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金华的警察叔叔忙坏了。
温州的小林在跟爸爸大吵一架后,竟然买了火车票,独自打火车”去了金华。
爸爸赶紧报警求助。好在,警察迅速找到小林,在安抚了小林的情绪后,他被父母接回了家。
吼叫并没有用,争吵还会损害亲子关系的和谐,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懂。相信每一个妈妈都曾暗下决心我再也不吼孩子”了。
可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太残酷。孩子们总有一千种方法激怒我们,一旦被激怒,想要做出除了吼叫以外的反应就很难了。
所以,今天,我们来试试ABCDE法则。
A:Ask(自问)
当你被激怒时,不妨问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如何?我升级的想法是什么?我能否接纳自己的感受,并且改变我的看法?
B:Breath(呼吸)
在自问的同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调整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法,有意识地深呼吸3-5次,放缓呼吸频率,轻松的呼吸。
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可以缓解我们的急躁情绪,方便我们进入下一步。
C:Calm yourself(平静自我)
平静自我的目的是不让自己的想法升级,很多时候,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孩子磨蹭不动也许只是因为专注于其他事没有听到我们的话,跟过去的不听话无关,也肯定不会因为这次没听到我们的话而有个失败的未来。
所以,引起我们激动情绪的正是那些莫须有的升级想法。
用积极、现实的想法代替升级想法,让自己心境平和。
D: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确定孩子的需求)
确认孩子的年龄和个性,想想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是否合理。
儿子2岁时,曾在早教教室里来回奔跑。别的孩子都能专注的跟随老师的引领,只有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跑得欢实。这不仅浪费了他自己的学习机会,还会影响到别的孩子。
我劝说无果,只能把他搂在怀里,失去自由的他开始挣扎哭闹。我把他抱出教室,他又固执地往教室里跑。
我崩溃地吼了他。
他惊呆了,眼泪簌簌流下。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只有2岁,是一个自我意识刚刚萌芽的孩子,并不理解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规则,他需要的也许只是释放自己的精力,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通过孩子的行为认识他们真正的需求,这是我们每个父母都该学会的技能。
E:Empathize(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想法看问题,尝试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学会倾听和理解,并让他们明白我们是一起的。
有时候不停的讲解道理不如一个拥抱来得有效,这就是同理心的奇妙作用。
这就是ABCDE法则,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一定按照顺序来,只要有效,你可以随机选择适合你的任意一个步骤。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我实践的感受。
周末的早晨,我在厨房忙活一家人的早餐,大宝腻在我的脚边不停地说着学校的事,自从有了二宝,他经常这样,我虽然有点烦但也知道这是他表达爱和思念的方式。
刚刚会爬的二宝还没睡醒,孩子们的爸爸也在熟睡。
突然,二宝睡醒,传来了哭声,我担心她从床上掉下来,赶忙关火想去抱她,大宝却抱着我的腿,不停说妈妈抱哥哥”。
我的情绪开始不好,我先问自己的感受,我有些急躁和愤怒,而且我还有升级想法,我在这里忙得快疯了,老公却还在安心睡觉,他就是这样,从来不知道心疼我”。
在我快要爆发时,我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大宝:咱们一起去看妹妹,她想哥哥了”。
很快,我和大宝安抚好了二宝,大宝拿玩具看着妹妹,我迅速做好了早餐,安排两个孩子吃饭。
这时我冷静下来,发挥我的同理心,其实老公很心疼我,只是前一天夜班,他很累;大宝不停缠着我,只是因为有了妹妹后,他对我更加依恋;二宝哭闹就更正常了,她只是睡醒了没有见到人,感到害怕。
这样一想,豁然开朗。
老公睡醒了,一把抱起我怀里的二宝,酸了的胳膊得到解放,忽然又找到了恋爱时的感觉,整个早晨虽然忙乱,却也美好。
回到最初,如果在二宝哭闹时我乱发脾气,骂完老公吼儿子,整个周末我们全家都要在阴霾里度过。
管教的目的是教会孩子管理自己,但在教会孩子之前,我们需要管理好自己,ABCDE法则,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