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在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父母的格局与认知水平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父母的认知有限,他们的一些行为会深深的伤害自己的孩子。
01让孩子参与家庭纷争,成为支持自己的人在家庭权利争夺战中,拉拢孩子站队,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让孩子参加成人的权利争夺,是一种残忍的精神虐待行为。
朋友小军的妈妈,特别喜欢在人前展示她在家庭中至高无上的权利地位:
我儿子特别听我的,只要我一个眼神,他就会毫不迟疑地站在我这边,去指责他的老婆。看我儿子多孝顺!”
我孙女特别听我的,只要她爷爷工资交的晚,不等我说话,孙女就会去找爷爷要工资,不愧是我孙女。我这孙女长大一定是当家做主的料!”
后来,小军老婆提出离婚了。
把家庭当作权力之争的主场,本身就是心智力发育不足的表现。
争夺权力,源于对权力的渴望,之所以渴望,是因为从未真正得到。为什么没有得到?可能是环境不允许,更有可能是能力达不到。
在家庭中追逐权力,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是对家庭的意义的不了解。
在家庭中追逐权力,本质是自卑的表现。
因为内心力量不足,心理秩序紊乱,才会渴望掌控外都环境,以便让自己看起来强大。
让孩子参与家庭纷争,并支持自己,是因为自己无法独立面对问题,把本应属于自己的问题推给了孩子,利用孩子对父母天生的忠诚,让孩子站到自己的立场上去对抗对方,这是一种情感掠夺。
孩子身心正处于发育当中,无法判断成年人行为的对与错,让孩子站队,会造成了孩子认知的偏差。
身教大于言传,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就是给孩子做出了行为的模板,孩子会依照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处理以后他人生当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这个孩子成年以后没有继续成长的能力,那么,家庭命运的轮回也将由此拉开帷幕。
02 让孩子替父母实现的梦想你爸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大律师,但由于那个时候家穷,没有条件读书,所以你要好好读书,完成这个梦想。”
妈妈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钢琴家,而我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你要好好练琴,以后成为大钢琴家。”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独立的个体,你选择生下孩子,并不代表你拥有孩子的所有权。
孩子有他的梦想,有他的选择,成年人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转嫁给孩子,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不足的表现。
当一个人背负别人的梦想负重前行时,无论如何,他是无法自由翱翔的。
03 为了挣钱放弃对孩子的陪伴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而选择不亲自抚养孩子,让孩子跟着祖辈生活,或者干脆交给保姆。
小新的父母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企业家,生意做得很大,由于经常出差外地,没办法常常陪伴孩子,家里请了两个保姆照顾小新的日常起居和学习。
家族生意日益扩大的时候,正是小新进入青春期的那几年。由于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加上青春期生理,心理发生极大的变化,小心的认知慢慢产生了偏差,沉迷于游戏网络,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度到了辍学的边缘。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在他经历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与迷茫时,家长能够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选择挣钱而非陪伴,将会损失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04 盲目报辅导班补成绩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少则2到3个辅导班,多则6到7个辅导班,孩子的时间被占得满满当当,毫无缝隙可言。孩子不是在辅导班,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
家长眼中盯的只有成绩,哪里不好补哪里。
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成绩不好,是由于学习能力不足引起的。而学习能力又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当然,还有身为榜样力量的父母的行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个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除了孩子自己的努力之外,也需要家长的付出,所有的付出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这个拼速度的年代,很多人不愿意去等待,不愿意去付出,只想快速得到一个结果。
当今时代,知识快速迭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这些知识可能进入社会,很多已被淘汰,但如果拥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孩子便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知识如何跌代,他都有能力让自己快速的更新迭代去顺应发展。
所以孩子如果成绩不好,最好是从根源着手,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着手。
以上四种行为,是教育过程当中不可取的行为,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