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子女主要是品行养成教育。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家长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们很会育人。他们往往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虽然不认识多少字,但是他们懂得如何做人,知道为人处世的诀窍。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个个品行端正,能吃苦耐劳,做什么事情都舍得去花力气投入。家长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教孩子写作业,其实这也许还是好事,孩子没有了依赖可能会更加独立。如果家长希望能在孩子学习上起到一些作用,我给家长提供如下建议:
1、家长只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比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后出去玩;写作业期间要全神贯注不受干扰,不搞其它小动作;
2、告诉孩子你的作业家长不会,如果遇到困%难就要马上想办法去解决,翻书找资料,查字典翻笔记等等。总之就一句话: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掉,实在解决不了,第二天去学校请老师帮忙。
3、如果孩子不听话坐不住,你可以在旁边监督他完成作业。至于答案是不是正确的不是重点,重点是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你陪伴了。
4、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只有努力读书才是人生实现成功的捷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吃亏的人容易成功。另外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阅读的条件,比如适当的购买学习资料或者课外阅读书籍等等。
###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上的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不能教孩子文化上的东西,可以以生活、品德去正面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特别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学校的教育是后天的,而家长和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实是影响更大更多的。
拿我自己来说,我爸妈就是没有文化的人,我爸小学二年级,我妈小学五年级,他们那个时候教育条件有限,学的也是有限的。等到我上学的时候,我爸从来没有教过我文化上的知识,因为到现在,他很多字都不认识。我妈也只是教了我两三年而已,她常常说她那个时候虽然上到五年级了,但是顶多可以教到我二三年级。他们常说虽然学习上帮不了我,但是可以教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他们在生活中也是老实本分,做事认真勤快,与人相处礼貌,热心助人,这是我所看到的,也默默跟着学习的。
虽然我的父母没有教到我文化上的东西,但是在德育、为人处世这一块儿,他们已经做的可以了,至少我学会了独立,认真做事以及礼貌。
所以说不会教孩子认字没有关系,可以从别的地方去教育他,比如生活习惯,做人做事上,让他能成为一个有独立健康人格的孩子。
然后我想说的是,时代在变化,孩子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作为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不会教不怕,你也可以重新学习,这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而且父母的言传身教要比学校老师影响大的多,家长请你加油吧!
###也许家长不识字,没办法教孩子,是件好事儿!
家长千万不要自责,好好利用自己不识字的优势,照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想一想,很多不识字的爸爸妈妈,都曾经培养出了很优秀的孩子。那么怎么做呢?
在家长不识字没有办法教孩子”这个事情上,我们一定要摒弃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摒弃错误观念
做了多年的教育,非常清楚地知道家长不识字没有办法教孩子”这个观念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家长不识字,与教孩子没有必然的联系。
过去看到过一个新闻,讲述的是一位老大爷把孙子培养成了大学生。这位大爷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孩子放学回家后,大爷也拿出报纸认真地看。后来直到孩子年龄大了一些,认识的字多了,才发现爷爷有时候拿报纸是倒着看的。原来大爷根本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但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放学回家后就做出在学习看报纸的样子,让孩子去模仿学习。
通过这个小故事,相信很多抱着不识字就没法教孩子”观念的人,一定会醒悟过来。教孩子不需要认识多少字,关键是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我们再向过去回溯,以前很多家长都是不识字的,对孩子的学习也不管不顾的,但一样的有很多孩子靠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勤奋取得了进入大学校门的录取通知书。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改变这个不识字就没法教孩子”的错误观念。家长不识字与能教孩子完全不冲突。
教孩子是个很宽泛的话题,传授知识是教,对孩子的品德行为的影响是教,对孩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是教。
作为家长你只要完成你能够也应该完成的那部分就好。
正所谓良好的家风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我想,不识字并不影响你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勤奋努力、敢于担当、讲求诚信、心胸坦荡……这些品质和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和教育孩子。
常言道,成人靠父母,成才靠自己。意思是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或优秀人才则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现实中,我们经常耳闻目睹,一些农村穷山沟里的贫困家庭,父母没有文化,子女却考取了名牌大学,山沟里飞出金凤凰”。我们还知道,大科学家华罗庚父亲是开杂货店的,与华罗庚后来研究的领域风马牛不相及。这些事实都是应证。
所以,作为家长,不能因不识字就妄自菲薄,应勇敢地、理直气壮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好引路人”。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跟家长有没有学问并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传授孩子知识是学校跟老师的任务,如果所有家长都可以传授知识了老师都要失业了,但是家长却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孩子远比课本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家长首先要教会孩子善良有爱。善良有爱的孩子们乐于帮助别人也常常会得到别人更多的爱,这种爱是幸福快乐的源泉,如果孩子不幸福有再多的学问也无济于事。家长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教孩子善良有爱:公交车主动给年迈的老人让座位;把身边的同学都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没有敌意等等。
其次家长要教会孩子自信爱笑。自信爱笑的孩子总让人感觉阳光充满活力,爱笑的人运气也不会太差。家长要教会孩子对陌生人微笑,自己也要常常对陌生人微笑。
最后家长要教会孩子上进不抱怨。孩子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学习成绩下降,隔壁班小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班小李拿了全校优秀学生,这个时候孩子难免失落。家长要鼓励孩子把她们当做自己的学习目标,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比她们更好,不一味的说自己不行。
对孩子的一生来说,这些东西远比课本知识更加重要,而且往往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习的速度更快,所以,不论是否有学问,一定可以教给孩子跟多。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待人真诚上善若水,做孩子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家族发展的基石,而孩子才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只有我们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去改变孩子的习惯,增加孩子的知识,才能改变自己,改变孩子,改变未来。现在网络的发展,方便了我们很多,不仅仅让我们的生活更智能,也让我们增加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和途径,当我们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我充电,把自己不会的变成自己的也将成为孩子的,未来的希望。
###我的观点:
孩子的教育主要看的是学校,老师。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学校接受到正常的教育目的,全中国的情况,农民占了绝对的多数,普及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家长需要做的,其实不是让孩子多学几个字,数几个数,这些学校都会教。
不用担心,家长的文化水平不会影响孩子的文化水平,不识字的父母养出大学生,硕士,博士的大把。
家长能做的,尽可能的提供一个好的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吃饱穿暖,睡好。懂得生活需要努力,人活着需要感恩,改变现状需要知识。这些就足够了。
###实际我们的父辈也是不识字的,他们虽然不能教我们写作业,也无法帮我们检查作业,每个月底回一次家,就是拿生话费,从老妈那接过带着艰辛气息的纸币,从不敢多用乱用一分,这就是一种教育。
###个人建议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家长以培养孩子的习惯,品质等为主,学习的事个人建议应该另请高明。别说不认识字,我是大学毕业,本身就是老师,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也学生众多。但教自己的孩子却是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