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儿童身高标准对照表是怎样的?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标准体重(千克) = 年龄 x 8 + 8 ( 7 - 16 岁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20% - 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30% - 5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50% 以上。
1岁男孩身高正常标准是76.5厘米,标准体重是10.05公斤。而15岁孩子的男孩标准应该是169.8厘米,标准体重为57公斤。1岁的女孩标准身高为75厘米,标准体重为9.4公斤。到了15岁的时候标准身高为159厘米,标准体重为49.8公斤。女孩子在15岁之后身高长的就比较慢了,当18岁成年的标准身高为160厘米。
孩子7岁以后,将会进入身体快速生长阶段,这个阶段一般能持续到16岁左右。在这十年里,孩子的身高、体重,将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发育。这个阶段的孩子,食欲会大大增加,同样增长的还有积食、便秘、脾虚等风险。所以,家长除了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合理搭配之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消化问题。平时,可以常给孩子喝点金棘水等消食类的东西,以免孩子因为食欲大增而导致积食、便秘,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更影响身体发育。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中国男童 0—7 岁身高体重标准表 初生:体重(kg): 平均值 3.3 SD 0.38 身高(cm):50.4 SD 1.7 2 月:体重(kg): 平均值 6.16 SD 0.72 身高(cm):60.4 SD 2.4 4 月:体重(kg): 平均值 7.56 SD 0.81 身高(cm):65.1 SD 2.2 6 月:体重(kg): 平均值 8.62 SD 0.94 身高(cm):69.2 SD 2.4 8 月:体重(kg): 平均值 9.19 SD 1.00 身高(cm):72.0 SD 2.5 10 月:体重(kg):平均值 9.65 SD 1.04 身高(cm):74.6 SD 2.6 12 月:体重(kg):平均值 10.16 SD 1.04 身高(cm):77.3 SD 2.7 18 月:体重(kg):平均值 11.25 SD 1.09 身高(cm):82.7 SD 3.2 2 岁:体重(kg): 平均值 12.57 SD 1.28 身高(cm):89.1 SD 3.4 2.5 岁:体重(kg):平均值 13.56 SD 1.33 身高(cm):93.3 SD 3.5 3 岁:体重(kg):平均值 14.42 SD 1.51 身高(cm):96.8 SD 3.7 3.5 岁:体重(kg:平均值 15.37 SD 1.55 身高(cm):100.2 SD 3.8 4 岁:体重(kg):平均值 16.23 SD 1.77 身高(cm):103.7 SD 4.1 4.5 岁:体重(kg):平均值 17.24 SD 1.94 身高(cm):107.1 SD 4.1 5 岁:体重(kg):平均值 18.34 SD 2.13 身高(cm):110.5 SD 4.2 5.5 岁:体重(kg):平均值 19.38 SD 2.25 身高(cm): 113.7 SD 4.5 6—7 岁:体重(kg):平均值 20.97 SD2.6 身高(cm): 114.3 SD 4.9 注:SD: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差) 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中国女童 0—7 岁身高体重标准表 初生:体重(kg):平均值 3.2 SD 0.36 身高(cm):49.8 SD1.6 2 月:体重(kg):平均值 5.74 SD 0.65 身高(cm):59.2 SD2.3 4 月:体重(kg):平均值 7.01 SD 0.75 身高(cm):63.8 SD2.2 6 月:体重(kg):平均值 8.00 SD 0.90 身高(cm):67.6 SD 2.4 8 月:体重(kg):平均值 8.65 SD 0.97 身高(cm):70.6 SD 2.5 10 月:体重(kg):平均值 9.09 SD 0.99 身高(cm):73.3 SD 2.6 12 月:体重(kg):平均值 9.52 SD 1.05 身高(cm):75.9 SD 2.6 18 月:体重(kg):平均值 10.65 SD 1.11 身高(cm):81.6 SD 2.9 2 岁:体重(kg):平均值 12.04 SD 1.23 身高(cm):88.1 SD 3.4 2.5 岁:体重(kg):平均值 12.97 SD 1.33 身高(cm):92.0 SD 3.6 3 岁:体重(kg):平均值 14.01 SD 1.43 身高(cm):95.9 SD 3.6 3.5 岁:体重(kg):平均值 14.94 SD 1.52 身高(cm):99.2 SD 3.8 4 岁:体重(kg):平均值 15.81 SD 1.68 身高(cm):102.8 SD 3.9 4.5 岁:体重(kg):平均值 16.80 SD 1.88 身高(cm):106.2 SD 4.2 5 岁:体重(kg):平均值 17.84 SD 1.97 身高(cm):109.8 SD 4.4 5.5 岁:体重(kg):平均值 18.80 SD 2.22 身高(cm):112.9 SD 4.5 6—7 岁:体重(kg):平均值 20.36 SD 2.55 身高(cm):117.1 SD 4.5 SD: Deviation,标准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 (注:SD: 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 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12岁男孩标准身高
12岁男孩标准身高估计是 约150CM左右 体重估计是约35KG左右
您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计算,一般用孩子的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得数在18到23就属于正常的体重
也有一些孩子属于晚发育型的,不用太担心
我国9-10岁孩子身高正常值
9.0岁 24.3-34.0 126.5-137.8 24.1-35.3 125.7-138.7 10.0岁 26.8-38.7 131.4-143.6 27.2-40.9 131.5-145.1 儿童身长可预测成年身高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上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不符,应到医院检查。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 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儿童正常身高
儿童正常身高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理想的身高。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群孩子,因为身高矮人一等,常被小伙伴们取笑,在马路上招来异样的眼光,让他们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正常发育和学习。针对这样的现象,家长可以给孩子补一些能够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的东西,如之元高一点。之元高一点能全方位促进智力发育,促进体骼发育。其功能表现在二点:①之元高一点中的牡蛎碳酸钙、生长素释放因子,源源不断地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同时增高因子能延缓骨骺线提前闭合时间,让青少年的骨骼有充分的生长发育时间; ②在增高因子和生长素释放因子发挥作用期间,充分地补充脑垂体、骨骼、骨骺线发育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钙质等全部营养素,保证青少年儿童的长高要求。
以下是0~10岁儿童身高标准表,家长朋友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达到儿童正常身高的标准吧。
年龄 男 女
01月 48.2-52.8 47.7-52.0
06月 65.1-70.5 63.3-68.6
12月 73.4-78.8 71.5-77.1
15月 76.6-82.3 74.8-80.7
21月 81.9-88.4 80.6-87.0
2岁 84.3-91.0 83.3-89.8
2.5岁 88.9-95.8 87.9-94.7
3岁 91.1-98.7 90.2-98.1
3.5岁 95.0-103.1 94.0-101.8
4岁 98.7-107.2 97.6-105.7
4.5岁 102.1-111.0 100.9-109.3
5岁 105.3-114.5 104.0-112.8
5.5岁 108.4-117.8 106.9-116.2
6岁 111.2-121.0 109.7-119.6
7 岁 116.6-126.8 115.1-126.2
8岁 121.6-132.2 120.4-132.4
9岁 126.5-137.8 125.7-138.7
10岁 131.4-143.6 131.5-145.1
参照上述标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都了一定的年没有到达正常的身高标准的话。若及时给孩子用之元高一点促进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还会出现一定的生长空间的。不然错过了,以后就很难再有很大的长高空间了。
12岁正常身高是多少?
中国儿童身高标准表(2009年)
男 女
2岁 84.3-91.0 83.3-89.8
3岁 91.1-98.7 90.2-98.1
4 岁 98.7-107.2 97.6-105.7
5 岁 105.3-114.5 104.0-112.8
6 岁 111.2-121.0 109.7-119.6
7 岁 116.6-126.8 115.1-126.2
8 岁 121.6-132.2 120.4-132.4
9 岁 126.5-137.8 125.7-138.7
10岁 131.4-143.6 131.5-145.1
11岁 138.1-148.8 139.1- 149.7
12岁 143.4- 157.5 144.7 -159.7
你自己看一下有范围,在范围内都是正常!
9岁女孩身高体重标准表
2-12岁的体重计算公式为: 体重(公斤)=年龄(岁)×2+8
2-12岁身高的计算公式为: 身高(厘米)=年龄(岁)×7+70。
7一12岁身高体重标准表2014
1-12岁男孩身高体重表
1-12岁女孩身高体重表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
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测量身高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紧靠身高计的立柱上。测量者站在被测量人的左右均可,将其头部调整到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的最低点齐平,再移动身高计的水平板至被测量人的头顶,使其松紧度适当,即可测量出身高。
2)测量要求:每次测量身高均应赤脚,并在同一时间(早晨更准确),用同一身高计,身体姿势前后应一致,身高计应放在地面平坦并靠墙根处。每次测量身高最好连续测两次,间隔30秒。两次测量的结果应大致相同。身高计的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测量上身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坐时头正直,眼平视,躯干挺直,两腿并拢,大小腿间保持90度的夹角,两脚踏在地面或身高计的垫板上,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测量者的站位与操作同测身高。
2)测量要求:被测量人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其余与测身高相同。
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测量左下肢股骨大转子上缘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即是下肢的长度。
2)测量要求:测量人一定要摸准被测量者大转子骨上缘的部位。触摸时,先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贴在被测量人大转子骨的部位,让被测量者屈膝抬起大腿,再直腿前后摆动几次,测量人就能准确地判断大转子骨(股骨上端随动作转动处)的上缘位置。测量的钢卷尺误差不得超过0.2厘米。
扩展资料:
身高测试是测试人体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人体的身体匀称度,评价人体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检查过程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人体长高是骨细胞分裂增生形成的结果,而骨骼生长需要摄取多达31种营养的配合支持。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长高除了良好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人体还需要同时摄取补充多达31种营养,才能实现长高,且缺一不可,单纯靠某一种,或几种营养是无法长高的。庄稼长高需要肥料,动物长的快需要饲料,充足的营养才能充分的生长,才能长的快,长的高。
目前人类主要通过吃蔬菜瓜果肉类,从中获取这31种营养实现生长,但科学证实,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较少,所以人体发育成熟需要漫长的20年之久。
参考资料:身高-搜狗百科长高-搜狗百科身高测试-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