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湿疹的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湿疹有外用药,就是方和堂纯中药,外用后湿疹症状很快就能缓解,而且再坚持用一段时间,可以彻底除掉根。
湿疹的症状有那些?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局部可有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出液,结痂,脱屑,色素沉着,皮肤粗糙,皮肤变厚,有奇痒等。多发于阴囊,大腿内侧,膕窝,肘弯,耳周,乳房等处;婴幼儿多发于头面部。
治疗办法是:
1.家庭用药 (1)维生素C0.2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6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2)抗过敏药物常用扑尔敏03毫克或赛庚啶2毫克,每日2次口服。也可用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口服。 (3)急性期皮疹广泛者用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1次或强的松10毫克,每日3次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4)若继发感染给予红霉素0.3克每日3次口服。 (5)急性期用3%硼酸液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渗液减少后外搽氧化锌油或硼酸锌糊若并发感染时用0.1%雷佛奴尔液湿敷,外搽红霉素软膏。 (6)亚急性期常用硼锌糊或2-5%黑豆馏油软膏也可选用肤轻松二甲基亚砜溶液外搽,或用肤疾宁硬膏外贴。
2.中药及偏方 (1)苦参白矾各15克,黄柏9克,加500-1000毫升水煎沸温洗患部,每日3-4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2)木槿皮马齿苋、白癣皮各适量,煎汤洗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湿疹有瘙痒者。 (3)枯矾煅石膏各20克,雄黄7克,冰片1克研末加凡士林200克,调匀外涂,适用于慢性湿疹。
3.营养和饮食 饮食要清淡多食水果、蔬菜、豆类及高纤维素类食物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鱼、虾辣椒、浓茶、咖啡酒类等。
4、注意事项 ⑴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或烫洗,以免皮疹泛发加重病情。因晚间瘙痒加重可于晚睡前半小时服苯海拉明25-30毫克。 ⑵搽药或换药时不要用水冲洗皮肤,特别是禁用热水肥皂或消毒药水烫洗,可用棉签蘸植物油从内向外擦干净 ⑶服用抗过敏药物有头晕嗜唾等副作用,用药后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司机及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禁服抗过敏药物。 ⑷急性期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湿疹为湿热侵害肌肤而形成,治法以清热利湿为主:萆薢3钱,赤苓3钱,泽泻3钱,薏苡仁5钱,滑石5钱,黄柏2钱,丹皮2钱,通草2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急性皮肤红热作痒,有丘疹或水疱,搔破后糜烂的,加苍术3钱;慢性者皮肤增厚,奇痒,搔后出血结痂,连绵不愈的,为兼有血虚,加当归3钱,生地3钱,川芎2钱,白芍2钱。 外用杨柳树叶煎水或茶叶水湿敖患部,每日3-5次。
湿疹有什么症状
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也就是说,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
湿疹的症状是怎样的?
湿疹是一种反复发作对称性多形性.以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病。一般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大类。 其特征是:皮损多型性,对称分布,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 1.急性湿疹 症候 起病急骤,皮肤很快出现红斑,红疹,水疱,肿脓,剧痒,骚破则引起糜烂,渗液,结痂。舌苔多黄腻,脉弦数。 2亚急性湿疹 症候 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红肿,渗湿减轻,患处出现鳞屑。设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3慢性湿疹 症候 皮肤肥厚,粗糙,脱屑,皮肤暗红或灰白,间有糜烂,渗液,奇痒,晚间尤甚。
湿疹有什么症状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目前治疗湿疹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选择有效副作用小简单方便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德国的斯汀可林这样的专业外用药物是不错的选择。
湿疹的原因较为复杂,由于多种外因或内因相互作用所致,其他影响因素亦较多,常常原因难以追寻和除去,因而反复发作而呈慢性化。 1.外因 包括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日光,紫外线,寒冷、湿热、干燥、搔抓,摩擦接触丝织品、人造纤维、化妆品、香料,清洁剂,肥皂,皮毛、植物,染料以及皮肤的细菌性感染等均可诱发。 2.内因 患者具有过敏性素质是本病的主要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可随年龄、环境而改变。神经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失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此外内分泌,代谢或消化道功能障碍,肠寄生虫,病灶感染,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也与发病有关。
湿疹的治疗护理原则是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如能找到病因,加以去除。对症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进而达到治愈不复发,斯汀可林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在治疗湿疹方面疗效显著。
平时生活上的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这些都可减少湿疹的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
湿疹的症状?湿疹的症状
湿疹为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可仅发生于某些特定部位,如耳部湿疹、乳房湿疹、外阴湿疹、肛周湿疹、手部湿疹及小腿湿疹等,亦可全身泛发。湿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与日晒、出汗、各种过敏源有关。一些人常认为湿疹会传染,也有一些人认为阴部出现小红疙瘩就是湿疹,甚至有一些人将湿疹与性病联系到了一起。用德国的雷托皮康效果显著。雷托皮康采用德国先进纳米微分子制药技术与传统中医炮制手法相结合提炼而成,独特膏剂配方,在稳定病情的同时, 加快表皮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化淤祛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红斑减退,皮损部位逐渐恢复正常。
湿疹5大症状特点 1、多形性: 湿疹表现出的皮疹是多形态的,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原发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继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病人通常同时发生原发疹与继发疹。 2、瘙痒性:其特点是持续性瘙痒,依靠分散注意力也无法解决,安静下来时,瘙痒会加剧,形成阵发性加剧、持续性瘙痒的状态。 3、迁延性: 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状不易消除。如果湿疹在急性期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湿疹,此时若处理不当,又会导致其急性发作。 4、泛发性: 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包括龟头,发生在龟头,就称龟头湿疹。 5、渗出性: 湿疹,顾名思义,会有渗出液,否则,不流水不易诊断为湿疹。 另外,当湿疹处于慢性期时,皮疹部位可能表现得比较干燥,但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仍会有渗出液。
湿疹的具体症状是什么?
1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2临床表现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 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 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脸上长湿疹有什么症状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当进食异性蛋白食物,例如鸡蛋、牛奶、鱼虾等,便可引起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面部、头部、耳周、小腿、腋窝,肘窝、阴囊、外阴及肛门周围等部位,发病原因未明了,过敏体质可能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主症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的潮湿表面,剧烈刺痒,搔后易发生感染。 1)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 急性湿疹常对分布,皮疹有多种形式,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和结痂等。自觉剧痒,抓破后可引起感染。病程约2--3周,但容易转为慢性,且反复发作。 2. 慢性湿疹以四肢多见。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可呈苔癣样变,脱屑,色素沉着,自觉剧痒。常可急性发作,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① 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 ② 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 ③ 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2)一般治疗: 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3)验方秘方: 1. 取陈醋(最好用镇江陈醋)250毫升,樟脑丸1个。于陈醋(最好用镇江陈醋)内浸泡3天后,用醋搽患处,每日3次,至治愈。特效。 2. 用墨鱼骨适量。将墨鱼骨粉用火煅烧,呈棕红色时乘热研成细末,即成墨鱼骨粉,可装瓶待用。将患处用淡盐水洗净、擦干,然后将墨鱼骨粉直接撒在患处,使之形成一厚膜,最后盖上一层油纸,外用纱布包扎,2天换1次,数次便可治愈湿疹。 3. 取玉米须适量。将玉米须烧灰存性,研为末,以香油调拌,外敷患处。 4. 用绿豆粉30克,醋30毫升,蜂蜜9克,冰片3克。绿豆粉炒成灰黑色,加入醋、蜂蜜、冰片,共调和为胶状,摊油纸上,当中留孔,敷于患处。 4)注意事项 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 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