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点的宝宝,还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肌肉、表情,没有太多有意识的肢体语言,有些还是无意识的反射。
比如,你如果把手指放到宝宝的手掌里,他会紧抓你的手指,这不是宝宝想说爱你,而是他的拳抓握反射。
5个月以上的宝宝,会有这些肢体语言,其实TA想告诉你:
1. 我累了,想唾觉打哈欠,小脑袋晃来晃去。
当身体直立时不断点头,就像大人站着打瞌睡一样。眼睛发红,有血丝。
慢慢闭上眼睛以后,猛地睁开,多次重复这个动作。
大腿强有力的蹬腿,但是蹬腿动作不协调。
舌头向一侧翻卷(典型饿了的动作)。
嘴唇缩拢,或者噘嘴。
小脑袋转到一边,仰起脖子,有时会张开嘴巴。
蜷缩身体,拱起背部,四处找奶头/奶嘴。
小手伸到嘴边,想吮吸。如果没有按时喂食,那这个动作表示饿了。
下嘴唇颤抖
身体颤抖
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
特别冷的时候,皮肤出现青蓝色
眼睛睁着,不怎么眨眼。
呆望着远处,就像用牙签撑着眼皮不掉下来。
乱摇乱摆很不协调,抓身上的皮肤。
看上去想尖叫但又没发出声音,最后在放声大哭之前会深吸一口气
向上卷舌,像条小蜥蜴,但并不是想吃奶
表情奇怪,就像吃水果糖一样,嘎吱嘎吱地咬嚼
晃动胳膊,胳膊轻微颤抖
把腿拉回到胸前
身体僵直
皮肤呈蓝青色
6.我在拉便躺下可能开始气喘,翻转眼珠子,就像在微笑。
身体扭动,不停的翻身。
吮吸舌头。这是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常常被误读为饿了。
小手放到嘴边,想吸手。如果宝宝不饿,这个动作就是吮吸而已。
面部发红,太阳穴静脉凸出。
家长们,这些婴儿的悄悄话,你们都接收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