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佛系家长的终极逆袭,看看诺奖得主费曼的故事

小舒说:

这篇文章超级减压,尤其是对我们这种二胎家庭。虽然我们养两个娃辛苦一点,但是教育的时候很有优势,自然而然就能用上诺奖得主费曼认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学习方法呢?来看看吧。

*一定要看最后的彩蛋❤

最近读了两本有趣的书《别逗了,费曼先生》和《发现的乐趣》,关于诺贝尔奖得主费曼先生。作为曾经的老师和现在的妈妈,在书中有太多共鸣,一定得推荐给爸爸妈妈们。

(文末有资源,但推荐购买实体书)

大神的

逗比世界

费曼,著名美国理论物理学奖,曾参加美国原子弹研究,后来因为对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曼是很多硅谷天才们的偶像,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都是费曼的粉丝,认为费曼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对他赞不绝口。

同时费曼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兴趣和方法的引导,而非罗列和灌输实用的知识。他总结的费曼学习法让很多人终生受益,他编辑的《费曼物理学讲义》直至今天都是非常适用的物理学教材。

如果仅仅上述几点,我们对费曼可能停留在瞻仰天才的程度,但打开费曼先生的传记,我们的想法便被完全改变了。大神的世界,竟然是逗比的世界。

他曾经在家里的实验室差点放火烧了房子;

他曾和

人生这趟旅行,费曼永远快乐的折腾着。作为一个妈妈,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书中关于教育的点滴。是怎样的家庭教育,呵护了孩子最初的好奇心,启迪了孩子一生的求知欲?

费曼爸爸的

育儿秘籍

幸好,费曼在这方面并不吝啬。事实上,作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人人都说他是天才中的天才,费曼的智商却说不上高。据记录,费曼的智商只有125分,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而且费曼对此毫不掩饰,反而在个人传记中屡屡提及父亲对他的教育。

费曼父母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父亲只是个军服推销员。但费曼说:父亲是对他启发非常大的人,因为父亲非常喜欢科学,在成长过程中给了他很好的科学启蒙。

费曼在书中讲述了一些与父亲相处的细节。在他看来,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自己最终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上费曼还有一个亲妹妹,后来也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

费曼的父亲到底做了什么呢?从费曼描述的很多小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1.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讲给孩子听

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念里边的章节。比如有一次念到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六英尺宽。』父亲停顿了念书,对我说:『唔,让我们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这也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凑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就是这样,他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我想象居然有这么大的动物,而且居然都由于无人知晓的原因而灭绝了,觉得兴奋新奇极了,一点也不害怕会有恐龙从窗外扎进头来。我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翻译——学到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坐在父亲的膝上的幸福感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真的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兴趣。只有转换为孩子可以理解的话语和图像,书本中枯燥的数据突然也变得活灵活现起来,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便一直是快乐的。

伴随着可乐慢慢长大,我们亲子阅读的速度也慢了很多,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我们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照本宣科,而要试着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跟孩子交流。阅读的过程不是集邮,我们宁肯慢下来,也要翻译成孩子真正理解的语言,让知识流动起来。

2.知道和懂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父亲常常带在周末带我去卡次基山,在漫步于丛林的时候给我讲很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

『看到那鸟儿了吗?』我父亲说道:『那是只斯氏鸣禽。』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他叫做查图拉伯替达,在葡萄牙人们叫他彭达皮达,中国人叫他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语言是怎么叫这种鸟的,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罢了。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他又接着说:『瞧,那鸟儿总是在啄它的羽毛,看见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在啄自己的羽毛。』『是。』我说。

他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说:『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坏了羽毛,所以要啄着把羽毛梳理整齐吧。』

他说:『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的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就该缓下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

他说:『那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多得多。』不难发现,鸟儿们在刚飞玩和过了一会儿后啄的次数差不多。我说:『得啦,我想不出来,你说道理在哪儿?』

『因为有虱子在作怪。』他说:『因为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又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黏黏的像糖一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

费曼的故事在细节上未必对,但在原则上是正确的。费曼的父亲,用开放式的问题来教给孩子:如何探寻根本上正确的东西。

费曼说: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很多人终生没有明白的道理。

费曼觉得:『如果你还不能直白地解释它,那就意味着你还不那么理解它。』他将对知识的理解真的追求到了极致。

2016年,湖南一个农家孩子何江作为哈佛优秀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曾经刷屏了

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证实: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平均效率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听讲、阅读、试听、演示,吸收率低于百分之三十。而如果采取小组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吸收率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在这个金字塔中,学习吸收率最高的,就是费曼学习法强调的『模拟教学学习』,吸收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

因为输出的关系,要加强输入,这方面的知识就会去踏踏实实尽可能吃透,这对自己反而是难得的成长。

回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因为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转为小班制讨论式教学很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养成教授给他人却是可以轻而易举实现的。嗯,家有二宝为教育问题焦虑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处理得当,这恰恰是孩子们的优势呢?

前段时间,南京减负刷屏了

最后来个甜蜜彩蛋吧:

费曼高中时与青梅竹马的艾琳正式相恋,后来在费曼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经历了六年爱情长跑,期间艾琳得了严重又致命的淋巴结核病。费曼不顾被感染的危险和父母的反对,义无反顾地跟艾琳求婚。

虽然结婚三年后妻子还是撒手人寰,费曼极力保持冷静,埋首于科学研究,却在一个多月后经过一家商店的橱窗,看到一件漂亮的洋装,想到妻子一定会喜欢时,悲伤难抑,潸然泪下。在他的抽屉之中,经年摆放着一封未寄出的信,信的末尾,他写道:『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因为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后来,费曼和艾琳的故事还被拍成电影『情深我心』(infinity)

快餐时代,我还是喜欢这样有点老派的故事。

- END -

转自公众号妈妈可乐”。作者是曾经的高中老师,现在家有三岁熊娃,专注分享科学接地气的育儿感悟。在这个焦虑的时代,静下心来踏实做妈妈。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