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婴儿吃药多损伤肠胃怎么办 宝宝4个月吃药吃的胃不好怎么办

宝宝吃药吃坏了胃不消化怎么办

  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如果仅是消化不良可以使用食疗,具体方法如下: 1、炒面:将面粉放在锅里蒸20分钟,晾凉后放在锅里炒,炒到面色焦黄为止,用筛子将面里的疙瘩筛出来,放在碗里,宝宝饿的时候就用开水冲给她喝,炒面暖胃。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疗方法。 2、蒸苹果 :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在小碗里蒸熟,给宝宝吃,苹果有果胶,有止泻收敛的作用。 3、火烧大蒜或是芋头:将大蒜或是芋头用火烧熟,然后将大蒜或是芋头捣烂后,用开水给宝宝冲服也是一种不错的治疗腹泻的方法。

婴儿吃药多损伤肠胃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吃了很多药不好

婴儿拉肚子的治疗1、及时给腹泻婴儿用口服液补盐。2、不要要求医生开很多控制腹泻的药物。因为腹泻原因复杂,用药不当有害无益。3、注意腹泻患儿的饮食,不一定要禁食,选喂容易消化的食物。4、腹泻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婴儿拉肚子饮食调节 送大便到医院化验,如果是感染性腹泻,用抗感染药物,如果是非感染性腹泻,可:1。调整及控制饮食:给予消化道适当休息,减轻其负担。可以暂停添加辅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减少哺乳量及哺乳次数或延长两次哺乳之间的时间。2。母乳喂养的母亲在婴儿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饮用温开水一碗,切勿轻易断母乳。在喂奶时尽量让婴儿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3。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吃脱脂奶粉或将牛奶烧开冷却后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烧煮反复脱脂3次就成了脱脂奶。腹泻较重者,要减少奶量并用水稀释。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或l/2份米汤,必要时可用l份牛乳加l份水或米汤稀释。待婴儿腹泻好转后逐渐增加直至全奶。4。腹泻而脱水者要补充体内丧失的水分,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药房有售,其中包括食盐即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 克、碳酸氢纳1.5克,加温开水1000毫升,约4玻璃杯)其成分比例合理,有利于吸收,喂服时用茶匙一匙一匙吃,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内眼收。 若在偏僻地区买不到“口服补液”时,可以在家庭里自制简易口服液。配方是:食盐1/2茶匙,蔗糖2汤匙,加开水4玻璃杯。口服补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喂服得当,可以使婴儿停止呕吐,减少腹泻,及早康复。5。消化不良者如仅有轻度腹泻,不需用药物止泻,只需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也可获得痊愈。 服用胡萝卜汤,每日2次~3次,每次2汤匙~3汤匙;服用苹果泥(取苹果一只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入碗内加少量白糖隔水蒸,蒸熟后捣拦成泥状服用)。因胡萝卜和苹果含有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并且还能吸附肠内的有害物质,帮助治愈腹泻。 鱼蛋白粉加入米汤内服用,每日5克,分1次~2次服用。半岁以上的婴儿可服用鱼蛋白粉粥或烂面条。由于鱼蛋白粉内蛋白质质量高,脂肪量低,而且没有乳糖,对婴儿腹泻特别有利。轻型腹泻一般服用3日~5日就痊愈。 焦米汤和焦米粥是用米或米粉加水煮成。可以少量多次喂服。由于米内含碳水化合物,最容易消化吸收,而且没有乳糖也不易发酵、胀气,米内所含的蛋白质不发生过敏反应。焦的部分能吸附有害物质,对控制腹泻很有利。 山楂炭或炮姜炭是将山楂去核或炮姜去皮,然后炒成炭,研成细末。服用时每次用0.3克-0.6克,日服3次,用温开水化服,可加少许白糖调昧。山楂能帮助消化,生姜能解毒,对腹泻的防治有利。 维生素B1、维生素C、乳酶生每日服3次,每次各1片,研碎和水拌匀喂服,可在服“口服补液”的同时加服。因为维生素Bl能促进糖类完成代谢过程,不使积酸发气,维生素C能增加抵抗力,乳酶生能帮助消化乳类。它们都是控制腹泻时常用的药。6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臀部,擦干并涂上护肤油脂或爽身粉,以防臀部糜烂发生“红臀”。 7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后肠蠕动更快而加重腹泻。 婴儿拉肚子的食疗方法婴儿腹泻有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伤食型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风寒型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湿热型腹泻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乌梅汤: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 橘枣茶: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脾虚型 脾虚型腹泻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钦.每日分2~3次。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分2~3次。医生建议 1、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断奶。 2、合理安排饮食,讲究卫生、消毒食具。 3、添加辅食时,每次只限一种且渐渐加量。 4、将病人隔离。 5、勤换尿布,观察病情,做好呕吐及腹泻的处理。家庭护理经验 1、平时常加用肥皂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 2、不使用没有消毒过之地下水、井水或山泉水。 3、不吃生冷食物,食物应充分煮熟并以热食为宜。 4、注意奶瓶消毒及食物保存方式。 5、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 6、注意宝宝体温变化,测量体温时宜用腋下测温或量耳温,避免由***测温以减少刺激。 7、观察宝宝脸部表情、皮肤紧张度及干燥度、排尿情形、意识状态。 8、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量、气味、次数。 9、注意排泄物及换洗衣物的处理,预防传染他人。 10、常换尿布、大便后用温水洗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红臀产生。 1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12、可将最近一次的大便带来给医师看,以帮助医师论断。 13、配合医师的指示服药、禁食及饮食指导。

婴儿吃药多损伤肠胃怎么办

宝宝4个月吃药吃的胃不好怎么办

这么小的宝宝,就生病了啊?那身体抵抗能力不好哦,能不吃药就尽量不要吃药哦,一般宝宝六个月之前很少生病才对哦!

婴儿吃药多损伤肠胃怎么办

孩子吃抗生素,引起了肠胃不好怎么办?

孩子服用抗生素之后,不但对孩子的肠胃不好,而且孩子的生长都会停滞七天的,宝妈可以给孩子增强抵抗力,远离抗生素,就好了,而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我建议间隔两小时能给孩子服用一包益生菌,益生菌能帮助孩子调理肠道菌群,希望能帮到您

我女儿身体不好,经常吃药打点滴,时间长了肠胃不好。怎么办?

宝宝正处在发育期,抵抗力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病菌感染致病,治疗时经常使用消炎药。药物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体内益生菌,进一步导致孩子自身抵抗力低下,令孩子更容易生病。平时使用过多抗生素消炎药杀死体内有益菌也会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宝宝就容易反复生病,这时需要及时补充益彤益生菌使肠道菌群达到平衡同时改善宝宝抵抗力,就不会老是生病了。

孩子得了胃肠感冒了,可是布洛芬吃多了,怎么办,会有影..

感冒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就会导致白血球低,不一定是吃药的结果,不用过于担心。随着疾病的康复,白细胞会慢慢恢复的。不过白细胞低,意味着宝宝容易并发细菌感染,要注意观察。病毒感染吃西药效果不太好,最好去给他吃点中药(汤剂),另外据说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的“清开灵注射液”口服退高热效果很好,也可以试试。发烧本身是机体的保护反应,但注意超过39度时应该物理降温,或吃小儿退烧药,避免发生高热惊厥。可用湿毛巾擦洗额头、腋窝和大腿根。但注意肚子不要着凉。还有这时宝宝消化能力弱,一定要吃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喝母乳。爸爸妈妈一定要调整自己,过于焦虑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母子连心嘛),除了尽心照顾孩子外,还是听医生的。我的孩子小时候,也病得很重,我当时也急得不行,但疾病都有个过程,过几天就完全好了。要相信孩子的生命力。祝你的宝宝早日恢复健康。

宝宝十个月,感冒吃了药后腹泻怎么办?


消化不良性腹泻,首先要控制饮食,要少量多次进行喂食,药物上还可以吃点,胰酶散和醒脾养儿颗粒,效果应该还是可以的.也可以买点醒脾养儿颗粒试试,给宝宝多喂点水,注意别脱水了 

2个月宝宝吃药伤到肠胃怎么办,麻烦问一下你们家的孩子这种情况最后怎么办了?

你好!2个月宝宝吃药不但要考虑伤到肠胃,而且要考虑到许多安全,娇嫩的婴儿由于体质弱,不能单纯的认为婴儿按照成人体重的百分比来服药,用药不当会伤及孩子的元气。孩子生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能用天然药物就不用化学药物;能用某种物理治疗方法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药物治疗;更不要一味求疗效,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药。如果吃药伤了胃,立即停止正在服用的寒凉的药物,两个月的孩子的胃肠功能恢复快,一般不需要药物的调理,否则立刻带孩子去儿科门诊去静脉输液治疗,积极抗生素治疗。注意保暖,休息,稳定孩子的情绪。若要小儿安,须受三分饥与寒。在孩子的饮食方面,既要供应充足的营养,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适度适量。如摄食过量,则不仅可能导致营养过剩,还有可能伤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的障碍。宜食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果胃肠中积累大量不能及时消化的食物,则易产生积滞不化的病理停滞,进而会变化成痰,积久而化热,痰热在体内存在便成为致病的因素。孩子的脾胃功能还在发育之中,胃喜暖而恶湿寒,要保护好脾胃,就要在食物上注意保暖,少吃甜冷冰冻的食品和凉的饭菜。就餐速度和消化、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吃饭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以使食物在口中停留的时间长一些,食物能被切磨得碎烂一些,唾液发挥的作用也更充分些。孩子吃饭时若狼吞虎咽,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甚至发展成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运动时,血液大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除胃以外的其他脏器中,所以在饭前最好不要做剧烈活动,以免胃肠部位因血液缺乏而影响消化。但在吃完饭后,如果呆坐不动,胃肠也会被迫减缓活动量而造成食物停滞在胃肠形成积滞。饭后适当活动,情绪会影响饮食消化。当生气、着急、悲哀、害怕或受惊时,会发生恶心、想吐、不想吃饭的现象,这就是情绪影响着消化功能的表现。而进食前情绪特别好时就会吃得很香也很多,吃完后也会很容易消化。坚持好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如此一来,孩子在一定的时间会产生饥饿感,胃肠内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液,而使吃进的食物能顺利地消化和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