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冬至的诗句
冬至诗词(一):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节气的诗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冬至古诗【篇一:关于冬至的诗词】唐诗宋词话冬至《冬至》(唐)杜甫《冬至夜》(唐)白居易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唐)韦应物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唐)杜牧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冬至后招于秀才》(唐)王建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唐)皎然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唐)孟浩然【篇二:冬至诗词欣赏】冬至诗词欣赏冬至诗词欣赏冬至来临,吃过了热腾腾的饺子,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历代文人墨客为这一天写下的冬至诗词,领略一下诗人们所描绘的冬至景色,感受一下诗人们在这一天的心情。在这一天,有的人享受着一家团圆的幸福,有的人只能在远方思念家人,诗人们也不例外,他们写下了或喜或悲
潮州的冬至谚语
“冬至不离十一月” “冬至大如年” “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 “冬节丸,一食就过年”。 “冬至无雨一冬晴”。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冬节乌,年夜苏。(晴暖);冬节红,年夜耽(淋湿阴雨)。”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节令天。稼接桃李奈”。 “冬至稻无刈,一夜脱一箩”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 “冬至地干燥,钟响人咳嗽”。
关于立冬的谚语
1、立冬一日,水冷三分。
寓意:立冬时节,寒冷的冬季已然开始。此后,气温将逐渐下降,水温渐渐变冷。
2、立冬有食补,春来勇如虎。
寓意:立冬时节,随着冬季的来临,人们开始进补,此时合理进行食补,来年春天身体会很健康。
3、立冬无见霜,春来冻死秧。
寓意:有些年份立冬气温偏高,没有出现凝霜,到明年初春天气会较为寒冷,对于秧苗的生长非常不利。
4、立冬雨,烂薯箍。
寓意:立冬时节雨水较多的话,地瓜干常常会腐烂掉。
5、立冬无雨一冬晴。
寓意:立冬不下雨或者下雨较少,那么冬季晴天较多。
6、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寓意:倘若立冬之时刮起东北风,意味着冬季天空晴朗。
7、立冬赤,有通食。
寓意:立冬稻穗金黄色,晚稻丰收口粮足。
十月种麦不嫌羞,明年和他同时收,人家用镰割,自己用手揪。
关于立冬的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
冬天的诗句、成语、谚语有哪些?
立冬的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全国)
腊月初八,冻掉下巴。(北方)
冬天成语
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三冬二夏:犹言三两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裘夏葛: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冬烘头脑: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同“头脑冬烘”。
冬烘先生: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时宜。
冬扇夏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残冬腊月: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无冬历夏:指一年到头。
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冬天诗句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冬夜答客》【唐】鲍溶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负冬日》【唐】白居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冬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描写冬天的诗句大全
《诗经·小雅·角弓》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唐·韩愈《李花二首》: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关于冬至吃汤圆的谚语、诗词、俗语。
一、吃汤圆的谚语:
1、乌老二翻田坎 ———— 汤圆儿下水 。
2、土地爷吃汤圆 ———— 难吞难咽 。
3、土地佬吃汤圆 ———— 神不愣神;神不能神 。
4、土地老爷吃汤圆 ———— 吞不下去。
5、水底捞汤圆 ———— 糊涂到底 。
6、黍杆夹汤圆 ———— 光棍遇上玻璃蛋 。
7、屎壳郎掉面缸 ———— 真当自己是个大汤圆儿 。
8、傻小子吃汤圆 ———— 囫囵吞 。
9、肉锅里煮汤圆 ———— 昏蛋 。
10、盲佬吃汤圆 ———— 心中有数。
二、冬至吃汤圆的诗词:
1、《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
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
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
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
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
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今
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都是乃翁庄。
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2、《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
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
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
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
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
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
今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都是乃翁庄。
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三、冬至吃汤圆的俗语:
1、吃了冬至圆,每人大一岁。
2、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
3、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
有没有关于冬至的诗词或对联,请赐教
1、《邯郸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冬至》——[唐]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3、《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唐] 张登
虎宿方冬至,鸡人积夜筹。
相逢一樽酒,共结两乡愁。
王俭花为府,卢谌幄内璆。
明朝更临水,怅望岭南流。
4、《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唐] 皎然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5、《冬至日奉和御制》——[唐] 徐铉
吹律政知宽,迎长物倍安。
初阳殊胜腊,积雪更添寒。
庭实罗千品,珍符荐百般。
群臣同偶圣,不叹夜漫漫。
6、《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唐] 姚合
献寿人皆庆,南山复北堂。
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
7、《冬至后招于秀才》——[唐] 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