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的孙女考上浙大,求一首七绝诗
十年寒窗终有果,
金榜题中孙女喜。
浙大学成归来时,
满腹经纶堪比师。
供参考。
求喜得孙子的赞美诗
七 绝(新韵) 马岁临凡小百灵, 贤孙喜降靓新星。 今逢满月设便宴, 诚邀亲朋赴院庭。 对联一幅 上联:家添人丁麒麟送子 下联:人增福寿凤凰初鸣 横披:喜获...
赞美小孩的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用名句赞美老师和妈妈无私奉献的爱
李商隐的《无题》用于赞美老师的无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还有其它诗词赞美老师: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 杜牧《雪中书怀》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5、《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7、《七绝·师恩难忘》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8、《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
9、《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1、《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12、《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13、《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14、《师蚕》
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15、《一似梦瑶台》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我孙子叫杨铭昊,六月一号是他两岁生日,请老师帮忙写一首藏头诗,祝
祝我孙子快乐欢
我家萌娃笑开颜
孙子欢声笑语见
子到我家父母牵
杨家儿郎志云天
铭记家训美德传
昊宇之内书香伴
六月飞花红瓣翩
月宫广寒嫦娥仙
一轮明月分外圆
号令银辉照人间
两心相知今生缘
岁月如歌风采展
生花妙笔锦文赞
日月如梭年景变
快乐成长父母盼
乐意无穷笑颜灿
急急急急急急急
关于牛的成语
牛刀割鸡:
亦作“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牛骥同皂: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牛角书生:
喻勤读之士
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口之下: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位
牛郎织女:
①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隔银河相对。神话传说: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织。天帝责令两人分离,每年只准于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会一次。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古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要穿针乞巧。见《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②今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牛溲马勃:
亦作“牛溲马渤”。①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两者皆至贱,均可入药。②借指卑贱而有用之材
牛蹄中鱼:
处在牛蹄踏出的小坑里的鱼。喻濒临绝境。语本汉刘向《说苑·善说》:“庄周贫者,往贷粟於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庄子·外物》有类似记载,作“车辙中有鲋鱼焉”
填成语 牛什么
牛高马大
牛鬼蛇神
怎样学习何芹姣同学的优秀品质
凌晨6时,不要家人叫喊,也不要闹钟唤醒,何芹姣便准时起床。她麻利地生火煮饭、炒菜并剁好猪草,然后匆匆扒几口饭,便赶到同村何颖慧家。她小心抱起何颖慧,轻轻放到轮椅上,推着轮椅朝学校走去。这是在新邵县寸石镇青山村,每天上学时都可以看到的一幕。 7月4日,是何芹姣、何颖慧上小学的最后一天。和老师、同学道别后,何芹姣把何颖慧背上轮椅,推着她有说有笑回家了。至此,何芹姣背着何颖慧上学已整整4年(去年秋配了轮椅)。 何颖慧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1岁那年,她母亲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为了生活,父亲长年在外打工,照顾她的重任落在年近七旬的爷爷奶奶肩上。 2007年,在亲友资助下,何颖慧上学了。由于不能走路,需要人背着去。爷爷要做工,于是由奶奶送小颖慧。从家里到青山小学有近1公里路,奶奶年纪大了,背了两年多之后,逐渐感到吃不消。这时,同村同学、年仅9岁的何芹姣站出来,主动承担起义务背何颖慧上学的责任。 从2010年秋天开始,何芹姣每天背着何颖慧上学。不论天晴落雨、刮风下雪,何芹姣早晨会按时到何颖慧家,背她去学校。由于年幼力气小,一路背过去,何芹姣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碰到下雨,何颖慧就伏在何芹姣背上撑着伞,两人在雨中艰难前行。 下课了,同学们走出教室玩耍,何芹姣却要背着何颖慧下楼上厕所。放学后,她又背起何颖慧,一步一步走回家。 2013年秋,当地政府为何颖慧配了一把轮椅,何芹姣就推着她到学校,再把她背进二楼的教室。 有人问何芹姣,为什么不辞辛苦、不厌其烦背一个行动不便的同学?何芹姣显得有些羞涩地回答:“我没想那么多,只觉得她需要帮助。” 两个女孩的班主任刘姗介绍,何芹姣家是当地最贫困的一户,繁重的家务占用了她大量学习时间,但她成绩依然挺好。何颖慧在班上更是一直名列前茅,枯瘦的双手写出的字工工整整。何颖慧把何芹姣视为人生中很大的依靠,她曾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世上对我最好的人和我最爱的人是何芹姣,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我的天空。” 何芹姣家里贫困,破旧的两层土砖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当。两根竹竿加上几块木板,搭成一个窄窄的楼梯。顺着爬上去,便是何芹姣和姐姐的灰暗的卧室。破旧的小床上,是陈旧的席子、被子。由于没钱买纸和笔,床对面一块木板就成了姐妹俩练字和打草稿的地方。“如果下大雨,楼上会漏水,我就用桶子接住。”何芹姣指着角落一个桶子说。 何芹姣的父亲何建修55岁了,患有肾衰竭、白内障等多种疾病,每天要服药,眼睛视力差,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平时靠养猪和偶尔在附近打点零工艰难度日。家里除了父女3人,还有一位80多岁的奶奶需要照顾。何芹姣的母亲在她两岁时,就离家出走了。 今年才13岁的何芹姣,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家人和老师说,从小到大,她没有买过新衣服,穿的都是好心人送的旧衣服。没有钱交学费,学校多次减免。由于家里穷,小小年纪的她就学会了赚钱养家。周末,她捡垃圾;暑假,她帮人穿渔网。“现在我一天能穿20多个小渔网,能赚10元钱。”何芹姣双手比划着说,眼中满是自豪。 贫困的生活并没有磨掉何芹姣的乐观和善良,平时哪个同学没有了学习用品,哪个同学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她都会主动帮助。在村里,她经常帮老人提水、捡柴。“我腿脚不便,这孩子帮我提水,帮我替女儿送饭,在山里扯了小笋和蕨菜也总是先送一把给我。” 村里78岁的曾佳英老奶奶对何芹姣赞不绝口。 “何芹姣在学校从未买过零食,但捡到一块钱,她会马上交给老师。有一次班上组织为困难同学捐款,她把准备买文具的3元钱捐了出来。她身处困境却不言苦,还无私帮助他人。老师都夸她是一朵风雨中坚强绽放的百合花。”刘姗老师含着泪花说。 贫困弥显坚强,善良绽放光芒。何芹姣背何颖慧上学的事迹感动了学校师生,大家看见她们来了会纷纷让路,上楼梯时会帮她一把,回家时不少同学争着推一程。 今年下学期,何芹姣和何颖慧就上中学了,将要走进新的校园。孙女今后上学怎么办?何颖慧的爷爷奶奶不免有些担心。其实,何芹姣早有打算:“中学我们还读一个学校,我还要送何颖慧上学,继续照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