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了十几年的老师,大学生、中学生都教过,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学,这样,基本上算是凑全了大、中、小不同阶段孩子的教育经历。
每次新接手一批学生,有个感觉都很强烈——从他们脸上,能看到他们身后家庭的影子。这种感觉印象深刻,每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看上去区别不大,但成长的过程中,差异越来越大,这让人感慨。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出生、生长的这个生”字。
有了孩子之后,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做个镇定、从容的妈妈,但真这么做,还是很难的。去年暑假一个晚上,我迷迷糊糊陪着儿子看电视,看的是热播了几十年的电视剧《西游记》,剧中的情节和台词儿子都滚瓜烂熟了,可是这依然挡不住他的热情。每次看,他都要扮演孙悟空,又蹦又跳。
正迷糊着,听到儿子一声尖叫,再看,发现他已经摔倒在地上,我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手上全都是血,他的脑袋磕破了。我从没见过那么多血,瞬间失控,什么稳重、镇定都忘了。还是孩子他爸接手,安排着给他止血、清创,带他去医院检查。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看着儿子脑袋上厚厚的纱布,我问他疼吗?他哀怨地说:怎么能不疼呢?”我问他是怎么磕破脑袋的。他说:看孙悟空腾云驾雾,太激动了,想跟他一起飞着去打妖怪,乐极生悲了。”
后来,把这件事告诉朋友,她们都感慨,说生养孩子就是这么麻烦,一路要担惊受怕,防着他们出事,怕他们生事。我虽然给这件事吓得够呛,但心里其实不同意她们的看法,所谓生养”,其实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生”这个字的字义就告诉了我们养育孩子的本质。
由此开始,生”便从植物的出生与生长引申到人类的出生,无论是植物的出生还是人类的出生,只要是出生了的事物都有了生命,因此生”又有了一个引申义就是生命”,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讲义”于人的重要性时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中生”就是生命”的意思。
一个生命要从土里探出头来,看看这个世界,吹吹风,晒晒太阳,和身边的其他生命对话,感受这个小概率生成的世界美好的一面。这个生命注定要感受千山鸟飞绝”的孤寂,也必然能体会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惬意。
当然,他还要体会悲伤,遭遇打击,看满地黄花堆积”,难过之际,明白生命不会一帆风顺,常常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快乐和伤痛都是生命的本质,都需要经历,学会面对。
我们会嫌麻烦,说孩子爱生事,这其实是从生”的本义衍生的另一层意思——产生、滋生,因为只要有生命,就要有各种经历,就会不断和各种事物产生联系,也就会有七情六欲,有勃勃生机,有乐极生悲。
这样看,生”这个字告诉我们的教育的本质是,让一个生命出生,让他充满生机面对世界,让他感受各种情绪,接受各种打击,这样一个生命才完整,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
-END-
作者 | 荷马识字,专栏作家,大学教师。一个让孩子感觉到文字温度的妈妈,寻找文字里的故事,认识故事里的汉字。
责编丨杜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