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看看别家孩子多懂事”,在激将法下长大的孩子,三种缺陷很明显

激将法”无论是文是武,是古是今,都是人们屡试不爽的绝招。古人对敌是如此,今人对子亦是如此。

家庭本该是和谐美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爱去化解。可偏偏却要用激将法”这种可以被称之为敌对的方式,甚至一些家长还赋予了它更具侮辱性的内涵。

父母眼里的激将法只有两种: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下一句话隐含着就是你看你,一无是处。”

暑假热映剧《小欢喜》中,在一个畅谈会上,方一凡对爸爸妈妈说:我不是一个坏孩子,只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

他不想和任何人比较,更不想和成绩比较。他的生命中不该只有成绩,还应该有更多其他美好的东西,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素质、健康的心理……

吴谢宇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可这样看似完美的孩子不过是在丑陋残缺的灵魂上披了一层乖巧优秀的皮囊。相信家长们想让孩子学习看齐的,也从来不是这样的孩子。

可究竟什么时候家长的激将法变得如此极端又低俗?不停地攀比作战,又不断地不战而屈人之兵,导致父母一肚子火气,孩子也变得敏感又自卑。

1、 激将,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幼年时期,正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在此时获得高认同感的孩子在未来将会有更好的亲密关系,取得更大的成就。相反,否定和讽刺随时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爱因斯坦在幼年时曾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但母亲从未放弃过他,而是给予他更多的相信与认可。爱因斯坦重拾自信,终于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

别人的看法对孩子都不重要,他们只想得到最亲密的人的认可,这才是他们前行的根本动力。

2、 激将,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

家长们本以为将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作比较就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可是,更多可能的是激发孩子的叛逆心。

每一个孩子在幼时对待父母总是孺慕又崇拜,想到得到父母的关注,获得父母的认可。然而,父母一味的批评与打击,撕裂了孩子的希望,孩子变得自暴自弃,渐渐走上叛逆的道路。

3、 激将,会引发孩子的嫉妒心

将孩子与同龄的其他孩子相比较,十分不利于集体的团结,和友谊的形成。孩子认为他”得到父母表扬,夺走了父母的爱,会产生深深地嫉妒心理。

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有什么了不起!”

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更是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

那家长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运用激将法呢?

正确的攀比”应当是纵向比较,人生在世,待到老时回顾一生,只记得这一生的起起落落,谁还会记得那个时间曾出现哪个比自己优秀的人?

所谓比较,只不过是自己与自己比较而已,今天的你是否比昨天更优秀一点呢?”只要知错能改,避免再犯,即使是一点点的小进步,也会是人生的一大步。

​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性,不要只进行某一方面的斗争比较,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正如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既要发扬和保持孩子的已有优点,又要取长补短,弥补孩子的不足之处。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不是任何人的复制品和代替品,他们拥有自己的人生,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