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方法,既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好情绪,还能培养他的学习力,就是亲子阅读,从小让孩子从书中学会管理情绪,下面的这份情绪书单,请收好。
孩子智力认知未发育成熟时,模仿”是他最主要的学习途径,对外界没有过多的是非观,周围的一切,无论好的坏的,都会刻入他的脑海里,如果没有人在一旁适当地引导,他就会选择一个他觉得舒服或有效”的方式去发泄和达成自己的目的,也许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方式和方法是不正确的。
从小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这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品质,也是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教予孩子的事。今天小海豹整理了一份【情绪引导】书单,希望能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帮助。
1.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The Things I Love About Me一个孩子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会造成巨大的问题。
一个孩子如果内心积压了太多不应该的东西,有可能在某一天就会爆发,所以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培养一个好的情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面对未来不断变化的挑战。
如果一个成年人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绪,那么很可能会毁掉自己的认知,并且这个人心理也是不成熟的。
美国作家约翰·A.辛德勒有一本书叫《情绪力》,书里解释了什么是情绪性疾病,让人们了解情绪压力能带来哪些痛苦,认识到管理情绪的重要性,从而愿意主动积极的去管理自己。
所谓学习力它包括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以及学习的能力。比如你想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你做的不够好,你需要学习,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你的学习力了,总体来说,这也是一个人情商修养的体现。
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具备这些能力呢?这和父母日常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譬如当遇到事情的时候,父母首先大发雷霆,孩子虽然吓的不敢吱声了,但是他得到的体验是什么?哦,这样发脾气是管用的。所以他可能再遇到同样的场景的时候学会了用同样的方法。有个妈妈就跟我说,她家的大女儿完全照搬了她妈妈教育她的态度去对待弟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孩子一定要尽可能的由父母带大,因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点滴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我们从中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及时纠正。
一般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小叛逆”,他们学会了说不,学会了认知自我,当他开始拒绝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可能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孩子就能哭的稀里哗啦,或者还会发脾气,摔东西,这时候父母可以安静地拥抱一下孩子,让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完以后再和孩子一起来处理问题。譬如摔了东西,那么就带着孩子一起打扫卫生,收拾东西。并且告诉他如果下次还这样任性,妈妈就不帮你收拾了,得你自己收拾后果。如此反复,他自然就会思考我这样带来了哪些坏的后果,我收拾起来是不是更不划算?
对于学习力的提升,最要的莫过于毅力的坚守。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是不是这个习惯培养好了我就可以放手了?事实证明,很多孩子开始都是在被动的去接受这个习惯,一旦家长放手,他随着心智的不断发展,就慢慢的开始学着打破这些规则,毕竟玩比学习快活多了,没有谁天生喜欢受苦。所以生活中,不乏有些孩子在高考前看似都很好,偏偏上了大学后成年了还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不能自拔。那我们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这些被动接受的习惯规则中慢慢体会到它带来的简便和高效,同时能换来更多的自由和快乐,这样长期以往,孩子自然就愿意主动去接受这些规则,并且真的变成自己自律的好习惯。
总之,教育之路长且阻,不同的年龄段你会发现有不同的新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才能跟紧成长的步伐。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跟我一样,最初知道情绪力这个概念,来自于约翰·A.辛德勒的《情绪力》一书。
对于孩子他们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是变化多端的、同时又是天真烂漫的。如何培养情绪力,还是要靠家长的正确引导,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我比较倾向于人之初、性本真”的观点。在小孩子的心里并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善恶之分,更多的是随性自然、受本能驱使。而如何能在本能性情中使其分别出善恶好坏?家长的引导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倘若不然就会往性乃迁的方向发展。
而对于学习力,我想说的是,学习始于习惯,有好习惯的孩子必然会在学习上差不了。在众多好习惯里我认为陪眼孩子的专注力是尤为重要的。
小孩子本来定性就差,尤其是在面对学习这种枯燥反复的行为中,更考验孩子的专注力。我发现很多家长为了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阶段就让孩子学写字、算算数,其实这种行为不是不可,但这个阶段不应以孩子会写了多少字、会算多深的数学题为衡量标准。真正培养的是孩子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题不在多、时间不在长,哪怕只做十道题、写五分钟,那好在这五分钟里要求孩子认认真真的写做。很多家长布置完作业就去忙别的去了,你知道孩子在写做过程中是不是一会玩玩橡皮、一会扣扣鼻子?时间长了真到上学的年龄,他幼小时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怎能不拖沓?怎能不走神?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不让孩子学习,等他再长大些,定力再足些再来学这些也不晚。
所以说家长们要么不让孩子学,既然让学、就请劳驾陪着孩子一起完成这项任务,家长的陪伴不仅使孩子安心,还要监督养成认真专注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对孩子未来的学习过程一定是益处多多,否则等孩子上了学,甚至到了四五年级写作业还是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到那时再矫正就晚了。
###这涉及到孩子的自制力与天分问题,如果孩子自制力差,接受知识能力也差,那就比较麻烦,这样的孩子对于学习没有兴趣。怎样改变呢?鼓励,还是鼓励。孩子有一点点改变、进步就要及时鼓励、表扬,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一定要回避呵斥、谩骂刺激孩子的方式,别让孩子破罐子破摔。
###感谢邀请!
正常的情绪过渡阶段,不要厌烦,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更多的陪伴来缓解孩子的情绪,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转移不良情绪。父母仔细观察孩子生理上的变化。
学习力提高,主要还是学习兴趣,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形式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最主要是你自己要好好掌握好情绪,家中多制造一些学习环境声教不如身教重要,只要情绪稳定学习环境好,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我想差及也有限吧!
###在我看来应该是陪伴,陪着他一起学习,一起开心,一起来控制情绪,其实大人也有很多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个我也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