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亲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有安全感的孩子?

"

孩子的安全感是从哪来?爸爸妈妈可以做些什么呢?不知道身为大人,您自己的安全感好不好呢?时常会有一些爸妈告诉我说,其实他们觉得自己很缺乏安全感,面对别人的时候非常的焦虑,然后也总是会担心,尤其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因为交流会变得很紧张。

而说实话,一个人安全感的形成,跟小时候父母亲或者主要照顾者和照顾模式很有关系。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如果爸妈能够当下立刻做出积极的回应,理解孩子的情绪,并接纳他们的情绪,并且对需求做出一些积极的反应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就容易感受到很安全,而安全感就会在他的心里面扎根,接下来也会影响他所有的人际关系。

而说起安全感,心理学上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经验实验很值得一提,这个经典研究是由心理学专家艾恩斯沃斯所做的婴儿陌生情境实验。这个研究就是这样子进行的,实验者请妈妈带着1岁大左右的宝宝在一个房间里头,那里面有一些玩具,让宝宝玩玩具;过后会进来一个陌生人,跟宝宝跟妈妈坐在一块;然后接下来,妈妈会离开3分钟,让宝宝一个人跟这个陌生人在这个环境当中;接下来就看宝宝的一些反应。

经过试验,您会发现宝宝其实只有1岁大左右,然而这个时候宝宝们的反应已经就有所不同了。那么这个研究后来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也奠定了心理学上在早期亲子关系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就是依恋理论”。然后研究者发现,宝宝的反应大概可以分成3类不同类型的依恋。

好,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爸爸妈妈到底做了一些什么样不同的育儿行为,让宝宝们有不同的依恋风格呢?而这些不同的依恋模式,对于孩子未来又会有些什么样的影响?我一一来跟各位作说明。

第一种:安全型的依恋

就是这些宝宝在与妈妈短暂分离的时候,会很烦躁、很焦虑、会想念妈妈;而妈妈一回来,立刻就冲上前去抱妈妈,然后得到安慰以后,他就有办法自己又一个人回去玩玩具了。

这是心理学家们最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做到的,因为如果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恋,这个孩子就喜欢跟爸爸妈妈靠近,而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把爸爸妈妈当成心情的避风港,觉得跟爸妈在一起,情绪就能够得到安慰。

那么这种跟父母亲良好的关系,会内化成孩子一种内在的安全模式。这个感觉会让孩子带来很大的内在能量,会愿意积极的去探索周遭的环境,跟别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那么爸爸妈妈该怎么做才能够做到呢?

首先当孩子哭闹、有需求的时候,爸妈要立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并且积极的回应他们的需求,会走到孩子身边去说宝宝不高兴了,是冷了?饿了?还是尿布湿了呢?”如果爸妈都总是用这样子很温暖、很耐心的方式去理解孩子,满足他的需要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这个老爸老妈是靠得住的,所以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的,因此,他当然就会充满了安全感。

第二种:回避型的依恋

这些宝宝们对于妈妈是否在这个房间里头跟他在一起其实不是很在意,他就会自己玩玩具,妈妈离开房间,他也没什么特别感觉,妈妈回到这个房间来,他也没有很兴奋,甚至有些视而不见,不会主动跑上去抱妈妈,都没有这样的反应。

而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爸妈做出的行为不是第一种讲的那样,而是其他的反应的话,就会引发出其他几种不安全的依恋风格。例如,孩子哭了闹了,爸爸妈妈的反应是好烦恼,懒得理你,于是就视而不见,甚至是故意忽视,你哭吧,你哭吧,随便你哭,我不理你”,如果这样的模式,孩子就会觉得”当我有需要的时候,这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帮上我的忙,所以会形成回避型依恋”。就是爸爸妈妈的存在对他来讲其实是不太重要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爸妈的存在过去没帮上他什么忙。

所以各位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妈妈再度回到这个房间的时候,宝宝其实是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小的时候所形成的是这种回避型依恋风格的话,那么这些宝宝长大之后自己做了父母,带孩子的时候会出现所谓的拒绝型的成人依恋风格”,意思是说他们对宝宝的情绪不是很敏感,而且通常也很少抱孩子,然后去回应孩子的需求,亲子关系其实是很有隔阂的。各位意识到了,就是小的时候没有接受到爸爸妈妈足够的关心和照顾,长大之后也很容易重蹈覆辙,用很冷的态度来面对所有的人际关系。

说实话,研究心理学多年以来,我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有人说自己另外一半非常的冷,不笑不抱也不沟通,不论是对自己或者是对孩子都是如此,用他的话来说,他觉得每天回家就好像回到一个冰冷的牢房里头,这个感觉当然很糟,对吧?另外我也听过一些大人告诉我,他觉得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报过他们,所以他一直觉得很缺乏安全感,从来没有温暖的感受。

第三种:矛盾型的依恋

这些宝宝们对于妈妈再次回到这个房间,出现了一些矛盾的行为。例如,妈妈出现宝宝觉得很高兴,然后想上去从妈妈那边得到一些安慰,但是当妈妈想要走进来抱他的时候,他又开始有点退缩的行为。

另外比较明显的是,这些宝宝比较难从跟妈妈的互动当中得到情绪上的安慰,所以他可能还是很焦虑,另外也不太容易自己再回去玩玩具。

而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出现的是另外一种行为,就是心情好的时候,我过来看看宝宝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了?爸爸妈妈可以做些什么?”而万一爸妈心情不好,这下子对孩子反应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也许就是不理不睬,我懒得理你”,甚至于跑去对孩子大发脾气,你吵什么吵?闹什么闹?为什么不听话?”像这样子,爸爸妈妈出现前后矛盾不一致行为的时候,孩子就容易形成矛盾型的依恋风格”。

也就是说,孩子不是很有把握,这次爸妈到底是来帮我还是来骂我的,所以各位可以想象,这样子的宝宝心里面的安全感怎么会形成呢?而这样子的孩子长大之后,他的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的,就是他非常在意、非常依赖、非常粘人的状况,他会一直觉得我心里面有很多的焦虑、不安全感,我需要你不断不断对我好,我才能够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做爸妈的时候也往往总是需要而不是付出的状态,所以,当然不容易教出很有安全感的孩子。

重要补充:紊乱性的依恋

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爸妈出现的是不一致的行为,甚至于加上了激烈的情绪反应,大吼大叫或者是身体伤害,就跑过去把孩子揍一顿打一顿,或者是丢一些东西发出很大的声响,吓到孩子。如果是这样子的反应,孩子就会出现第四种叫做紊乱性的依恋”。

说实话,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已经是所谓虐待儿童了,孩子在精神及身体上是被爸妈所伤害的。各位可以想象,在这样子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安全感呢?更糟糕的是孩子因为心里一直充满了恐惧,所以他对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会非常的害怕,不愿意靠近,将来不论是在爱情上婚姻上或者是做爸妈,都很难胜任。同时,相关的研究显示,这样子情况之下,长大的孩子对压力特别敏感,特别没有办法抗压,很容易碰到一些状况就一下子情绪失控。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来想一开始那个大问号,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培养安全感呢?

孩子有情绪请立刻关心,并且回应,尤其是宝宝还不会说话之前,所有的情绪其实都是拿来做沟通的,希望告诉爸爸妈妈,他有些什么需求的。因此,我一直告诉爸妈,2岁以前,宝宝是有哭必应的,请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哭了如果不理他,过一会他不哭了就代表他独立了。不是这么回事的,如果宝宝哭闹,你不去理他,宝宝感受到的是,没有人在乎我,我不重要,没有人能够帮上我的忙”,他会缺乏安全感。

至于有些爸妈会担心,如果宝宝每一次都有情绪,我都去回应他的话,会不会他就得逞了,而我就溺爱他了呢?事实上,这是有差别的,孩子的情绪永远需要回应,而孩子的要求不一定所有都答应。例如,要睡觉了,宝宝哭着闹着,晚上睡觉以前就要吃冰淇淋,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回应情绪说,我知道,我听懂了,你很想现在吃冰激凌,现在吃不到会很难过”;

然后对于要求未必答应,因为我们说好了,晚上是不能吃冰淇淋的,所以现在我们要睡觉了”。那么用这样的方式,爸爸妈妈还是回应了情绪,但并不会溺爱跟宠坏孩子。

而事实上,对孩子的行为设立规矩以及制定边界,其实对孩子的安全感形成是有帮助的。所以老爸老妈们请别担心不会因为回应孩子的情绪就会宠坏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