年的孩子成为问题少年”,让自己多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也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慈母严父
现代社会,更倾向于慈父严母”北京电视台的《春妮的周末时光》,有一次邀请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和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樊登,一起做了一期节目叫《读懂孩子的心》。
在节目中,李玫瑾教授就严父慈母”还是慈父严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她说,过去我们老讲这个慈母严父,其实是最好的模式是严母慈父。父亲要慈,特别重要。.....”
随后李教授给自己的理由,因为父亲是有力量的,会给孩子一种厚实的感觉,让孩子有有安全感的,在有安全感的情况下,父亲再一讲理,他就很容易接受了。
李玫瑾教授
而孩子跟母亲的关系,则是越亲密他越欺负你,就是跟你闹,不听话,而往往慈母”就会顺从依从孩子,一次次更甚,就逐渐走向没有原则的溺爱。
李教授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女性,慈母,其实应该是严母”,有时候要干脆果敢。给孩子立一些规矩,比如说这儿了,就到这儿了,不要跟我怎么样。而父亲则要慈,要有耐心。
所以,按照李教授的观点,在现在这个社会呢,严母慈父”是更好的家庭教育模式。
猴哥在玩沙
我个人是比较赞成李教授这个观点的,因为本身在家里我就是一个虎妈”,是扮演唱黑脸”的角色,猴哥不听话一般都是由我批评教育,她爸爸在一旁当辅助。
暴脾气的虎妈”,加上性格温和的猫爸”前段时间,佟大为、赵薇主演了一部关于孩子教育的电视剧《虎妈猫爸》热播,里面也在纠结孩子教育问题。
佟大为
我小区有一位邻居,妈妈是火爆的暴脾气,经常跟我们说,她辅导不了孩子,孩子的学习,都是孩子他爸负责。
以前,只要她一辅导孩子的学习,就会弄得鸡飞狗跳,他们那一层楼里都能听到她的声音,孩子也学不进去。
她老公是学中文的,能耐得住性子搞研究,也能忍住教孩子。所以,孩子的学习问题,包括在学校的表现,都全部交给他爸爸,因为她怕自己会忍不住吼。
李玫瑾教授
严母”要给慈父”一点面子我们那位邻居在有时吼孩子的时候,不会连他爸爸一起吼,会给他留点面子”。但是,我以前有位同学的家里就不一样。
我那同学家里条件还是不错,她父母也不会打骂她,从小到大像个公主一样养着她。
但从她经常的聊天或是表现,可以看出她们家有个问题,也是我最近才总结出来的,那就是母亲太强势了,连父亲的光芒也掩盖过了。
指导
她母亲在一家公司里上班,职位比较高,收入也比她父亲高很多,所以家里的事都是由她妈妈做决定。
其实她爸爸也是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只是比较平凡普通,平时空余时间多,就负责做家务,带孩子。
原本这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从我同学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并不是。好像她爸爸比较受气,在她妈妈的眼里有点窝囊废”的感觉。
妈妈批评她的时候,会顺带着连她爸爸一起批评。家里并不常常是和谐的氛围,所以我那同学并不喜欢那个家庭。
按理说,孩子会受父母的影响,我那同学应该也很强势。其实不然,她跟我们流露出的意思,是想找一个更有男子汉气概,能力更强的男生。
孩子
可见,一个家庭中,父母的关系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深远的影响。我那同学的父母就没有做好严母慈父”的正确搭档。
慈父”温柔耐心,也要有权威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心里是很崇拜父母的。在他的眼里,妈妈年轻漂亮,爸爸高大帅气,爸爸妈妈是他心中的偶像。
我们应该维持父母在孩子眼里的形象,尤其是父亲,你的高大,你的威严,会给孩子安全感,让他心里踏实。
现在我们所提倡的严母慈父”模式,在母亲扮演黑脸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分寸,不要只是简单粗暴的吼”。
同时,也要注意在孩子面前对爸爸的态度,不要也指着鼻子一顿骂。
在爸爸过来劝架”的时候,妈妈也应该顺坡下驴,自己就着台阶就下了,也别不依不饶的。
学习
慈父”上来,也并不是要给严母”拆台,而是要耐心细致,平静温柔地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孩子,妈妈生气的原因,并告诉他以后不要那么做了。
这个时候,应该多跟他讲道理,而不是对他进行简单的哄”,甚至是无原则的纵容。俗话说慈母多败儿”,没有原则的慈父也同样教不好孩子。
所以,当孩子犯错、不听话,在对他进行教育孩子的时候,严母慈父”应该统一战线,相互尊重。
也就是说,严母慈父”,应该是一对好搭档”,相互配合,在孩子教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正确引导孩子,让他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充满阳光地长大。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字为作者原创,欢迎转发、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