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芹有哪些病害
西芹知识介绍:芹菜是常用蔬菜之一,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全草。既可热炒,又能凉拌,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好药用价值的植物,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西芹营养分析:1. 平肝降压:芹菜含酸性的降压成分,对兔、犬静脉注射有明显降压作用。临床对于原发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压均有效; 2. 镇静安神:从芹菜子中分离出的一种碱性成分,对动物有镇静作用,对人体能起安定作用,有利于安定情绪,消除烦躁; 3. 利尿消肿:芹菜含有利尿有效成分,消除体内钠潴留,利尿消肿。临床上以芹菜水煎可治疗乳糜尿; 4. 防癌抗癌:芹菜是高纤维食物,它经肠内消化作用产生一种木质素或肠内脂的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高浓度时可抑制肠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质。它还可以加快粪便在肠内的运转时间,减少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达到预防结肠癌的目的; 5. 养血补虚:芹菜含铁量较高,能补充妇女经血的损失,食之能避免皮肤苍白、干燥、面色无华,而且可使目光有神,头发黑亮。 西芹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脾胃虚寒、肠滑不固者、血压偏低者、婚育期男士应少吃芹菜。 西芹食疗作用:芹菜味甘、苦、性凉,归肺、胃、肝经; 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的功效; 用于高血压病、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淋、痈肿等症。 西芹做法指导:1. 芹菜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比茎多,因此吃时不要把能吃的嫩叶扔掉; 2. 将西芹先放沸水中焯烫(焯水后要马上过凉),除了可以使成菜颜色翠绿,还可以减少炒菜的时间,来减少油脂对蔬菜“入侵”的时间。 3. 可用鲜芹菜500克,捣取汁,开水冲服,每日1剂。还可治高血压或肝火上攻引起的头胀痛。
豇豆主要有哪些病害
豇豆病害很多,大面积发生的就有24种。它们分别是: 1豇豆基腐病 2根腐病 3角斑病 4灰霉病 5褐缘白星病 6红斑病 7菌核病 8疫病 9斑枯病 10煤腐病 11枯萎病 12锈病 13白粉病 14炭疽病 15轮纹病 16黑链格袍黑斑病 17豇豆链格袍黑斑病(16和17不一样的病) 18茎枯病 119白绢病 20细菌性疫病 21花叶病 22黑眼豇豆花叶病毒病 23植原体丛枝病 24根结线虫病 列一些主要的,具体说一下: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豇豆病毒病:是发生较普遍且严重的病害。常见的有豇豆花叶病与豇豆黄花叶病。主要病毒病原是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表现叶上显黄斑、黄绿相间与深绿相间的花斑、畸形,严重的植株矮小,甚至不能开花以至死亡。防治: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实行轮作,避免重茬种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病株、病叶及时清除烧毁,减少病源。发病之前或始期,采用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等杀菌剂防止真菌病害。发现蚜虫及时喷40%的乐果乳剂10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重点喷叶背面。消灭病毒源。病毒病发生后,多给些肥水,并喷洒0.1%-0.5%磷酸二氢钾,可减轻损失。 2、豇豆煤霉病:又称叶霉病或叶斑病,是近年发生较严重的叶部病害。初期叶片发生赤、紫褐色小点,扩大呈近圆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菌,致使叶片变小、落叶、结荚减少。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收获后清洁田间,减轻病害蔓延。药剂防治:可用1:1:200波尔多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3、豇豆锈病:主要为害叶片,重者叶柄和种荚也可为害。开始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疮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冬孢子堆,致使叶片变形、早落。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等,10-15天1次,连喷2-3次。 4、豇豆白粉病:为害叶片为主,也为害蔓和荚。开始在叶背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扩大成紫褐色斑,上面覆一层稀薄的白粉,叶斑沿脉发展,白粉覆满全叶,引起大量落叶。此病在南方普遍发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50%硫磺悬浮液300倍,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5、豇豆枯萎病:苗期主要病害。症状是引起根茎腐烂,植株萎蔫。主要采用轮作,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来防治。 (二)主要虫害及防治 1、小地老虎:又名"地蚕",是为害幼苗的主要害虫。其幼虫在表土层或地表为害,3龄前幼虫啃食幼苗叶片成网孔状,4龄后咬断幼苗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和大量幼苗死亡。防治:早春铲除杂草,减少小地老虎产卵场所及食料来源,毒饵诱杀4龄以下幼虫,将5千克麦麸炒香拌入敌百虫热溶液10倍液。小地老虎暴食初期,用 25%敌杀死或25%速灭杀丁2500倍液喷洒植株基部及四周,效果较好,也可结合人工捉杀幼虫。 2、豆野螟(豆荚螟):也称豆荚野螟或豇豆钻心虫。豆野(荚)螟幼虫现蕾前主要为害叶片,以后则钻入花冠及幼荚蛀食为害,造成花蕾与荚的脱落,蛀食后产生蛀孔,并产生粪便引起豆荚腐烂,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防治:要及时,在豇豆开花期发现幼虫立即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50%杀螟松乳剂或25%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杀,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选用早熟品种,实行与粮食作物间作,保持田间一定湿度可减轻危害。 3、蚜虫:是豇豆主要虫害,又是豇豆病毒病主要传毒媒介之一,在幼苗期开始至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为害。防治:在蚜虫发生初期,用40%乐果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200倍液、抗蚜威8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敌杀死乳剂2000-3000倍液,重点喷叶背面,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4、红蜘蛛:又名火龙。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叶片被害后,逐渐变成红黄色,似火烧,最后叶片脱落,果实干瘪,植株变黄枯焦。防治: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倍液,90%敌百虫800-1000倍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500倍或三硫磷等药剂交替喷杀,重点喷叶背面,连续喷2-3次。 5、豆象:也是豇豆上最严重的害虫。成虫在嫩荚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蛀食种子为害,使籽粒蛀成空壳,不能食用,严重的影响种子发芽及其商品质量。防治:可在花期喷杀虫剂,收获籽粒晒干后,采用药剂熏蒸。一般以磷化铝或氯化苦等熏蒸豆粒和贮藏库,可杀虫兼杀卵。有的地方也采用沸水浸烫,石灰缸或密封贮藏等方法,也可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西芹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西芹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蚜虫
1、为害情况: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开始多集中于心叶部分吸食汁液,使叶片、叶柄不能伸展,严重时全株萎缩。蚜虫(棉蚜、桃蚜和芹菜蚜)是芹菜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2、防治方法:随时观察,发现蚜虫及时防治。苗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或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氰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喷布,或10%吡虫啉2500倍液喷雾。
(二)白粉虱与烟粉虱
1、为害症状和发生特点。
若虫群栖叶背,剌吸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 同时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造成减产和影响品质。他们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
2、防治方法 用90%杜邦万灵粉和10%吡虫啉按各自要求浓度加入后混合使用时,可以起到同时杀灭不同的虫态,持效期互补延长了药效期, 使更多的药液沾附渗透到叶片和虫体,因而可以收到一二次用药根除的效果。
植物的土传病害有哪些?
在温室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瓜类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菌核病、蔓枯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和多种细菌性病害等;
茄果类的灰霉病、菌核病、黄萎病、根腐病、枯萎病、绵腐病、绵疫病、褐纹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髓部坏死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 黄瓜枯萎病 豆类灰霉病、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菌核病、细菌性疫病等。
发生原因
连作
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由于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2年以上则死苗30%~50%。
施肥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自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爆发以来,几乎连年大发生,与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在美国棉花枯萎病称为枯萎—线虫复合病害。
茼蒿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霜霉病: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褪色的病斑,随着孢子繁殖生长,叶片逐渐枯黄失绿,最后叶背病斑出现白色的霉层,就像冬季时起霜一样,所以得名霜霉病。
防治方法:种植前将种植地的病残体收齐几种烧毁,再将土壤深翻,杜绝病菌的越冬,种植时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发病时用霜疫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洒防治。
2、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而且发病后还出现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还有轮纹,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变色为褐色,此外也从叶片蔓延至茎和叶柄上,导致种植枯萎。
防治方法:与其他作物轮作,忌连作,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种植时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发病时可用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6.5%甲霉灵粉尘剂喷洒防治。
3、蚜虫:蚜虫将植株的叶片、嫩枝、花蕾等幼嫩部位吸食干净,使叶片皱缩、卷曲以及畸形,如果蚜虫较严重,会导致整个植株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越冬前将田间的杂草杂物集中烧毁,避免虫卵越冬,可用它的天敌防治,或者喷洒稀释后蚜螨清乳油药剂防治。
扩展资料:
茼蒿的田间管理:
温度: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间苗除草: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浇水施肥: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
芹菜病害哪些是真菌病害?哪些是细菌病害
芹菜等蔬菜的病害一般分为4种:1真菌性病害, 2细菌性病害, 3病毒病, 4生理性病害
1.真菌性的有(1)灰霉病 (2).霜霉病 疫病 (3).叶斑病(白粉 炭疽 锈病 叶霉 黑星)(4)枯萎病
2. 细菌性的有角斑 溃疡 青枯 叶枯 姜瘟 软腐
3.生理性的有药害 肥害 冻害 日灼 气害
芹菜幼苗病虫害防治
(一)芹菜斑枯(叶枯病) 1.症状 叶片病斑呈圆形油浸状、淡褐色,边缘较明显,严重时叶片干枯。叶柄和茎上病斑呈长圆形稍凹陷,病斑表面长有油浸状小黑点。 2.防治方法 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发病初期喷洒1:0.5:160-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代森锌800倍液,每6~7天1次,连喷3~4次,几种药交替喷施效果更好。 (二)芹菜早疫病 1.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生黄绿色水浸状圆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中间灰褐色或暗褐色,边缘黄色,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茎和叶柄上的病斑圆形或长条形,水渍状、灰褐色,稍凹陷。发病严重时全株倒伏。 2.防治方法 可参照芹菜斑枯病。 (三)芹菜虫害 主要是蚜虫,从幼苗期到生长盛期均能发生,喷洒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等防治。
芥蓝易得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芥蓝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病害主要有黑腐病、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
高温多雨季节或雨后采收,切口处易诱发黑腐病和软腐病。因此,切口要平滑而倾斜,避免积水。目前较有效的药物防治方法是用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的0.4%的DT可湿性粉剂拌种后播种,可大大减少初侵染来源,从而减轻发病。田间个别植株零星发病时,可及时喷洒100~150微升/升农用链霉素,或用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温室大棚栽培,由于温度有时偏低,但湿度较大,霜霉病易发生。发病初期可用杜邦克露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夏天高温,浇水不足,蚜虫为害易使芥蓝发生病毒病。防治上应采用抗病品种,及时浇水,保持地面湿润,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营养生长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还应及时防治蚜虫的为害,减少蚜虫对病毒病的传播。
虫害主要有:菜粉蝶、小菜蛾、甘蓝夜蛾、黄条跳甲等。上述害虫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技术:注意清洁田园;采用生物农药BT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菜粉蝶、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或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于虫卵孵化盛期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