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如何学习》(二)婴幼儿怎么能够在几年内学会这么多的东西?

第二部分

婴儿的初始程序”确实很神奇,但是这还不能解释一个问题,婴幼儿怎么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学会这么多的东西?第二部分,我们就来说说婴幼儿的超强学习能力。简单来说,装有初始程序”的小婴儿只是宝宝1代,他会在短短的几年内不断迭代自己,自动更新,升级成宝宝2代,宝宝3代。

先来看看成人的大脑和儿童的大脑有什么不同。你可以把成人的大脑想象成一个已经装好各种软件的计算机,每个软件就相当于大脑的一种功能,而且这些软件还能很好地相互协作。比如说,你看到树上有一只鸟,如果用科学装置来观察你的大脑就会发现,大脑里的视觉区域活跃起来了,它会记下小鸟的颜色、外形等等。同时,这只小鸟叫了一声,你想到这是一只小鸟”,你大脑的听觉区域和语言区域也活跃起来了。一刹那间,你的大脑拆解了接收到的各种信息,然后又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

成人大脑的这种工作方式是很稳定。如果说成人的大脑是一个功能稳定的产品,那儿童的大脑就相当于上市之前的原型机,因为还在测试阶段,它不那么稳定,但是也正因为在测试阶段,所以它有更多的可能。这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可以自己改变内部结构,根据经验重新组织神经元连接的方式,回到那个超级计算机的比方,也就是说,婴幼儿大脑里的超级计算机会根据环境自动地重新布线,更换电路的连接方式。

不光人类会这样,动物在幼儿期的大脑也有这样的能力。有一个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经典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科学家选了一些刚出生的小猫,把它们的一只眼睛蒙上,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小猫一样生活。几个月之后,科学家取下了蒙住小猫眼睛的东西,他们发现,小猫被挡住的那只眼睛尽管功能正常,但是瞎了。因为这只眼睛从出生以来得不到任何刺激,小猫的大脑就自动重新布线,这只眼睛跟大脑之间的连接被切断了。

这个实验有点残忍,不过它为我们揭示人和动物婴幼儿时期大脑的机制。婴幼儿听到的每一个声音、尝到的每一种味道、看到的每一个画面,触摸的每一个东西,都会影响大脑的布线方式,形成神经元的连接。这就是为什么宝宝1代能够升级成宝宝2代、宝宝3代……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宝宝是怎么升级的,如果你让一个3岁的孩子跟我们前面说的小婴儿一样去观察滚到屏风后面的小球,他就不会那么关注屏风的边缘,小球运动的基本原理,他早就掌握了。他可能会去碰那个小球,研究方向和速度的变化,看看自己能不能控制它碰到桌子上其他的东西,这样的游戏,他可以玩好久。他会根据新的经验修正他已经了解的知识,甚至替换旧的知识。初始程序”就这样一步步升级,成为一套越来越复杂、强大、精准的程序。

这种自我升级的能力对婴幼儿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我再来举个例子。我在第一部分说了,由于婴儿有预装好的初始程序”,他生来就知道自己和其他的人一样。但是,到了两岁左右的时候,他会认识到一个相反的真相——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一次特别重要的心智升级。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科学家给两组宝宝两种食物,一个是西兰花,一个是饼干。一组宝宝14个月,另一组宝宝18个月。这些宝宝自己都选了饼干。实验人员告诉宝宝,我喜欢西兰花,不喜欢饼干,然后请宝宝给他一种食物。14个月大的宝宝会给实验人员饼干,而18月大的宝宝会给他西兰花。这是因为,14个月大的宝宝觉得你和我是一样的,我们的喜好、欲望、想法也都是一样的;到了18个月,他们已经能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这些差异。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婴幼儿会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本质的理解,完成升级,它还能帮很多父母解决一个困惑:两三岁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任性?比如,你跟两三岁的孩子说,不要在椅子上乱晃,他很可能会晃得更厉害。我们也可以说,他就是想惹毛你,因为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你的反应,而不是晃椅子多么有趣。他想理解,他的想法跟你不一样,你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他想搞明白人和人的差异,拿冲突来做实验或许是必须的。作者说,如果说孩子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心理学家,那父母的就是他们做实验用的小白鼠。明白了这一点,爸爸妈妈心里或许会觉得安慰一点。

儿童的大脑真的很忙,随时随地都在建立新的神经元连接。3岁大的孩子,大脑活跃度是成年人的两倍,这种活跃会一直持续到孩子成长到10岁,然后开始下降,直到18岁左右,大脑活跃度就降低到了成人的水平。这时候,大脑的结构也基本稳定了。据估计,一个成年人大脑中神经元连接多达1000万亿,跟银河系恒星的数量差不多。

这就是孩子的学习,通过尝试寻找新的刺激,通过刺激建立新的神经元,在不断地修正过程中形成越来越成熟、稳定的大脑。这种学习是非常主动的,它的驱动力来自我们的天性。所以妈妈们会感叹,孩子们好像总是在找事。这些有时候让父母不胜其烦的探索,恰恰能够让他们解决很多更大、更深刻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因果关系,如何给事物分类。而解决问题之后的快感会鼓励他们,让他们继续探索,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刺激的正反馈。

作者说:孩子其实就是小小的科学家,或者说,科学家就是大孩子。孩子和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能超越表面现象,去发现事物运行更深层次规律。多数人成年之后就不会像孩子那样学习了,成人摸清了他所需要的规律,大脑结构也稳定了,他们会用这台调试好的机器去做正经事”,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更核心的进化事业:吃喝、逃跑、战斗、繁衍。但是500年前,人类找到了一种适合成年人的玩具,发现了一种重塑童年、重塑超强学习能力的可能,这就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