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说话晚、说不清,可曾想过自己是“元凶”?六大误区你中几个

#健康真相馆##超能健康团##清风计划#

很多父母在教孩子说话时总是会走进误区,今天就跟着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为大家普及儿童语言发展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贵人语迟

妈妈发现2岁的灿灿不怎么会说话,有时听不懂指令,想带去看医生,家里长辈都反对,说自古以来贵人语迟”、大一点都会讲”。于是妈妈就把灿灿送去了幼儿园,心想跟小朋友在一起了就自然会说话了。

可如今灿灿3岁了,却还是只能说大约30个单词,不会说词组和句子,妈妈这才着急了,赶紧带来医院。

至今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在所有2-3岁语迟儿童中,准确区分哪些将来一定会被诊断为儿童语言障碍”,哪些将来一定能赶上正常语言发育的儿童,大约是一半一半的可能性。

另外,即使语迟儿童在4-7岁赶上了语言发育正常的儿童,到了小学高年级,这些儿童大部分有叙事和阅读能力有关的学习困难。

所以说,贵人语迟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特例。家长在等待观望期间,孩子的社交和人际关系已经受到影响,可能还会诱发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

误区二:孩子不会说话,赶紧去医院剪舌系带

舌系带过短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4%-5%。新生儿舌系带短是暂时的,随着年龄增长及辅食的添加,舌系带逐渐向舌根部退缩,舌尖逐渐远离舌系带,就不短了。

临床上,除非存在明显的母乳吸吮困难,否则新生儿或婴儿期不建议进行舌系带过短的手术治疗。并且,儿童语言的习得依赖于正常的听觉,良好的认知理解能力,足够的学习经验及与人沟通互动的机会,与舌系带过短无关。

除非舌系带过短同时伴有其他口腔异常或口部运动问题(如伸舌困难),或者重w形舌系带,一般程度上的舌系带过短不会影响儿童语言发育。

误区三:孩子不会说话是因为爷爷奶奶说方言造成的

很多家长认为,是家庭语言环境复杂导致孩子开口晚。大量研究表明,在双语环境和单语环境下的儿童,其语言发育的里程碑非常相似,同步双语与单语儿童的沟通技能是类似的。

儿童前语言能力的建立与方言无关,而前语言能力是儿童语言发展重要的基础。双语的语言环境本身并不造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互动交流的质量和熟练更影响早期学说话。

所以,不必过度担心家庭中方言的影响,只要一个家长保持对孩子输入一种语言就好。

误区四:我的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听力肯定没问题

虽然每个孩子出生后都在医院接受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有些听力障碍是迟发性的。生活中,听力损失儿童有时可以听懂”家长的指令,因为孩子能通过其他的观察(如肢体语言和手势等)做出反应。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俗称聋”),对于一些残余听力的听损儿童,当父母在安静的情况下或者离孩子很近时同孩子说话,孩子是会有所反应的。

此外,临床发现6岁以前约60%儿童曾有过中耳炎病史,这种疾病会对孩子的听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不易发现。所以,每一个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都应该接受听力检查。

误区五: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打针吃药就会好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药物被批准为儿童语言障碍用药。目前国际上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语言障碍治疗方法是,经过专业培训的语言-言语治疗师根据全面语言评估结果给儿童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家长培训。

虽然家长也与孩子玩耍、说话,但是治疗师与孩子的玩”是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的,孩子只有通过这样的玩”才能最有效地发展语言和沟通技能,以期达到语言治疗的目的。

而家长与孩子平时交流最多,因此,经过培训的家长是孩子语言康复中重要的角色。

误区六:看电视、平板电脑上的节目能帮助婴幼儿语言发育

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在与周围经常接触的人社交互动中发生的,和学生听老师讲语文课完全不同。这里的社交互动指的是儿童和家长在共同关注的活动中,一边互动地玩耍,一边自然而然的进行语言输入。

要知道,词汇的获得是概念的形成,需要各种感官(视、听、触、味等)的介入,而屏幕学习只有看和听,大大降低了语言学习的效率。

并且,这些电子产品无法给婴幼儿正常互动中非常重要的眼神对视,也不能根据婴幼儿的表情和姿势等进行调整,他们只是单方面的进行语言输入。

总之,当父母发现孩子语言落后于同龄儿童时,应该避开这些误区,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专业的评估及排查。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为孩子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

(编辑ZS。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儿童语言门诊 谭晶晶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