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的由来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智力游戏,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
七巧板的历史:
七巧板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特竟用象牙精制了一副七巧板。法国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谁能想象到七巧板居然会跟拿破仑·波拿巴、亚当、杜雷、爱伦坡特以及卡洛尔等人发生关系?实际上他们全都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
玩过七巧板吗?那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七巧板的作用
七巧板是一种智力游戏,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这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亦可是一些中、英文字母。
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被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了解毕氏定理。
七巧板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亦可用以说故事,将数十幅七巧板图片连成一幅幅的连贯图画,即可当漫画般说故事给小朋友听。先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即可说出一美妙动人的故事。
七巧板的发展史
古代娱乐—七巧板发展流程 先是宋朝的燕几图→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再者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 燕几图 - 七巧板本来的面目是「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引发这个点子的人是北宋进士黄伯思,他先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於宴会时能视宾客多寡适当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已和现代七巧板相差无几了。 蝶翅几 - 后来,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成出一百多种图形。 七巧板 - 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出来的。
求:七巧板任务图
================
七巧板好处与用处
================
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被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了解毕氏定理。
七巧板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亦可用以说故事,将数十幅七巧板图片连成一幅幅的连惯图画,即可当漫画般说故给小朋友听。先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即可说出一美妙动人的故事。
制作七巧板:http://youxi.moonlightchest.com/tangram.asp
七巧板图谱:http://hi.baidu.com/moonlightchest/album/%C6%DF%C7%C9%B0%E5%CD%BC%C6%D7
七巧板魔术的秘密
你看那个图,就以上方的三角形为例 以格子数计的话,大三角的右边长是5,底边长是13 红三角的右边长是3,底边长是8 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那么应该满足(大三角的右边长)比(红三角的右边长)=(大三角的底边长)比(红三角的底边长),也就是5比3等于13比8 算一下,5比3等于1.666666667,13比8等于1.625,它们两者虽然很接近,但是并不相等 两个三角形肯定是相似的,这么说来,就只能说明我们用5、3、13、8这些格子量出来的数据不精确 你知道,格子线有粗细,这是混淆长度的关键。
七巧板有几种图形?
3种
七巧板有3种图形组成,包括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包括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七巧板有3种图形组成,包括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包括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
七巧板是一种拼图智力游戏,它是用七块板,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由于等积变换,所以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
七巧板的玩法有4种:
1、依图成形,即从已知的图形来排出答案。
2、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l以上的排法。
3、自创图形,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法。
4、数学研究,利用七巧板来求解或证明数学问题。
七巧板中的数学知识
七巧板是由一个正方形、五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七个小纸片(或小木片、塑料片等)。
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有:1.图形的认识 ;2.角的认识;3.分数的教学;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5.面积等
谁有关于七巧板的资料
智力七巧板是国家专利的愉教用品,是开发智力的学具。曾被选为第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动手动脑器材。智力七巧板是动手动脑活动器材,它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版组成,巧妙地应用排列组合和线形规划原理,可以拼出两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拼装起来奥妙无穷,创造天地无限广阔;多副七巧板能创作表现各种自然景观,寓言故事,古诗情景,文学中的故事、人物,可与中小学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是较好的学具和教具。历年来,全国各地师生们对“智力七巧板”极为喜欢,有的学校把它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有些省市(区)县把它列为当地长期的重要科普教育活动项目,全国参加人数近千万,是全国中小学生校内外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是针对性强,按学生不同年龄和地域,分相应的梯度和阶段来指导。二是操作容易,拼图简明、切实、有趣,活动便于操作和评价。三是有挑战性,拼图有一定难度,能够让学生不断战胜自我,提高信心,激发潜能。四是科教竞技,能够让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教,创新竞技,人人攀登,人人进步。五是开发智力,着眼少年儿童智力的开发,培养广大青少年创新等多种能力。“七巧科技”系列活动被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纳入全国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项目,成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项全国性赛事。智力七巧板还被选为第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动手动脑器材。“七巧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与经久不衰,源于各级教育机构的精心推动,更取决于学生和家长的对智力七巧板活动的充分认可。看似简单的七块图板,千千万万种难以穷尽的排列组合,拼摆出各种器物、动物、植物、人物、建筑、文字等等形象生动的图案,空间构想几乎是无所不尽、无所不能,引领着青少年的空间思维无限度纵横延伸,奥妙无穷,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七巧科技”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动手又动脑,对空间思维想象力的发展,对创造、设计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堪称活跃青少年空间想象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绝佳选择。“七巧科技”系列活动开启了青少年益智教育的大门,在老师、家长的热切期待中,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变得思维敏捷、心灵手巧,创造思维和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在学生脑海了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可以说:“智力七巧板”是打开创造之门的金钥匙。活动项目包括“智力七巧板”、“智力美画”、“数形魔板”、“模型制作”和“七巧头脑思维”等等,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美术、语文、模型、机械、电子等,并且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 温州市瓦市小学一年级的沈绎州同学用83副七巧板共581块板拼出了30字的一首童谣,更是在温州地区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